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并非HI-FI产品,更与HI-END产品扯不上边! [复制链接]

查看: 10292|回复: 74
61#

照楼主的概念,投钱到电脑去吧,那是最便宜最HiFi的东西了!
TOP
62#


阿泰 在 2004-1-5 13:27:15 发表的内容
1.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机械方式读取信号。因唱头有重量,读取信号时,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惯性,导至还原信号时出现时滞性不真实和读取微弱信号时造成跨越性信号缺失,犯了HI-FI大忌。

2.微弱信号的微小坑道,早已被静电粉尘所占据,唱针读取的已不是原本的信号,这与追求完美的HI-FI思想格格不入。

3.唱针对唱片的不可逆磨损使LP与HI-FI越行越远。

4.LP技术物理性瓶颈所限,动态范围过小,不能进一步真实还声音,明显不存在HI-FI因子。

5.唱针读取唱片信号时,因圆周运动,离心力等的作用,导致唱针遁迹性(力)左右不一,造成左右声道声音事实上的不平衡,内圈与外圈差异更大,这是HI-FI所不容之缺陷。

6.唱头读取信号的线速度不停地变,同一单位长度线段所记录的信息量也不停地变,使音质前后有差异,这是HI-FI之大敌。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2-1 22:49:16 发表的内容
阿泰早已窥破尘俗,共勉!狠批LP!


胆机和晶体管机,LP和CD。各有优缺点,各有其爱好者。

科研级旗舰兄:当你同时对比2台都是1。5W大元的LP和CD唱机,你会改变对LP唱机的看法。:)
TOP
63#

请泰哥将HI-FI 和HI-END的定义也一并写出来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口水战了。
还是威马大哥看破了泰哥的“阴谋”呀。
TOP
64#

记得老关(关氏胆机的作者)在文中说,
Hi-Fi 是看指标数据的,比如信噪比,失真度什么的,是对一种产品的评价。
而Hi-End是一种艺术,是不看指标的。
所以单端2A3,不加负反馈绝对不是Hi-Fi ,但可能是Hi-End。
老关还说,在单声道的五十年代,很多人玩RCA胆管,那种“迷人”的中音是一种魅力,虽然并不那么Hi-Fi。 所以他认为发烧追求的是Hi-End。

我的理解是,Hi-Fi是客观的,因为可以测量。而Hi-End是主客观的混合,是不可测量的。如同LP ,老式胆机,单声道,老爷车一样,是一种曾经的在中上层流行的文化。

如果Hi-End如此定义的话,那么同理, LP可能是Hi-End,但是决不Hi-Fi。
TOP
65#

何谓(形左实右)啊?
TOP
66#

calvin 在 2005-2-2 12:03:17 发表的内容
小弟也说一下LP和CD的看法,但说的不对请各位前辈不要见怪。我只是说我个人的看法,只是探讨而已,而不是有不认同就用什么501去封住自己的嘴巴,我个人是不赞成这样的说法,带着情绪去发表。言归正传:我不认为LP的声音不好听,其实是很美!但我发现这张贴的题目是“LP并非HI-FI产品,更与HI-END产品扯不上边!”人家没有说LP什么!只是说“并非HI-FI产品,更与HI-END产品扯不上边!”这一点我认同。我用肤浅的说法来谈:LP是模拟,CD是数码它们跟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东西,就好象太钛金属和工程塑料一样都用在相机上大家说谁的硬谁的有安全感?同样LP和CD大家说谁精确?我就说CD会精确了!更简单的说法:我叫你放LP的第三首歌,你是否每次都能准确的放到第三首?我想玩LP几十年的前辈都有可能失手一两次吧?反之CD机相对LP就准确的很多,我玩HIFI到现在都没出现选那首歌是从中间开始唱的!更不用说什么唱头的稳定性、什么坑纹、什么静电等等。请问一个不精确的东西还能播放出准确的音乐吗?(我是指相对)还有重要的一点就s是:严格来说一张全新的LP只能听50次,过了50次就出现误差的,又打个比方你用沙纸磨多了也会磨平啦对不对?还有在南方天气潮湿唱片很容易潮湿就造成变形,请问再用什么高科技的东西也不能有出厂那么平吧?会准确吗?虽然有那么多的问题,但我不否认LP是有它本身的魅力!要不然不会那么多人迷恋她,我是尊重这个事实!喜欢就是美。我非常敬佩开这张贴的前辈,他提出人家不敢正视的问题,其实大家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问题是从中悟出一点道理才是重要!说的不好请不要见怪!


LP的噪音和失真都是很人性化的,CD的宁静和传真是不人道的:)
TOP
67#

enrique 在 2005-2-2 14:14:54 发表的内容
记得老关(关氏胆机的作者)在文中说,
Hi-Fi 是看指标数据的,比如信噪比,失真度什么的,是对一种产品的评价。
而Hi-End是一种艺术,是不看指标的。
所以单端2A3,不加负反馈绝对不是Hi-Fi ,但可能是Hi-End。
老关还说,在单声道的五十年代,很多人玩RCA胆管,那种“迷人”的中音是一种魅力,虽然并不那么Hi-Fi。 所以他认为发烧追求的是Hi-End。

我的理解是,Hi-Fi是客观的,因为可以测量。而Hi-End是主客观的混合,是不可测量的。如同LP ,老式胆机,单声道,老爷车一样,是一种曾经的在中上层流行的文化。

如果Hi-End如此定义的话,那么同理, LP可能是Hi-End,但是决不Hi-Fi。



开心死了,原来我这套宝贝是HI—END来的:):):)


[upload=jpg]Upload/20052215395245335.jpg[/upload]
TOP
68#

小弟也说一下LP和CD的看法,但说的不对请各位前辈不要见怪。我只是说我个人的看法,只是探讨而已,而不是有不认同就用什么501去封住自己的嘴巴,我个人是不赞成这样的说法,带着情绪去发表。言归正传:我不认为LP的声音不好听,其实是很美!但我发现这张贴的题目是“LP并非HI-FI产品,更与HI-END产品扯不上边!”人家没有说LP什么!只是说“并非HI-FI产品,更与HI-END产品扯不上边!”这一点我认同。我用肤浅的说法来谈:LP是模拟,CD是数码它们跟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东西,就好象太钛金属和工程塑料一样都用在相机上大家说谁的硬谁的有安全感?同样LP和CD大家说谁精确?我就说CD会精确了!更简单的说法:我叫你放LP的第三首歌,你是否每次都能准确的放到第三首?我想玩LP几十年的前辈都有可能失手一两次吧?反之CD机相对LP就准确的很多,我玩HIFI到现在都没出现选那首歌是从中间开始唱的!更不用说什么唱头的稳定性、什么坑纹、什么静电等等。请问一个不精确的东西还能播放出准确的音乐吗?(我是指相对)还有重要的一点就s是:严格来说一张全新的LP只能听50次,过了50次就出现误差的,又打个比方你用沙纸磨多了也会磨平啦对不对?还有在南方天气潮湿唱片很容易潮湿就造成变形,请问再用什么高科技的东西也不能有出厂那么平吧?会准确吗?虽然有那么多的问题,但我不否认LP是有它本身的魅力!要不然不会那么多人迷恋她,我是尊重这个事实!喜欢就是美。我非常敬佩开这张贴的前辈,他提出人家不敢正视的问题,其实大家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问题是从中悟出一点道理才是重要!说的不好请不要见怪!
TOP
69#

enrique 在 2005-2-2 14:14:54 发表的内容
记得老关(关氏胆机的作者)在文中说,
Hi-Fi 是看指标数据的,比如信噪比,失真度什么的,是对一种产品的评价。
而Hi-End是一种艺术,是不看指标的。
所以单端2A3,不加负反馈绝对不是Hi-Fi ,但可能是Hi-End。
老关还说,在单声道的五十年代,很多人玩RCA胆管,那种“迷人”的中音是一种魅力,虽然并不那么Hi-Fi。 所以他认为发烧追求的是Hi-End。

我的理解是,Hi-Fi是客观的,因为可以测量。而Hi-End是主客观的混合,是不可测量的。如同LP ,老式胆机,单声道,老爷车一样,是一种曾经的在中上层流行的文化。

如果Hi-End如此定义的话,那么同理, LP可能是Hi-End,但是决不Hi-Fi。


我也不知定义是否准确,但思想是感同的.
你是追求指标还是感受?
追求指标LP同价位时是难于与CD匹敌,追求感受则因人而异了.不需要有定论.
TOP
70#

我认为LP是过时的HIFI产品,已被更好的HIFI产品所取代,例如C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