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打着科学的名义行伪科学之实的典型案例~~~ [复制链接]

查看: 14172|回复: 46
31#

楼上的说的好,顶一下.
TOP
32#

有个问题,一批离散的数值是无法完全表示一段连续变化的模拟量的,只能做到无限接近
TOP
33#

嘀咕 在 2003-10-5 9:38:58 发表的内容
有个问题,一批离散的数值是无法完全表示一段连续变化的模拟量的,只能做到无限接近

同意,但我还有个幻想,10年以内,数码音原有可能出现迟(对不起,我不会拼)量标准,同时,后续的器材也可能数码化了。到时候,我们的所有知识都要被淘汰。哈哈!!
TOP
34#

支持
TOP
35#

嘀咕 在 2003-10-5 21:26:13 发表的内容
哈,插电极享受音乐?
向你学习!!
最后编辑KENTRYFO
TOP
36#

<高保真**>的土炮文章也就当作是dx们的帮顶,
我提的:3、人耳听觉范围是20-20KHZ是科学,CD频宽确定为20-20KHZ是沩科学,模拟声音最好声,企图以LP低抗SACD无疑是螳臂当车:当初,PHILPS和SONY推出CD时,借用了20-20KHZ的理论自圆其说,实际情况是:他们早就明白如果这样给与限制,对CD的声音有坏的影响,但由于数码技术发展水平所限,要推出更好的标准,成本太高了,直到99年,他们为了利润的原因,由于DVDAUDIO的原因,他们又从新推出了SACD,表面上,他们的行为无可厚非,但是,模拟之声——LP的标准就此没有了发展,音源以下的产品普遍地出现以20-20K为标准的状况,特别是一些(特别是我们的)不重视基础理论的厂家,就长期困在此标准内进行产品开发,得不到发展。音响爱好者也由此转入被动,直到重新发现LP,又有一些人把LP捧上了天。所以,从今天来讲:CD很不道德呀!!如果她从没有出现,那么,我想,LP今天应该得到很好的发展,因为模拟之声是最靓声的!!可是偏偏又有人经常站出来说:LP比SACD好!我们知道,数码实用化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到今天,音响已由“数码化模拟声音”走向“数码声音模拟化”的路子,其中加速运算就是根本的路子,此后,数码产品的储存性、灵活性等都形成了她发展的优势,根据目前音源下游产品的发展情况,SACD最好声,是必然的,而且也得到行内的普遍承认。SACD已决定了要比LP好!!!只要是真正的SACD(从母带开始)格式的产品,而反观LP,除了播放设备一直没有停止发展外,从录音到制版、压模、基模、基板、均衡“RIAA”格式等标准一直没有再发展,况且,原有的碟源往往已成了“古董”,很难保证质量,不得不说她正准备“寿终正枕”。至于模拟声,她是永恒地好声,也许以后会有人再相隔半个世纪后,重新研究一套新的产品,成为模拟声的新标准,道士各位发烧友有福了,此标准要便于保存、体积够小、不易磨损......发烧友都在期待着,看谁领个头,先搞出来??哈哈哈哈!!!!!
最后编辑KENTRYFO
TOP
37#

6h23tube兄,你所说的“LP的致命弱点”。所以我是希望有人再把模拟音源作一个新的标准,也许不用针、不用普通的胶盘。其实,在cd出来之前,是已经有人在做的(是,是在做而不是在研究),但世风日下,功利心切,致cd 占了上风。
TOP
38#

哈,插电极享受音乐?
TOP
39#

嘀咕 在 2003-10-5 9:38:58 发表的内容
有个问题,一批离散的数值是无法完全表示一段连续变化的模拟量的,只能做到无限接近


离散数据是不可能完全表示模拟,但随着更大容量的存储、更速度的运算器和更新的算法,改善的余地很大。
相对来说模拟信号就更不可能由摩擦接触来完全忠实反映。模拟变量受影响的因素比数码信号多得多,包括磨损、接触紧密度、顺性、甚至震动、空气温度湿度。每样都是LP的致命弱点。
TOP
40#

假期最后一天,以后再说话就难找时间了,期待有dx再支持我们,把这题目做下去。有空多来聊聊。
最后编辑KENTRYFO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