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漫谈卡拉扬 [复制链接]

查看: 20579|回复: 157
131#

ADWS 在 2004-12-14 8:25:45 发表的内容
卡拉扬所追求的完美,其实是一种不完美,而且是不可挽救的,牺牲了作品的内涵,柏林爱乐在他手中发出千篇一律的声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柏林爱乐的不幸,更是卡拉扬的不幸。


完全同意!正是偶的观点。
比起在与卡拉杨竞争中败下阵的切利比达克,偶更爱听切利比达克指挥的那些录音效果稍逊的作品。
TOP
132#

在评论卡拉扬演绎的《悲怆》之前,我先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柴科夫斯基的这部交响曲在写作上存在着巨大的先天不足。1889年在柴科夫斯基的《第四》、《第五》两部交响曲获得巨大成功后,踌躇满志的柴科夫斯基决定写作一部“雄壮”的交响曲来作为他交响曲创作的“压轴之作”,这是他创作这部交响曲意愿的最初萌芽。至于当他具体什么世间开始创作这部交响曲,文献没有清楚的记载,大概在1893年2月间开始作曲,写作期间,他还在四处旅行,到了8、9月份这部交响曲最终完成了。据柴科夫斯基1892年末的信件中记载了作曲家认为应该给交响曲加一个标题“生命”,各个乐章也分别起了标……到了来年2月,他又觉得这个标题不能确切表达他心目中的形象,又曾经考虑过用“标题交响曲”来命名。直至在交响曲上演前夕,在他弟弟摩德斯特的建议下,最终取名“悲怆”,而这时距离作曲家最后的死期也只有一月不到的世间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柴科夫斯基在写作这部充满着巨大情感力量的乐曲时自己内心精神体验也在经受着巨大的煎熬,作曲家在信件中写道“我旅行中,几度一面作曲,一面流泪……回来以后,胸中燃烧着强烈的热情……”。纵观全曲,写作的精华在第一、第四乐章,这两个乐章将作曲家个人、他的民族的内心受到的巨大精神创伤及对美好过去的无限憧憬以及现实世界的残酷无情及最后的创彻骨里的悲拗和死亡,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但我一直对第二、三乐章没能作出入理、清楚的解释,作曲家写作这两个乐章到底要告诉世人什么?从交响曲写作的古典结构平衡的角度来说,这样写无可厚非,但从标题交响乐的全局观点来说,是破坏了交响曲的宗旨和全曲的氛围,圆舞曲乐章无论再怎样演绎,它终究还是圆舞曲,后一乐章的谐谑曲-进行曲,虽然主观上想要描述对现实的抗争、悲壮的斗争,但事实上这两个快板乐章破坏了前后两个乐章的气氛,也为精确地、完整地把握全曲,造成了无穷无尽的困难和疑惑。所以,第二、第三乐章的演绎成为是否把《悲怆》演绎好的关键。

[em26][em26][em26][em26][em26][em26]
TOP
133#

海边 在 2004-12-23 15:37:59 发表的内容
反正我现在对卡拉杨倒了胃口,谁捧卡拉杨就跟谁急,因为卡拉杨误我不浅。呵呵。




我没请你跟我这么多帖子呀?!
TOP
134#

卡拉杨的神话迟早会不攻自破的。不过,我最欣赏他87年新年音乐会,这样的曲子非常适合他来演,与其特点颇为合拍。
TOP
135#

卡的老柴4,5,6,我曾经质疑过诠释方式的华丽,可是至今我仍然认为这是完成度极高的版本,是割舍不了的美,是小双张里的精品。
TOP
136#

[quote]海边 在 2004-12-23 15:34:47 发表的内容
诚然,卡拉杨的作品有优美的旋律线条、完整的框架结构、美得让人心碎的弦乐,但千篇一律的演绎风格套用在任何作品上,以此打上鲜明的卡氏标记,这就让人不敢苟同了。很多作品不适合卡拉杨来指挥的,比如马勒的交响曲胜在细节上,卡拉杨把马勒的细节都抹掉了,马勒还有多少魅力?再比如柴可夫斯基的《悲怅》里面圆舞曲那段乐章,卡拉杨处理得如同指挥新年音乐会,去听听俄罗斯指挥家把这段解释得细节丰富、层次分明,就知道谁高谁低了。
[quote]

卡拉扬的两个马勒第九都是公认的名演,如果你能听到5个以上的马勒第九的版本,你就知道到底卡拉扬适合不适合指挥马勒了。而且你说的有关细节的问题我也不敢苟同。不同指挥家对于同一首乐曲的理解千差万别(马勒的音乐也是这样),有的指挥家认为应该粗线条,有的认为应该着重表现细节,你不能因为卡拉扬不重视细节就说他指挥的不好。况且他指挥的马勒“不重视细节”这种观点我到很少听到。   而且“马勒的音乐胜在细节上”这种结论性的语言,可能也只能代表您的个人的观点吧!

没有人说卡拉扬是万能的,这种话只有他的铁杆FANS才说的出来,我想这个论坛里的乐迷至少都是理智的,都不会这么认为。而您却从拿卡拉扬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这样比,谁不输?老柴的交响乐当然是俄罗斯指挥家指挥的最好了,但是你能说俄罗斯指挥家指挥的BRUCKNER都比卡拉扬强吗?
TOP
137#

卡与BPO的柴六是我很喜欢的版本。
TOP
138#

mp3 在 2004-12-25 11:29:38 发表的内容
海边 在 2004-12-24 17:27:21 发表的内容
看来我的意见惹恼了一些博士或者博士后们。卡拉杨的神话到底是颠扑不破的,稍有异议就招致饱学之士的恶语相加。
音乐欣赏说到底是个人的品味,喜欢谁不喜欢谁没有定论。你可以不同意我的意见,但是请你捍卫我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如同我坚决捍卫你的权利一样!

   说的对,你可以不同意我的意见,但是请你捍卫我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如同我坚决捍卫你的权利一样!



嗤!他不是谁挺卡拉扬就跟谁急吗?卡拉扬早已作古,但他老人家害他不浅啊!莫名其妙!
TOP
139#

海边 在 2004-12-24 17:27:21 发表的内容
看来我的意见惹恼了一些博士或者博士后们。卡拉杨的神话到底是颠扑不破的,稍有异议就招致饱学之士的恶语相加。
音乐欣赏说到底是个人的品味,喜欢谁不喜欢谁没有定论。你可以不同意我的意见,但是请你捍卫我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如同我坚决捍卫你的权利一样!

   说的对,你可以不同意我的意见,但是请你捍卫我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如同我坚决捍卫你的权利一样!
TOP
140#

mahler2004a 在 2004-12-24 0:25:41 发表的内容
卡的老柴4,5,6,我曾经质疑过诠释方式的华丽,可是至今我仍然认为这是完成度极高的版本,是割舍不了的美,是小双张里的精品。


卡拉扬的老柴1-6我觉得都很精彩。
就不明白他为什么不来“曼弗雷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