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并非HI-FI产品,更与HI-END产品扯不上边! [复制链接]

查看: 10321|回复: 74
2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2#

无知 在 2004-1-6 23:10:52 发表的内容
呵呵,阿泰兄早两年发表此“高见”还情由可原,但l老兄已在发烧圈滚打了不少时间还讲此话真是太那个啦....!

无知兄想l兄讲假话?!真是太那个啦......:)
我又请问阿泰兄听过什么档次的LP??又和什么CD比??听过比过再说好坏不迟.

我只用过一部不知名的来佬留声机:)
有时现实的东西用理论是无法解释的!问个幼稚的问题:一斤棉花重还是一斤铁重?答:肯定是一样重。我又问你:既然是一样重,你拿一斤棉花打我,我拿一斤铁打你,谁着数??
我旁边有个MM说:阿泰着数:)
TOP
23#

leslie 在 2004-1-5 13:33:21 发表的内容
2004阿泰再战LP!

有一套!
TOP
24#

阿泰 在 2004-1-5 13:27:15 发表的内容
1.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机械方式读取信号。因唱头有重量,读取信号时,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惯性,导至还原信号时出现时滞性不真实和读取微弱信号时造成跨越性信号缺失,犯了HI-FI大忌。

2.微弱信号的微小坑道,早已被静电粉尘所占据,唱针读取的已不是原本的信号,这与追求完美的HI-FI思想格格不入。

3.唱针对唱片的不可逆磨损使LP与HI-FI越行越远。

4.LP技术物理性瓶颈所限,动态范围过小,不能进一步真实还声音,明显不存在HI-FI因子。

5.唱针读取唱片信号时,因圆周运动,离心力等的作用,导致唱针遁迹性(力)左右不一,造成左右声道声音事实上的不平衡,内圈与外圈差异更大,这是HI-FI所不容之缺陷。

6.唱头读取信号的线速度不停地变,同一单位长度线段所记录的信息量也不停地变,使音质前后有差异,这是HI-FI之大敌。



呵呵,阿泰兄早两年发表此“高见”还情由可原,但l老兄已在发烧圈滚打了不少时间还讲此话真是太那个啦....!
我又请问阿泰兄听过什么档次的LP??又和什么CD比??听过比过再说好坏不迟.
有时现实的东西用理论是无法解释的!问个幼稚的问题:一斤棉花重还是一斤铁重?答:肯定是一样重。我又问你:既然是一样重,你拿一斤棉花打我,我拿一斤铁打你,谁着数??
TOP
25#

凝听过现场小提琴独奏的就知道。LP在这个方面要明显胜出CD。虽然有一些音箱的音色很美——但那也只是数码美化的效果。

当然不可否认——LP有自己的弱点——而且是无法克服的弱点。但是也不可以全盘否认啊。我非常喜欢《梁祝》,所以一直保留了一架老古董——当然也只有这么一张黑胶碟——实在是太难买到了。抗婚、梁山伯死的那几段,当然表现的有一些含糊——但是十八相送、化蝶等等却不是CD机能比拟的。

当然……新手+穷人我用的是ROTEL971的机,而且也没有听过更好的机子对这张碟的表现。
TOP
26#

阿马提的前级300K!相机估计也错不了.
TOP
27#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1514344594231.jpg[/upload][/quote]

用激光读取LP上的信号,好创意!可以让LP拥有CD所有的优点,只不过会较复杂。有投资的话找人作研发去,呵呵。
最后编辑zjize
TOP
28#

amati 在 2004-1-6 22:29:39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http://aiyue.001.com.cn/amati/file0003.jpg[/upload]
“雷明灯”!!!怎一个劲字了得:):):)
TOP
29#

什么照相机????好!
TOP
30#

你的系统会比真人更有感情吗???如果不会,那么追求真实还是唯一的选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