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漫谈卡拉扬 [复制链接]

查看: 21338|回复: 157
51#

回各位的观点,实际上,人们争论的焦点主要不是在是否是音乐超完美的需要上,而是在这样做在道德上的造次如何?各位有无观点?(这样谈论的层次就要深入了,大概会变成纠缠不清的局面)。  
——————————————————————————————————————
成功人士追求的是成功,道德不在其列。要不是这样卡拉扬怎会加入”纳粹“!
TOP
52#

ADWS 在 2004-12-14 14:42:07 发表的内容
这觉得听着舒服?你正是你的问题所在,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说的直接点你对古典音乐的理解是有所欠缺的。
9

请不要告诉我:你已经到了听老卡不舒服,只有听什么切利、谢尔欣、克格尔的电台录音,或者只有听门格尔贝格、魏恩加特纳30年代的古旧录音才舒服!真正段位高的爱乐者我也认识,他们是不会分什么“阶段”、或者按照指挥家的“分类”来欣赏音乐的。

真正的爱乐者欣赏的是他们认为好的“音乐”,不是“录音”,也不是“指挥家”。更不会以欣赏某位“入门级”的指挥家(比如说卡拉扬、索尔第、梅塔)的作品为耻的。
TOP
53#

ADWS 在 2004-12-14 17:10:34 发表的内容
他能成为“欧洲音乐总知指导”与其出色的政治外交手腕分不开的。  可以说指挥界不下十人执掌柏林取得的艺术成就不会次与老卡。

柏林爱乐这种顶级乐团,只要指挥他不是庸才,都会取得出色的“艺术成就”的。无论是与卡拉扬同时代的切利、库贝里克,或者与阿巴多竞争的巴伦波依姆、马泽尔。不能因为别人可以取得同样的成就而贬低卡拉扬的成绩啊。

再者,不知道这位朋友为什么总把老卡的“政治手腕”和他的“艺术成就”联系在一起?似乎你的意思是“政治手腕”和“艺术成就”是天生对立的两件事物,有政治手腕的人都是天天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交际和政治斗争上了,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的艺术成就了?这是什么谬论?很多政治家艺术都可以在“玩弄政治”的同时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实事,难道艺术家不能在耍一点政治手腕的同时把艺术搞好吗?这方面的例子也很多啊,比如说战后的SCHWARZKOPF洗脱了和纳粹的牵连,BARENBOIM与柏林当局的争端等,难道我们也曾因为他们的“政治手腕”而怀疑过他们的“艺术成就”吗?

老卡之所以受到这么多怀疑,无非是树大招风而已。而且和老卡死后,有的乐评人立即倒戈,转向以批评他而为生有关。 -——当然我说的这种批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批评,而是纯粹的“为了批评而批评”,说难听点就是以“踩老卡作为自己的饭碗的”,这种艺术批评态度影响了很多人对老卡的看法。一个像老卡影响力这么大的指挥家,当然会有功有过,但是如果对艺术成就进行评论,最好剥开他在政治上的功过不谈,否则连富特、里查·施特劳斯这样的艺术家也会背上“极具政治手腕”这样的骂名的。
最后编辑ludwig2000
TOP
54#

小克 在 2004-12-13 11:03:19 发表的内容
xinglye 在 2004-12-13 10:52:44 发表的内容
大家可以去看看那本书《是谁杀了古典音乐》


你看了吗?到底是谁这么无聊地杀了古典音乐呢?


小克兄说得好!
TOP
55#

xinglye 在 2004-12-13 10:52:44 发表的内容
大家可以去看看那本书《是谁杀了古典音乐》


你看了吗?到底是谁这么无聊地杀了古典音乐呢?
TOP
56#

那么深,还要一直深到蒂里,我还是肤浅地听听得了。
TOP
57#

1.“刻意追求音响效果的代价,是牺牲了音乐!”——我们不能说有了完美的印象就丧失了音乐。音响和音乐二者并不是冲突和对立的。是某些人手里是可以完美的统一在一起的。而且,我们不是当事人,谁能断定老卡当初让音响更加完美的原意是为了以此表达他“心中”完美的音乐?我们没有老卡当初的地位的修养,不敢盲目断定他的这种做法就纯粹是为了音响而已。
——————————————————————————————————————
早在卡拉扬生前,须多人就注意到,卡拉扬早期的录音,虽然粗躁但热力四射;然而这种热情在中后期的录音中已不复存在,他在第一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录音中展现出一种汹涌澎拜的“力”,而在他后来的贝多芬录音中,却已经被出名的“卡拉扬美丽的音响”及顺畅的线条所取代。他热衷于录音技术和自行混音的行为与照片早已不是机密。从机器中展现出来的美丽声音成为他音乐诠释中最主要的关怀,而这些关怀都是以商业为着眼点的,刻意追求音响效果的代价,是牺牲了音乐。音乐在美丽的音响下,显得空洞,乏味与肤浅。卡拉扬中后期的唱片的确张张音响绚丽迷人,悦耳动听,然而许多人却抱怨:维瓦尔第,莫扎特,贝多芬,甚至柴可夫斯基的“音响”,在卡拉扬的手下竟然相差无几!!!!
TOP
58#

卡拉扬的政治手腕远远大于其艺术造诣,其在商业运作上的成就远远大于艺术成就。
TOP
59#

对于卡拉扬早年的政治经历我想没有必要多谈,否则就会陷入当年盟军审查富特、一帮“正直的艺术家”联名抵制富特这种奇怪现象的怪圈不能自拔。纯粹从音乐艺术这个神圣的领域来看、评价一位确实全身心、真挚投入音乐艺术的艺术家。每一个人,不管是平凡之辈还是伟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憎恶,有些甚至会是可笑之极的憎恶,但事实终归是事实,一个将为音乐奉献一生的艺术家,他应该受到尊重的,而他的言谈、举止,有些可能并不能见容于其它人,但音乐艺术的存在,证明了一切,卡拉扬是一位在音乐艺术上孜孜以求的虔诚的教徒,某些方面,他与马勒是极为相象的。只要听过他在1951年拜罗伊特的《名歌手》、52年的《b小调弥撒》、《马太受难乐》、55年的《拉美莫尔的露契亚》、56年的《悲怆交响曲》、48年的《德意志安魂曲》……,我想,只要你陷入沉思,想,为什么,在一个经历战争创伤、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音乐艺术却激发出如此瑰丽的光环,最根本的,还是人性的力量和怀素啊!在卡拉扬为雷格大量录制的那些唱片中,你不可能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卡拉扬而不是de Sabata、Erich Kleiber、Klemperer、Bohm、Jochum、Knapetchbusch成为了五顶桂冠的拥有者,这其中是有个人的野心,但野心、抱负人人都应该有,但卡拉扬并不是通过踩着别人的肩膀爬上去的,而切力也并不是富特生前瞩定的接班人啊,他的离开柏林,并不能让人悲天悯人的都怪罪到卡拉扬身上去啊。
TOP
60#

奇怪,我好象没有什么不喜欢的指挥,只有一些不喜欢的录音或者演绎.会不会是我这人太没个性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