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怎样的声音才算是好听的声音呢? [复制链接]

查看: 12024|回复: 71
11#

声音的好听实际上有认知上的「层次」,例如某甲认为:「这个倍音大提琴的声音录制得很好!」某乙却说:「那里好?一点都没有牛筋味!」辩驳因而开始了,原因只不过是对声音的认知程度上的差异,感性的领悟的角度不相同。所以「声音的认知」程度相当复杂,层次、取向、感性、理性、主观、客观、对音乐的知识、对乐器音色的识辨能力、节奏感、乐曲了解的多寡、文化教养的程度和质素…等等,混淆紊乱,牵涉及的情况太多。判别音响回放出来的声音好听或不好听更加复杂,除去聆听者的「声音的认知」外,还会受到音响器材的质素、搭配是不是得宜、聆听环境的声学处理是不是恰当、软件的录音是不是很好…等等因素。

考虑及此,我在任何场合中都不敢轻忽地对声音下判语,其它人的评语我也不作任何异语。这不是明哲保身的高深哲理,它只是简单「声音的认知」不相同,辩驳不清的,只会越抹越黑。聆听音乐是欣赏声音组织在一起的美感,辩驳会将这种美感气氛完全破坏了,何必呢?
TOP
12#

对楼主表示感谢,对大家回的贴有下列看法:
1,我的头脑比较简单,所以习惯用最简单的逻辑:0和1思考问题.  迷音响的人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追求真,一种是追求美,我个人是追求美的,至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当然要跟真发生联系了.
2.    潜水艇说每个牌子都有人爱,说明每个人审美观不同.
我的意见是,很多人爱某某牌子可能不是因为觉得它美,而可能是因为别的原因,自身的原因.
3.     蔡琴的声音,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她的声音很受不了,听起来觉得堵得慌,可能因为我的放音的东西太差,根本称不上音响.   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蔡琴的确是在进步,她现在对音乐对艺术的理解比以前进步很多了.但是演绎还是没有达到完美.很多人迷她可能很多原因在于她特别的声音.
TOP
13#

要得到好的声音,你首先要对你自己觉得的好声音找一个标准,你要清楚知道你口中说的好声是什么一回事。不要有的没有就说是现场,现场也是有很多种。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这是最重要的。听多一些现场是必需的,从不同的现场中找一些能打动自己,讓自己产生“我要的就是这种了”的感觉,再根据自己的预算去找器材搭配,以自己当时可用的预算去找一套可以放出最接近你要的声音,这过程不会比找老婆容易多少
最后编辑sfxlo826
TOP
14#

(续)
平衡度受影响因素

线性平衡度,也极受聆听室音响效果影响。音箱的三次谐波失真(third harmonic distortion),可以带来严重的线性不平衡。但这是极显着中高频和高频的强调,极易分辨出来的,初入门的发烧友首先要辨别出这种失真。至于双数谐波失真,就较难辨识了。它是一种能够令音色听起来较醇厚较宽阔的“音乐化”和谐的失真。这种失真,如果同时带来互调失真,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察觉。用AB比较方法,通常可以将有双数谐波失真的比较出来。无失真的回放,是较为清淡一点,但却更加有生命力。没有交替失真的纯A类放大器,在跟右小量交替失真的扩音器比较时,A类放大器那种活泼跳跃之动态,部份原因是它没有了双数谐波失真。

最严重的平衡度失调,是线性失真、相位失真、时间失真加起来的产品,它使音乐的天然音色改变,是” 音色渲染”(Coloration)的来源之一种。分辨这种失真,最不容易。一百人听HiFi,是一百零一人会中了音色渲染之毒。到别人家里听HiFi,觉得小提琴不像小提琴,别人到你家里听时何尝不然。每一位发烧友都认为自己脑袋中贮藏的音色参考资料最准确。实则,唯一准确的音响,只有是活的音响。发烧友一定要多找机会,去聆听真实乐器或走进音乐厅吸吸收活的音色,才可以保持脑袋里资料的新鲜。听觉的记忆力极之脆弱,它需要悉心地培养灌溉。

发烧友判断Hi Fi的活资料,既然是要走进现实或音乐厅里汲取,而音乐厅里的演奏,却又是古典音乐居多,岂不是发烧友位位都必是古典乐迷了吗?这倒是个不简单的问题,最低限度,就个人立场来说,这是个相当主观性而缺乏客观经验去解答的问题。因为,笔者是为了欣赏古典音乐才成为 Hi Fi迷的,与其它为玩 Hi Fi而欣赏古典音乐者的出发点有所不同,更与部份因职业上之必需而去听H i F i者在心理上没有互通之途径。

我认为从活的流行音乐或活的爵士音乐里汲取得来的音色资料有时不一定可靠。这些音乐会都是借重了电子器材作为播送音响的工具。世界上不少著名流行歌星,如果不用特别度身订造的咪高峰演唱,腔音就不能办认。流行曲或爵士乐唱片,九成九是电子器材记录了电子音响,平衡度是由混音器制造出来的。较真实的回放资料,是一小撮特别为发烧机而灌的发烧级唱片,其中最有用的,又只是这一小撮中的一小撮——人声——而已。其它发烧级直刻唱片所提供的,实际上是 Hi Fi音响效果而已。就个人之经验,曾经从—些平衡度甚差的Hi End组合上,欣赏到效果绝顶一流的发烧碟效果,但一旦播放古典音乐时就难藏其拙。这当然是个人脑袋里贮藏参考资料之不足有以致之。也是笔者认为只有从活的古典音乐演奏里,才可以获得准确参考资料的主观见解。

(待续)
TOP
15#


不插电和插了电而播放出来的声音都可以说是现场的声音,但不经插电而发出来的声音,不管它是不是好听却可以说是原音。我们听到蔡琴小姐的声音,不管它是不是在现场或音响系统的声音,都不可以说是原音,是经过18万元处理过的、好听的「磁性声音」。因此,好听的声音不一定是现场的声音,好听的声音是可以制造出来的。君不见许多「发烧CD」都标榜着采用真空管Microphone录制的吗?销量不错呢!
TOP
16#

harvey大哥,快70了啊!!!向你学习!!!!请多来指点晚辈,另好希望再睹一代铭器Consequence风采!
TOP
17#

harvey 在 2004-12-15 8:52:09 发表的内容
对,「自己觉得爽就是好声音!」五十年前我刚变成发烧友时的想法就是这样,自认为是最科学的玩HiFi方法!但当自己听到另一套音响系统所发出来的声音,与自己的一套音响系统所发出来的声音完全是另一回事时,我才发觉自己以前是坐井观天,对声音的了解仅知道一些皮毛,从那天开始总算初步接触到声音的真蒂了。从此就不断地追逐下去,到今天已经七十多岁还是追逐不停,但是追逐的水平由于岁月不饶人而不能不降低了。这种无奈心情不是过来人是没法了解的!

对!!七十多岁的人,思维如此清晰,敏捷。以自身的真切感受传教后来者。佩服!!向前辈学习!
TOP
18#

恩恩......
TOP
19#

崇洋媚外,好大喜功,浮华吹嘘!
TOP
20#

不插电的是否叫现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