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TEAC VRDS 10N vs 米格转盘 [复制链接]

查看: 12605|回复: 62
11#

doglan 在 2003-11-27 13:54:33 发表的内容
现在总在讲性价比,难道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一点不对吗?

audiochina大侠,您的发烧经历我肯定是比不上,但是关于转盘的工作原理您搞清楚了吗?发烧并不是唯心主义,您说是吧?

还有上面这位bspcboy朋友,软件的数据和CD音轨是不同的,但不同的是他们的编码方式,不论什么编码方式,最后也是0110的一串数字,激光头从盘面上读出来的也是0110的一串数字,本质上并无不同。
说到实践,我以前参加的实践也很多,当初什么香功啊、大自然功啊之类的大师及其弟子,经常有什么带功报告会的,光在北京就举行了无数场,在我们这里最大的体育馆也举行过,几千人没一个说假的。
所以说到实践,我还知道同时有一种东西叫做心理暗示!!

另外,任何一本数字电路基础教材上都会告诉你,数字电路的优点就是抗干扰能力特别强!!!
如果音箱上用了不同的材料影响了声音我信,但是转盘上??那还叫数字电路吗?

别的我不说了!我试过在VCD上的转盘加以改进!具体是加防震措施!声音就变的柔和了!是真的!毛刺感少了不少!
TOP
12#

无言以对,回答起来好累,我放弃耐心解释,只有请老兄在发烧路上慢慢比较,经验是靠自己积累而成。
    等你发烧到我这个程度,或许会明白为何转盘有的卖1万,有的卖5千,CD-R有数据输出的,只卖2百。
    你以后也会明白为什么机壳材料不一样,声音就不同
TOP
13#

现在总在讲性价比,难道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一点不对吗?

audiochina大侠,您的发烧经历我肯定是比不上,但是关于转盘的工作原理您搞清楚了吗?发烧并不是唯心主义,您说是吧?

还有上面这位bspcboy朋友,软件的数据和CD音轨是不同的,但不同的是他们的编码方式,不论什么编码方式,最后也是0110的一串数字,激光头从盘面上读出来的也是0110的一串数字,本质上并无不同。
说到实践,我以前参加的实践也很多,当初什么香功啊、大自然功啊之类的大师及其弟子,经常有什么带功报告会的,光在北京就举行了无数场,在我们这里最大的体育馆也举行过,几千人没一个说假的。
所以说到实践,我还知道同时有一种东西叫做心理暗示!!

另外,任何一本数字电路基础教材上都会告诉你,数字电路的优点就是抗干扰能力特别强!!!
如果音箱上用了不同的材料影响了声音我信,但是转盘上??那还叫数字电路吗?
TOP
14#

不要太激动,其实你的这个问题在很多网站上都有人争过,你认为转盘数字部分不会影响到声音这也没什么。事实上换不同的转盘接同一部解码器出来的声音是大不相同的,并不需要心理暗示。
各人坚持各人的观点吧。
TOP
15#

关于转盘的问题,我搞明白了一点点,现在大多数的转盘和解码器,转盘部分的确能影响音质,但是其实解决起来并不难,高价转盘+解码器有合伙骗钱的味道。
找到一个香港人(台湾人)的文章,他谈了JITTER对音质的影响和最终解决的成本。


數位邏輯的教科書就會提到 LOGIC 電路對於 JITTER 的容忍度, 一般來說同步時序電路的 DUTY CYCLE 超過 30% 都還是會動, 而 AUDIO 的 DATA STREAM 這麼低, 怎麼可能會造成 DATA LOSS. 經過實驗, 對 192K / 24BIT 的 AUDIO DATA STREAM 製造在示波器上可以明顯看出的 JITTER 時(這種JITTER 起馬超過 1%), DAC 仍然不會有 DATA LOSS 的現像. 就算是 HDTV 的 VIDEO DATA STREAM 速度約是 160MHZ X 30BIT , 有 JITTER , 畫素的鎖定依然正確.

所以在資料儲存端及資料處理單元, 或數位傳輸路徑來討論 JITTER 是還沒有問題點的討論. 這些數位的資料傳遞最終端是到達 DAC , 這理才是討論 JITTER 的源頭.

我說過了, 數位資料不會 LOSS , 如果數位資料 LOSS 會有繃潰效應, 就是直接音爆或斷音, 不會有"音質" 上的變化.

所以問題不在 DATA 上, 在 DAC 產生聲音的原理上.

DAC 是依 CLOCK 對 DATA 作 LATCH , 也依照 CLOCK 去還原類比電壓或電流值 , 值的正確與否, 與 DAC 的製造品質及系統電路狀況有關, 而每一個質是否在正確的時間產生, 就與 CLOCK 有關.

很不幸的, 我們沒有辦法作一個精密的 CLOCK GEN 在 DAC 旁邊貢其使用, 因為 DAC 永遠是SYSTEM 內的 SLAVER , 因為MEDIA SOURCE 才是 MASTER, MASTER 產生主CLOCK , SLAVER 接受 CLOCK.

一般的 CD PLAYER , 其 MASTER 就在 CD SERVO 的 PLL 上, 這個 PLL 的穩定性, 取決了它聲音的命運. 我相信, 通常都只達商用化的標準而已. 而 DIY 的? 唉~~搞的好算它運氣好.

而 AC-3 , DTS ........... 等壓縮的 DATA 有沒有比較偉大呢? 沒有的 . AUDIO DSP 在處理此 DATA STREAM 時, 是依照 DATA SOURCE 的 CLOCK 去作 IN / OUT 的同步處理, 以免產生 DATA SYNC 的問題, 所以最後交給 DAC 的 CLOCK 還是依照 SOURCE 給的 CLOCK , 該JITTER 的照樣 JITTER. 所以一樣是 SOURCE 性格決定命運.

到了DVD PLAYER 時代狀況就不一樣了, 性格決定命運 , DVD 的 SERVO 的確是超精密, PLL 的準度也超高, 而且, 重點來了, DVD 的 STREAM 在 DECODER 的系通中有 DATA BUFFER , 而且很大, 足以撥放五秒的 CD , 然後有一個叫作 AV SYNC 的單元, 它是依照 VIDEO 的同步 CLOCK 去 PLL 出 AUDIO 的 CLOCK . 然後 AUDIO 和 VIDEO 就分別向 BUFFER MEMORY 去提取資料向外丟... 所以重點是那個 AV SYNC 的 PLL . 通常, 也是超不注重的, 而且常出錯.

上述三種 SOURCE SG  共有兩種 MASTER CLOCK 的裝製, 然而, 資料傳遞還是有路徑的, 在通過線材, 和收發電路後, 正常的話是會造成一點點 JITTER 的, 若是用了什麼亂七八糟的 HI-END 線路, 可能會更慘. 而且收發電路本身就是用 PLL 的方是來作 BI-PHASE 編碼. 這也是一個要點.

最後, 聲音的旅行到了 DAC , 它的 CLOCK 會有從 SERVO PLL -> AV SYNC PLL --> BI PHASE PLL --> DE BI PHASE PLL --> DAC 一路下來 JITTER 的總合, 就這樣, 問題產生了, 而且是複合性的.

聰明的人可以看出, 若是直接給 DAC 一個會依照 SOURCE 來改變產生精蜜的 CLOCK 就好了, 那就是 FIFO , FIFO 的兩端可以有不同的 MASTER CLOCK SOURCE, 所以有一堆堪稱 HI-END 的 FIFO 機器出來賣錢了, 或是在 DAC 前端加 FIFO 的機器等等...

那麼, 有人更聰明, 用 DSP 去作插值演算, 不管 SOURCE 的CLOCK 多少, 都用可能的最高頻率去插值及 FIFO , 結果可以造成更準的 DAC CLOCK , 及更高的 DATA 數量, 所以, 這種可以改變 SOURCE 性格而自己決定命運的機器當然又要以 HI-END 之名, 再薛一筆才行, 於是就出來了一堆 RE-CLOCK 及 DRC 的機器.

到此, 算是目前 AUDIO 在 JITTER 的工程上最高的境界, 真是可喜可賀. 那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1. 用 IC, 大概 10~15 美金一顆.
2. 用 CPLD 去作, 網路上有現成的 IP, 修改後即可. 但要花不少錢.
3. 用 DSP 去作, DSP 的原廠也有現成的 CODE , 修改後也可用, 但要花更多錢.
TOP
16#


哈!哈!哈!数码专家碰到发烧友,好比秀才碰见兵--有理说不清.
怪不得菲利普的转盘越做越简单,说不定以后就做cd-rom了.
TOP
17#

全部都错!里面的IC、电阻、电容影响音色,小日本的零件不怎么样。
TOP
18#

TO doglan :
  你问的问题,其实已经不是问题了,不信,你可以找些设备来试试,对比一下光驱和10000元的转盘到底有什么区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点你的老师没有教你吗?你说的两台光驱软件的例子,呵呵!软件的数据和CD音轨是不同的,道理我说不上,你自己实践一下就可以了!!!
TOP
19#

audiochina大侠,您的发烧经历我肯定是比不上,但是关于转盘的工作原理您搞清楚了吗?发烧并不是唯心主义,您说是吧?

我赞成你的观点
    虽然现代高科技很发达,但是对人耳研究,声音的研究还远远不够,“音响中有很多问题,不是简单用物理上的技术来判断的”
    比如音箱上的频响曲线,垃圾的CAV 爱浪也能够将它调得平直,但是声音就和盟主不一样吧。
    
    我本人对转盘没有研究,以前看到过音响论坛上有一篇专门采访某器材厂家,谈时基失真的问题,很深入。要我再描诉一遍是很辛苦的。
TOP
20#

呵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