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sfxlo826
yilinliulin
上山砍柴 在 2004-12-16 17:22:48 发表的内容 卡拉扬排练一般来说极少对外,为什么?
mahler2004a
bbc4 在 2004-12-22 16:04:03 发表的内容 好长的帖子,终于看完了,多谢Yilinliulin。很多人不喜欢老卡我觉得主要原因是他不仅仅在音乐上有追求,而且在别的方向上面也有追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犯了忌讳,特别是直接违反了中国文化潜规则里面对艺术家们的要求。艺术家最好要象徐渭金农黄宾鸿那样的,最好还要象八大那样受迫害只好冷眼看人(象不象切利?)。我常常想,如果真的切利上了台,以他老人家极端的处事方式就真的能够善始善终吗?他就真的能够宽容卡拉扬和其它指挥同仁吗?我们对千篇一律的华丽唯美的卡拉扬之声产生反感,那么假设切利上了台,我们会不会对同样千篇一律的慢慢慢产生厌倦呢?可以明确的说,我喜欢卡拉扬(和他创造的声音)更甚于切利,我同样欣赏Perlman和Mutter。最近几天一直在听卡拉扬和穆特的勃拉姆斯小协,感觉比海老和米老的版本亲切得多。按声音收货是最重要的。
上山砍柴
yilinliulin 在 2004-12-16 22:20:15 发表的内容 卡拉扬有个习惯,专门组织特定对象观看他的排练,很多的,只是确实不向广大乐迷开放。他的很多录音室录音实际上也是“现场录音”,因为是有听众的在现场的。至于他在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的排练好像是对外开放的。
darajan
yilinliulin 在 2004-12-17 0:39:31 发表的内容 我想闭目听京剧、听音乐会的听众多的是,为什么?因为已然全身心浸湮到音乐内里的超然境界里去了,在脑海中已然有着一幅万千气象的音乐画面。卡拉扬在指挥时闭目沉浸在他的音乐世界中,自然不需要有乐谱这种东西阻碍他分神了,但指挥除了用手、指挥棒同乐队交流外,眼睛的交流也是分外重要的,除此而外,眼睛的目光也是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是重要的感觉传入器,不用眼睛指挥是需要极其超能的、敏感的对乐队的帷幄的。不用指挥棒的指挥家多的是,但闭眼指挥的仅卡拉扬一家,他大概在30几岁在亚琛时期即已养成了这种习惯。不过,在排练时,他还是睁着眼睛的。
荣誉博士
上山砍柴 在 2004-12-22 17:51:02 发表的内容 这4就是没遇到过。遗憾。卡拉没有录完马,又是更大的遗憾。如果他来录大地之歌,他会选谁来唱呢?
yilinliulin 在 2004-12-22 21:30:28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卡拉扬的《马四》是很值得鉴赏的,他尤其擅长于长旋律线条的构架,在第二、第三乐章里,有着卡拉扬标记的美得无以复加的大浪漫,那种光滑的透出七色五彩的弧线的美,在其它演绎中,没有看见过,不过是否贴切地用于马勒,这里不好说。[em26][em26][em26][em26]
yilinliulin 在 2004-12-20 21:17:45 发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