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阿劳朱里尼立体声黑胶唱片英版头版与德版... [复制链接]

1#




















英国哥伦比亚Columbia唱片公司原是美国哥伦比亚的英国分公司,后来独立门户,反尔收购了美国总公司。1931年,哥伦比亚与Grammophon留声机公司合并,成立了Electronic & Musical Industries Ltd -- 电气与音乐工业公司,就是现在大家熟悉的EMIColumbia唱片品牌一直存在到六十年代末,之后被EMI品牌所替代。英国Columbia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产的早期立体声黑胶唱片,由于盘标的设计,在国内称为蓝地球,是黑胶唱片中的贵族品牌。

德国Electrola唱片公司是英国Grammophon的德国分公司,而英国Grammophon又是柏林纳成立的美国Grammophon的英国合作伙伴。1931Electrola与其它公司一起合组成EMI,并顺势成为EMI的德国分公司。二战之后,又从DG(也是由柏林纳建立的,所以叫 Deutsche Grammophon Gesellschaft DGG)手里夺回了小狗听音乐的HMV商标使用权。在黑胶立体声初始年代,英国Columbia唱片公司在德国是由Electrola压片发行的,盘标是红金白底的音符与音波,标明Electrola字样,也简称白金标。Electrola品牌在黑胶年代一直活跃,只不过后来以EMI Electrola出现。一直到2002年,Electrola成产EMI Classics的一部分。但是在CD年代,它应该是很少单独出现了。

Columbia的英版与德版倒底孰优孰劣,一直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从市场角度来看,当然是英版价值更高。一些名盘,比如柯岗的几首小提琴协奏曲,英版蓝地球首版现在已经是高不可攀的极品。不过具体到某一个录音来说,还是要个案分析。

机缘巧合,我这次淘片遇到了一张英版蓝地球首版,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阿劳钢琴独奏,朱里尼指挥伦敦爱乐乐团(编号SAX 2387)。这是我熟悉和喜爱的唱片,手也也有德版的立体声首版(编号STC 91260),正好可以对比一下。
使用的器材是:

唱盘:Transrotor Orfeo 25/80
唱臂:Transrotor 5009SMETransrotor代工,原编号为SME 309
唱头:Transrotor Merlo Reference (Goldering代工,原型号不详)
唱放:Creek OBH-15
前级:音乐之旅ELECTROCOMPANIET EC4.8前级
后级:音乐之旅ELECTROCOMPANIET AW100合并后级
音箱世霸 sonus faber Amati anniversario

两张唱片在试听之前都彻底清洗过。试听对比采用盲听,由他人随机播放,我并不知道某刻播放得是哪张唱片。

第一张唱片,甫一开声就一鸣惊人,乐队合奏灿烂辉煌,高低频伸展很好,音场宽广。弦乐音色光辉灿烂,声音锐利,细节清晰。定音鼓鼓点结像凝重,有很好的方位感。钢琴声音稍弱,这可能是早期模拟立体声录音普遍的问题。总体听感非常愉悦,是一张好的发烧录音。

第二张唱片,开声就觉得声音黯淡,比第一张逊色很多。接下来的声音好像是隔着一层雨雾发出来的,完全没有第一张那种锐利的感觉。乐队合奏时没有那种令人心跳的快速声音变化,而是显得有点缓慢犹豫,原因可能是高频的表现不好。钢琴与第一张唱片差别不大,可能略好一些。从好的方面说,这张播放时,有一点和音乐厅里的声音有一致性,就是一点也没有发烧的人工味道。有一种平衡感,不会让人感到哪件乐器,或者哪种声音特别突出。
对比之后,谜底令我大吃一惊,第一张是德版白金标,第二张是英版蓝地球,德版的表现比英版好很多。

两张唱片中,德版的品相是NM, 唱片盘面光滑发亮,无任何擦痕划痕,播放时无任何杂音。英版稍逊,强光下目视,以严格的标准可以评为NM-A面有两小道小擦痕,但是试听无影响。播放过程中有时有很小的背噪,在老唱片中,是很常见的,完全可以接受的。英版播放时,完全能听到乐器原有的质感。以我个人的经验,品相差异在此次唱片对比中对音质可能略有影响,但不占决定性素质。

本文提供地完全是我个人的主观感觉,受到我个人的听音素质,以及我的器材的复原水平,试听的两张唱片的品质的局限与影响。同样一张录音,具体是德版好,还是英版好,这是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只能说,具体唱片具体分析。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不能总体上来说英版绝对比德版好听,或者反之。一张品相极好,没有播放过的德版立体声首版,一定会比一张VG+品相炒豆声频频的英版蓝地球好听。即使是品相一致的两张头版片,也有可能只是声音风格的区别,很难讲出优劣。还有一点,就是HMV或者Columbia的录音,母带也有可能是德国Electrola做的,这要看录音的乐队在哪里。如果是柏林爱乐,或者维也纳爱乐的录音,估计HMV不会专从伦敦派录音师带器材去录。

这里讲的是声音,从收藏取向来说,肯定是蓝地球更受追捧,这是时尚,和声音一点关系也没有。是选择听,还是选择藏,就看收藏目的了。
最后编辑老范 最后编辑于 2012-11-11 16:29:01
分享 转发
TOP
2#

兰地球版声音无疑最佳,从价格上也体现了
TOP
3#

,,,,
最后编辑干股 最后编辑于 2012-11-16 12:26:44
TOP
4#

原帖由 ADWS 于 2012-11-11 18:42:00 发表
兰地球版声音无疑最佳,从价格上也体现了




耳听为实。有机会你来盲听对比一下。
TOP
5#

德版白金标将来在国际市场上会是潜力股,我很看好德版白金标的唱片。
TOP
6#

看来我收藏的蓝地球,不能再卖掉了,以后想找就不是这个价了
TOP
7#

盲听为实!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12-11-12 04:26:36
TOP
8#

原帖由 qsyd 于 2012-11-11 23:07:00 发表
盲听为实!


老兄你终于冒泡了。前段时间飓风对你没什么影响吧?
TOP
9#

这个帖子要推高德版价格了
我的淘宝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3816db9bfba735d36fd466ff8e8ff6a0.htm?nekot=a3N6eGx5cDIwMDc%3D1270610206826出不听或重复的古典LP\CD
TOP
10#

原帖由 jshakszx 于 2012-11-12 9:26:00 发表
这个帖子要推高德版价格了


不建议这么想。建议把这个贴子看成一个孤证,因为我手里这两张,英版的品相没有德版好。如果能有其他乐友接上来多比几张就更好。
我这张只能说明,不是所有的英版都比德版好,因为推翻这个结论,只要一个反例即可。
TOP
11#

在另一贴回你了:

布伦德尔:里赫特与舒伯特搭不上边!  

原帖由 老范 于 2012-11-12 8:59:00 发表
原帖由 qsyd 于 2012-11-11 23:07:00 发表
盲听为实!


老兄你终于冒泡了。前段时间飓风对你没什么影响吧?
TOP
12#

回复 10# 老范 的帖子

我感觉大部分德国版压片比较规范严谨,声音整体来说是相当不错的,但缺乏英国版生动、鲜活。
最后编辑jshakszx 最后编辑于 2012-11-12 14:36:28
我的淘宝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3816db9bfba735d36fd466ff8e8ff6a0.htm?nekot=a3N6eGx5cDIwMDc%3D1270610206826出不听或重复的古典LP\CD
TOP
13#

回复 1# 老范 的帖子

大家赶紧买德国版,DGG除外。地球版,ALP ,33CX, ASD 就是骗人
max
TOP
14#

何必挖苦呢,老范不是说的很清楚嘛:

Columbia
的英版与德版倒底孰优孰劣,一直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从市场角度来看,当然是英版价值更高。一些名盘,比如柯岗的几首小提琴协奏曲,英版蓝地球首版现在已经是高不可攀的极品。不过具体到某一个录音来说,还是要个案分析。

原帖由 rostal 于 2012-11-14 9:25:00 发表
大家赶紧买德国版,DGG除外。地球版,ALP ,33CX, ASD 就是骗人
TOP
15#

就录音来说,还是英国版的比德国版更润泽一些,或者说更有音乐性,贵只有贵的道理,市场决定了的,烧友的耳朵是市场价格的尺子,至于说到个案,那就另当别论了,超出了讨论范畴了
TOP
16#

原帖由 ADWS 于 2012-11-14 13:49:00 发表
就录音来说,还是英国版的比德国版更润泽一些,或者说更有音乐性,贵只有贵的道理,市场决定了的,烧友的耳朵是市场价格的尺子,至于说到个案,那就另当别论了,超出了讨论范畴了


我建议你还是把你听过的英版德版都列出来,具体讲比较好,尽量不要做大而化之的概论。
TOP
17#

胡适曾经写信给他的学生罗尔纲,严厉批评他做的类似于“两汉之前士人趋名,两汉之后士人趋利”之类的一刀切式的结论。他多次告诫罗尔纲和其它学生,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实际上,这种大而化之、举一返亿的思想方法现在还是很普遍的。前面有乐友说不想谈个例,问题是不一张一张地听唱片,英版比德版好,或者不好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难道英版是一种超物质,凌驾到具体唱片之上的?
还有人想当然的以为,我写这个贴子,就是要证明德版好。但是这是他们自己的理解,我文中写得很清楚,我只说明,我个人听完之后认为,我手里的这张德版比手里另一张英版要好。除此之外我没有任何其它结论。
TOP
18#

老范给看看这张唱片什么情况?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现象呢,还是经过了这么多年胶质受到环境影响而出现的?我倒是有老SP唱片有类似情况,但那样的情况更像是胶质开裂的问题,但这个看不出来是胶质开裂。。。
调整大小 DSCN660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11/14 19:20:40 上传)

调整大小 DSCN6604.JPG

调整大小 DSCN6608.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2/11/14 19:20:40 上传)

调整大小 DSCN6608.JPG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19#

压片的问题,基质不均,在西班牙压片较常见,德版却还是头一次见到。拾音时会有跳音。
超级歌剧迷
TOP
20#

回复 18# 无难 的帖子

我手里也有一张白金标是这种情况。中奖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