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计算芯片的发展将让普通CD战胜LP [复制链接]

查看: 50937|回复: 320
121#

请教楼主:用你的插值算法如何从PCM数据中还原以下两条曲线

1、一条频率为 44.1K 的正弦曲线

2、一条频率为 2*44.1K 的正弦曲线
TOP
122#

买一个两百块的CD-Rom就能做到的事,为何要花上万去搞什么顶级转盘??????
TOP
123#

我担心您谈着谈着又把《圣经》划几条曲线出来。
TOP
124#

提醒一下大家!无论LP和数码设备都不是我们发明的!!!支持用科学的角度看待和钻研发烧!希望有天能用上自己数码格式设备,不用老是给专利费!哈哈!!!
TOP
125#

monom 在 2004-11-18 17:02:33 发表的内容
小声地问一句:CD格式为什么不像电脑光盘那样加入校验码呢?


呵呵问得好。CD格式是带有校验码的。从得出数码信号开始说起,将进行如下几步操作(图片来自www.stor-age.com):

  第一步首先生成一个帧的原始数据,24字节,我们可以称之为初始帧(在相关标准中则叫Frame-1,简称F1)

  第二步就是加入CIRC编码,共8字节,称为校验帧(在相关标准中则叫Frame-2,简称F2),总字节数为32个。我们常说的,所谓的C1与C2纠错码就是在这一阶段加进去的,C1与C2的C就是CIRC编码的缩写。

第三步就是加入控制码,一字节,称为数据帧(在相关标准中则叫Frame-3,简称F3),此时帧的容量为33字节。

下图比较概括地标明了这几步的关系:

[upload=jpg]Upload/2004111817221527505.jpg[/upload]

对于电脑CD-Rom光盘,由于要求数据更加不能有错(否则严重的话会导致破坏电脑操作系统),所以在C1,C2的基础上,还会增加一种称为RSPC的编码(Reed-Solomon Product-like Code,理德-所罗门乘积编码)。通俗来讲CD编码起码有2层保障,而CD-Rom则起码有三层保障。
TOP
126#

真心為你加油!!
TOP
127#

abob 在 2004-11-22 14:31:15 发表的内容
楼主既然涉足这个领域,想来必是学习过的。

所以这个不需要什么更多的学习吧?
基本上只是个“逻辑”上的问题,
“初始波形”是什么?你如果先“假设!”
一种中并不存在的(含超22K成分的)信号,
那还真就是瞎拆腾,我看你多半就是在“解决”
这样一个“伪”问题。 : )


这位朋友过奖了。可能我和你所说的不是同一个焦点:我从来就不指望我的算法能够对付44.1/16格式所不能记录的那些高频,我只图我的算法能够更好地应付CD格式所能记录的频率,我就心满意足了——但现在因为我还很缺乏其他方面的相关知识,我还不能对这个算法作出评价。
TOP
128#

felixcat 在 2004-11-22 9:49:38 发表的内容
恩,多谢开心果兄的指正!插值多项式的一个最大的缺点(呵呵,也是特点)就是头尾几个点肯定有较大误差。我会想办法继续完善它的(比如说只取最中间的那些点,尽管这样会减低运算效率)。

我的PC(迅驰1.6G)运行计算最后一组数据的时间,假如要画出图象的话,要0.16秒;假如仅仅是计算,不画图的话,仅用0.06秒。

0.06秒,太长了,无法跟上CD的数据流速度。按您PC的速度,要90块以上的芯片来协调工作才行,目前难以实现。

另外您恢复的曲线,与原曲线相比,除前面提到的那几个点外,其它部分的精度还不太理想。
就30个数据,除去头尾,中间就有两个很大的误差点,坏点比例太高了,是个大问题。

不过总的思路正确,继续怒力,早日实现您的梦想。
TOP
129#

阿龙 在 2004-11-22 17:50:21 发表的内容
越说越远了,结论到底是CD战胜了LP没有啊?我想知道答案


技术上更完善的SACD呢?
现在的客观现象是SACD技术开始推广后,LP和旧版CD(大部分是由模拟录音转制)同时越来越受欢迎。
TOP
130#

还讨论这个问题,没新意,
楼主的观点会被批得体无完肤的。
推荐楼主先找找网上的发烧友讨论过的记录再发表,
这样目的性也强,也知道音乐重播的全面过程与结构,
在结构中那部分改有什么意义。而您的观点与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能起什么作用,起的作用又可以影响多大。
这样您的研究与命题才更有意义。
就在下而看,楼主没清晰结构就花大时间研究一个环节中
的部分问题,投入与产出比差。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