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漫谈卡拉扬 [复制链接]

查看: 20592|回复: 157
101#

好帖子
我本身就是卡位扬的粉丝,我喜欢他的贝多芬
现在正努力找他的不同CD,DVD
不过好像我对其他指挥家也没有什么偏见
只是想从卡老开始收集
之後再与不同的指挥家的版本比较
TOP
102#

上山砍柴 在 2004-12-16 17:22:48 发表的内容
卡拉扬排练一般来说极少对外,为什么?


卡拉扬有个习惯,专门组织特定对象观看他的排练,很多的,只是确实不向广大乐迷开放。他的很多录音室录音实际上也是“现场录音”,因为是有听众的在现场的。至于他在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的排练好像是对外开放的。
TOP
103#

bbc4 在 2004-12-22 16:04:03 发表的内容
好长的帖子,终于看完了,多谢Yilinliulin。

很多人不喜欢老卡我觉得主要原因是他不仅仅在音乐上有追求,而且在别的方向上面也有追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犯了忌讳,特别是直接违反了中国文化潜规则里面对艺术家们的要求。艺术家最好要象徐渭金农黄宾鸿那样的,最好还要象八大那样受迫害只好冷眼看人(象不象切利?)。

我常常想,如果真的切利上了台,以他老人家极端的处事方式就真的能够善始善终吗?他就真的能够宽容卡拉扬和其它指挥同仁吗?我们对千篇一律的华丽唯美的卡拉扬之声产生反感,那么假设切利上了台,我们会不会对同样千篇一律的慢慢慢产生厌倦呢?

可以明确的说,我喜欢卡拉扬(和他创造的声音)更甚于切利,我同样欣赏Perlman和Mutter。最近几天一直在听卡拉扬和穆特的勃拉姆斯小协,感觉比海老和米老的版本亲切得多。按声音收货是最重要的。


BBC4兄的话甚妙。看看AMAZON上广大欧美乐友对卡拉扬和穆特的勃拉姆斯小协的评论吧,再回头看看国内的评论,好像在说2码事。
TOP
104#

我想闭目听京剧、听音乐会的听众多的是,为什么?因为已然全身心浸湮到音乐内里的超然境界里去了,在脑海中已然有着一幅万千气象的音乐画面。卡拉扬在指挥时闭目沉浸在他的音乐世界中,自然不需要有乐谱这种东西阻碍他分神了,但指挥除了用手、指挥棒同乐队交流外,眼睛的交流也是分外重要的,除此而外,眼睛的目光也是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是重要的感觉传入器,不用眼睛指挥是需要极其超能的、敏感的对乐队的帷幄的。不用指挥棒的指挥家多的是,但闭眼指挥的仅卡拉扬一家,他大概在30几岁在亚琛时期即已养成了这种习惯。不过,在排练时,他还是睁着眼睛的。
TOP
105#

卡拉扬是属于那种循循善诱而又自有威严的指挥,象瓦尔特吧。
TOP
106#

yilinliulin 在 2004-12-16 22:20:15 发表的内容
卡拉扬有个习惯,专门组织特定对象观看他的排练,很多的,只是确实不向广大乐迷开放。他的很多录音室录音实际上也是“现场录音”,因为是有听众的在现场的。至于他在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的排练好像是对外开放的。


我看到另一种说法:BPO成员多数是德国有名的音乐院校的有名教授,有些还带博士什么的。卡拉扬的排练很严格,经常让这些有名望的教授们这这那那的,象指使一帮小孩。所以他的排练一般很少公开。
我觉得这说法有一定道理。至于你说的,很可能是演出前的彩排,走走过场的了。
TOP
107#

yilinliulin 在 2004-12-17 0:39:31 发表的内容
我想闭目听京剧、听音乐会的听众多的是,为什么?因为已然全身心浸湮到音乐内里的超然境界里去了,在脑海中已然有着一幅万千气象的音乐画面。卡拉扬在指挥时闭目沉浸在他的音乐世界中,自然不需要有乐谱这种东西阻碍他分神了,但指挥除了用手、指挥棒同乐队交流外,眼睛的交流也是分外重要的,除此而外,眼睛的目光也是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是重要的感觉传入器,不用眼睛指挥是需要极其超能的、敏感的对乐队的帷幄的。不用指挥棒的指挥家多的是,但闭眼指挥的仅卡拉扬一家,他大概在30几岁在亚琛时期即已养成了这种习惯。不过,在排练时,他还是睁着眼睛的。


有理。不过其他指挥即使可以这样,也要避嫌了。

关于他的身体语言,我之前已经写了蛮多了。在我看来,没有一个指挥具有如此全面的风格:( 以下是一些随想的词汇,没有整理) 庄重,优雅,英雄气度,激动,控制,精确,自然,深沉......是功能和形式的高度统一,所以我将之上升为舞蹈。在所有其他的大师里面,功能和形式还没有如此高度统一的。福特和老一辈许多大师的动作相对干涩;小克莱伯等太过优雅;伯恩斯坦等为了达到功能和自我的本真,弱化了对形式的适当控制,过于的激动.......当然这种归类还是留给砍柴兄等前辈吧。
至于闭眼这个状态。我倒不觉得是他突出的艺术风格。而对此的解释可以是千变万化的。要出出色的音乐,并不一定需要全面的风格。但这种全面性绝对有助于每个乐手的感官交流,即使丧失了眼神。
其实这里可能还遗漏了他的脸部的表情。这应该是对眼睛的弥补吧。
最后编辑darajan
TOP
108#

上山砍柴 在 2004-12-22 17:51:02 发表的内容
这4就是没遇到过。遗憾。
卡拉没有录完马,又是更大的遗憾。
如果他来录大地之歌,他会选谁来唱呢?

卡拉扬指挥的马勒四在DG出版的panorama系列的马勒第二集里有,编号是469 304。不过我劝您还是不要听了。马勒四是卡拉扬录制的5部马勒交响曲(含大地之歌)相对最差的一部,听上去“交响味道”太浓,而且听上去感觉“老气横秋”(某乐评人言)。这部马勒配器最简洁的作品应该如室内乐一般作品演奏的清淡一些才是。据说连他自己都不太喜欢这个录音,DG也同样不太喜欢这个录音,翻版次数很少,所以大家都不太熟悉。另外老卡73年录过《大地之歌》,演唱者是kollo 和ludwig,都是当时唱马勒的不二选择。据说这个版本也不错,但是比起来同一阵容在bernstein指挥下的大地之歌(SONY/ 以色列爱乐)要差一些。

不过这套双张的第二张上的朱里尼的《大地之歌》倒是很好,可以算得上大地之歌最好的版本之一了。
最后编辑ludwig2000
TOP
109#

yilinliulin 在 2004-12-22 21:30:28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卡拉扬的《马四》是很值得鉴赏的,他尤其擅长于长旋律线条的构架,在第二、第三乐章里,有着卡拉扬标记的美得无以复加的大浪漫,那种光滑的透出七色五彩的弧线的美,在其它演绎中,没有看见过,不过是否贴切地用于马勒,这里不好说。
[em26][em26][em26][em26]


或许这种“大浪漫”正是卡拉扬这个版本遭到诟病的原因吧!因为马勒第四是不适合太过浪漫的演奏,无论演奏还是演唱,都要越“冷”越好,最好能冷到把马勒骨子里那种绝望和对死亡的恐惧表达出来才好~
TOP
110#

yilinliulin 在 2004-12-20 21:17:45 发表的内容


liulin兄确实像个挖掘不尽的百科全书。对你的卡拉扬收藏非常垂涎
如果不嫌弃的话,想登门拜访或者有空真的来坐坐,或者下次一起去二看莫奈,亲自听兄台指教。不知有没有荣幸。
我的email: darajan@sohu.com

关于卡拉扬的呼吸感,我始终觉得是他的精要所在。无论是歌剧还是任何他处理的音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