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调声必懂 [复制链接]

查看: 29269|回复: 112
31#

原帖由 烧到残废 于 2016/1/31 21:04:00 发表
原帖由 wfw1951 于 2016/1/24 21:00:00 发表
重放音效中名词解释;场宽. 场深. 结像感. 层次感.下潜.  薄. 厚. 松. 紧. 干.润. 硬. 冷.暖.亮.白.冲. 磁性.泛音.------,以上是对重放声音的描述,希有经验的烧友为初烧者详解,提高调音技巧。

下潜问题我在不久前的一个帖子里说过了,薄厚是两个互为相反
声音厚,肯定好过薄。
TOP
32#

原帖由 wfw1951 于 2016/1/24 21:00:00 发表
重放音效中名词解释;场宽. 场深. 结像感. 层次感.下潜.  薄. 厚. 松. 紧. 干.润. 硬. 冷.暖.亮.白.冲. 磁性.泛音.------,以上是对重放声音的描述,希有经验的烧友为初烧者详解,提高调音技巧。

       以往所谓调声,多是做失真互补,找补到相对听感自满,这样调出的声音仍为混合失真,并不正确。人们始终没认清电声失真的本因,从制造到调整方法都是错的。此问题涉及基本原理,传统方式没戏,做不到真HIFI 。
TOP
33#
威傲音响

同意。  扬声器箱在重放时,低音频率到达或超下限发挥的态势俗称为‘下潜’。8寸以下扬声器根本提不到‘下潜’之说。10寸以上才有谈论‘下潜’的资格。松+力量+润基本等于厚,调教声底的‘厚’度是以系统重放时所选用‘软件’为基础的。它与个人听音{曲目类型}偏好有关联,‘厚’肯定好过‘薄’,但要看自己对‘软件’类型的偏好以什么为主,人声歌曲还是弦乐。  以我自己曾有的A24+6.6+唯美1调整到听;人声歌曲和交响乐都有不错的音效,但听‘小提琴’发现轮廓有点大,有‘中提琴’的感受,------。
TOP
34#

“我自己曾有的A24+6.6+唯美1调整到听;人声歌曲和交响乐都有不错的音效,但听‘小提琴’发现轮廓有点大,有‘中提琴’的感受,------。”

音效。说得好!有人说“用书架箱听交响就是屎,非要3分频落地才行”。大家听的都是颧头音乐,书架和落地发出的声音都是声音,虽然有差异,但也不会差得十万八千里吧?用书架听交响,难道出来的声音就“屎”,落地箱出来的就是“美酒佳肴”?
最后编辑不发高烧 最后编辑于 2016-02-02 09:02:10
TOP
35#

拥有‘书架’箱的烧友大多数都是‘偏爱’人声歌曲及流行音乐为主,‘兼’听交响乐。前者实属‘大众’文化,而后者则需要在‘音乐’上有一定的‘知识与功力’,否则跟我一样,听交响只是为了做样子及做它用。  对书架箱的选购上,除了‘音色’以外,还要以‘交响乐CD’试听,要‘流畅. 完整’播放。‘音色+流畅播放交响’才是购买‘书架’时的首选测试条件。
TOP
36#

原帖由 wfw1951 于 2016/1/24 21:00:00 发表
重放音效中名词解释;场宽. 场深. 结像感. 层次感.下潜.  薄. 厚. 松. 紧. 干.润. 硬. 冷.暖.亮.白.冲. 磁性.泛音.------,以上是对重放声音的描述,希有经验的烧友为初烧者详解,提高调音技巧。
关于对声音的描述,一楼楼主的一些描述,有的是“正反”方面的描述,“正”的肯定好过“反”的,如“薄、厚”、“松、紧”、“干、润”、“冷、暖”、“亮、白、冲”等。作为对正确声音的描述,我感觉还有几项重要的指标,如刚才提到的“流畅性”,还是就是“声音的舒展性”、“适量的声压”,这些才是调音的关键。
最后编辑不发高烧 最后编辑于 2016-02-03 09:30:52
TOP
37#

“冷、暖”是否属于正、反,在一定程度上,有的人却喜欢“冷”,有的人也喜欢“暧”。处于两者之间的也有。
TOP
38#

      真正的高保真重放必须是中性的,不偏不倚,忠实再声录音信号。以往传统方式弄出的软、硬、冷、暖、薄、厚……皆不正确。传统方式也做不到中性,中性对应每一个声音元素,这需要非常精准的对位,并分别落实到每个喇叭单元。
最后编辑znd06 最后编辑于 2016-02-04 04:11:09
TOP
39#

原帖由 znd06 于 2016/2/4 1:58:00 发表
      真正的高保真重放必须是中性的,不偏不倚,忠实再声录音信号。以往传统方式弄出的软、硬、冷、暖、薄、厚……皆不正确。传统方式也做不到中性,中性对应每一个声音元素,这需要非常精准的对位,并分别落实到每个喇叭单元。

听感的判断在大多数时候是与高保真一致的,例如厚薄的感觉,主要体现在低频喇叭振膜作较大振幅工作时,振幅大也就意味着振膜受力大,音圈推动振膜的作用力就要求更加均匀地施加于振膜上,大音圈的喇叭上的音圈是推在振膜直径一半的位置上,振膜受到的推力就较小音圈喇叭要均匀得多,因此喇叭作大振幅时的保真度也就高出小音圈喇叭很多,听感也就较厚实
探索音响质量规律的真相,抵制假冒伪劣玄的忽悠
TOP
40#

回复 39# 烧到残废 的帖子

       您是具体讲一个喇叭单元的情况。我指的是整个系统,当所有组件都很到位时仍不可能好声,这才是传统电声的悲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