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Fi系统中均衡器使用利弊孰大? [复制链接]

查看: 83766|回复: 194
51#

很高兴看见有人在使用均衡器,我的黑胶、CD音源部分都用上它们,当然调整手法是有所不同的。如果将其视为一门技术以分数评定10的话,那么熟练到使他人搭配的器材经过你手里调整而出现好听声,无恶声,只是2分;用到4-5成,知其中庸的平衡;6成开始摸索“不平衡”的美声;到达7成以上,您就会少发言,筛选性的看声音描述状况掂其功力。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3-12-19 19:00:37
TOP
52#

当你使用或更换某种辅材时,为得到和失去而烦恼,同时你会用均衡器将正面性东西发扬光大,同时重新寻找回原有的可贵之处时,那么请私下联系我。
TOP
53#
威傲音响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把数学物理学科应用到制箱方法中,将她们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TOP
54#

回复 53# 强悍制箱 的帖子

兄好,续上贴举例为证,音响之“贵气”非一般器材能拥有之,然多数朋友仅停留在器材音色层面,如果您用必要的辅材将录音中乐器之间的空气流动感刻画出来,那么便可理解日本人所言的“声音对于肌肤的亲吻感”,这虽然不是乐谱和音乐演奏中的东西,但它能衬托演奏的表现力,是发烧魅力所在之一,可是问题出来,当你起初得到了这一声音现象,知其为正面能量(HIFI性),它却让乐感的连贯性受阻,面对此景您不能说“玩音响不能太较真”,对吗?用上你手里的均衡器,把连贯性再调出来,你的器材声音又进入另一层次了。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3-12-20 11:08:57
TOP
55#

67070兄理论深奥玄妙,看你在得恒钉贴上的感想深为敬佩。但我等初登堂入室,还望指点则个。
TOP
56#

回复 55# 修竹 的帖子

楼主兄好,建议无论在何种条件和状况下,勿要放弃这门带有技术性的设备;您可以花些时间和精力看一些日本音响杂志,里面有使用过程中出现声音变化的叙述。如果您的音响器材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将乐器演奏质感表现更好,可能不是原有器材问题,但是它会将“质感”表现出来的;也许因为系统那个环节不甚理想,声音会硬一些,它能使声音柔和化;凡此等等,这些原理和技术,其实和唱片录音、制作具有相同之处,只是涉及专业较深。
TOP
57#

深以为然,慢慢摸索,必有所得滴
TOP
58#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3-12-20 21:12:00 发表
楼主兄好,建议无论在何种条件和状况下,勿要放弃这门带有技术性的设备;您可以花些时间和精力看一些日本音响杂志,里面有使用过程中出现声音变化的叙述。如果您的音响器材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将乐器演奏质感表现更好,可能不是原有器材问题,但是它会将“质感”表现出来的;也许因为系统那个环节不甚理想,声音会硬一些,它能使声音柔和化;凡此等等,这些原理和技术,其实和唱片录音、制作具有相同之处,只是涉及专业较深。

均衡器的确是专业音响级别的器材,用好了的确入67兄所说的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ARC 5/KLARK TEKNIK DN360
MOON P7/W8/Accuphase P550
THIEIL PCS/B&W 802S3
TOP
59#

回复 56# 670707 的帖子

日本音响季刊上的文章确实很有深度和体验,只是翻译中文涵义难以理解。需慢慢琢磨。
TOP
60#

回复 59# 修竹 的帖子

回兄,请关注以前日本立体声杂志中文版里菅野老先生的文章,其本人就是一位录音工程师,我听过他录制的唱片,他非常讲究乐器的定位感,尤其是纵深度乐器发声;另外,他对于谐振处理所带来音场空间感和声波的弥漫度,都有深刻造诣。更可贵之处,他使用的音响器材不属于天价级,制造的美声,其杂志社老板听过后,给予几乎是“此生难以实现”的评价。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3-12-21 11:11:2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