yiiiiu 在 2005-11-2 8:43:42 发表的内容 当CD提供你满意的音响性的时候,你有否留意到音乐的冲击力,同样一首歌,你找个MP3播放器或者随便什么卡带,比较下。CD提供给了你音响性的同时有否给了你同样的迷人音乐性,带有冲击的音乐性! 在你留意背景怎么干净,宽度够不够宽,定位是否正确的同时,你是否留意到?而且非常奇怪,对于大部头的古典音乐的影响来得小一点。对流行音乐影响却很大。 别说你有,W几以下的机器很难做到,不少W多的机器也同样做不到。 那么多人回用LP是有一定道理的,感觉CD是一个比较失败的音源。 为什么????
|
楼主说的是流行音乐的感觉很明显,有没有想过流行音乐的CD在制作时,为了适应诸如随身听、一般组合音响等播放工具音域狭窄、音色混重的特点,在混音处理时是有意的削弱中低频而突出中高频,结果就是在这些播放工具上出来的是正常的声音,在本身重播效果均衡的组合出来就是干、硬、冷的声音,在最重要的中频段有着明显的凹陷。也就变成了楼主所说的没有音乐性、没有冲击力了。
无可置疑的是CD中有着很多具有优秀音响性和音乐性的天碟,这些所谓天碟之所以能够成为天碟,录音器材、演奏环境、演奏者等都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录音师和后期制作。
第153期《立体声》中文版中有篇连载文章,是采访一些《唱片演奏家》的,其中在和一位受访者谈论时说到,为什么早期的CD录音比较能够感动人,而现在的CD就一般很难有这种感觉,可能原因就是早期的录音师把CD的录制作为对所录音乐的再创作,也就是说我们所听到的CD唱片,是作曲家、演奏者和录音师三者联手制作出来的,录音师的素质能力也反映在唱片中。而这种素质能力不仅包括对器材的操作和录音方法的运用,也包括了录音师自身的音乐修养,在唱片制作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进去。现在别说录音师,连演奏者在这方面的素质都大大不如了。我看后深表同感。
CD这种音源的制式并不能以楼主所说的现象来评定好坏,毕竟最终只是一种手段和一个工具而已,好坏决定于制作CD的人而不是CD本身。正如身价百万的“大炮”小提琴,在阿卡多手中可以拉出一流美声,在我手中拉出来的可能连杀猪声都不如,但是谁也不能单凭在我手上拉出来的声音就断定“大炮”是失败的小提琴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