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hal 于 2012-11-4 1:29:00 发表 顶!学习了,真详细啊。 忍不住再问楼主:您的音响系统怎么配置?随便也上个图吧? |
昨晚几个烧友到我小窝小聚,一位烧友从重庆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专程过来,一直没空上论坛。
最近听音室在调整中,比较乱,就没照全家福。先拿去年的照片看看,改动不大。硕大的DELL T7400工作站,让位小巧的MAC MINI,脚架更换为君子,CD机全部出完,线材做了调整。
我的系统很简单。两年前买的一套入门级别PMC系统。期间,主要在音源这块折腾,先后换了数台解码,也花了相当多的精力放在环境调试上。
个人认为环境上的改善,对于入门级别的系统来说,尤为重要。经过调试的环境,能让入门级的系统发挥更大的潜力。
从昨晚聆听的效果来看,各位烧友对整套声音还是很肯定的,一直弄到午夜才回去。
一致的看法:1、环境的确重要,没有驻波,没有干扰的环境,听音乐比较舒适,音场、定位准确,小音量下,也能确保良好的平衡,能让人更专注于欣赏音乐,而不会纠结于HIFI性的表现。(关于环境,可以参考一年前的帖子:
http://www.av199.com/viewthread.php?tid=372818&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digest)
环境本来要在后面说的。这里提前说一下。
这段时间论坛出现了两个有趣的帖子,一个是极品论坛老大ROCK的系统展示,一个是木内老头颠覆性的空间调音论调。前者环境极其精简,但效果不凡,貌似也验证了后者的一些结论。但感觉会有些误导:环境不重要,器材是关键。
当一套系统上了一定的级别,一般的音场、定位、结像等HIFI因素,已经能满足人的听感,系统的素质在这里起到关键的作用,但不能否认环境加以处理,这套顶级系统会更上一个台阶。最近各大音展陆续开演,大家不妨对比下系统的同时,观察一下环境的影响。
环境处理讲究合理性。木内老头并没有反对环境处理,只是提出处理的合理性。吸音和扩散的问题,在我那个环境处理的帖子里,日本人给出了很好的方案。其实,日本人由于空间局限,对于环境处理比我们要重视的多。此外,目前市面上参差不齐的吸音和扩散材料,会导致这里合理性变为不合理,花大量金钱和精力处理过的环境,有时候起不到作用。这里,小弟认为,在没有科学仪器进行测试和全盘系统规划的前提下。一是使用活动的调音装置,便于调整。二是尽量采用标准的设计。目前市面上的80%的二次余数扩散板是不合格的。最简单的去看深度,有专门的计算软件,可以简单的计算出扩散频率需要的阶梯和深度,而几乎没有一个计算方式,能在10公分的深度解决,最少要在13公分,常规需要20公分,而专业录音室的消声和扩散,有的需要1米左右的深度。因此,淘宝上卖的8公分,10公分扩散板,能起多大作用不得而知。另一个就是低频陷阱,普遍的问题,宽度不足。根据空间情况,计算出驻波频率,然后进行低频陷阱设计,是常规的做法。可以说大部分的50-500hz需要的驻波陷阱,30公分以内的宽度或直径,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我自己做的低频陷阱是参照国外录音室的做法。宽度为60公分,效果很不错。
因此,对于环境处理,声学考虑上是必要的。没必要为此否定环境的重要性。昨天的试听过程中,各类题材的音乐播放,没有一个烧友,提出驻波的问题。炎黄第一鼓的时候,干净的低频,强弱音的动态对比,铜钵深长延绵的泛音,让人感觉这对小箱子的不凡。也没人去注意,我那台小功率功放,音量鲜有超过10点钟,已经能可以让声音充满21平米的听音室。这就是环境的作用。
其中一位烧友,正在规划一个听音室,听完这套入门级别系统的表现。立马,就上AV199论坛,拍摄下资料,计划在7X12米的地下室空间,按黄金比例再进行隔断。用他的话说:空间太重要了,以前没想到,现在知道了。
2、mini mac系统的便捷性,让人心动。几个烧友轮流使用IPAD,“点”歌,感觉很随意,也很便捷。MINI MAC系统柔和、舒适的声底,感觉很放松。没有人去说什么数码味或者模拟,更多的是听音聊天的随意。期间,测试了几段录音,很有意思。一开场是龚玥的传奇,一位刚入门的烧友说,好听,太好听了。开场音效扑面而来,声音从天花板上出来的。立马要求刻录一张带回去;接着是孙露的离别的秋天,我靠,这人声才是真实的。另一个烧友说了,这个听得才舒服,人声和配器都在空气中,我要刻录这张。接着泽仙花出场了,全场立马静场。。这声音。。差别太大了。录音不是一个档次的。。。最后,演示了24bit linn公司出品的母带,没的比,没的比,CD放不出这个效果,音场、密度、质感,那种声音的重量感,人声发声吐气的细节,历历在目,如在眼前,这些其实都不用说,一耳朵听的出来,单单一个人声的宽松和氛围的营造就已经让人可以忘记前面的三段声音了。然后,有个北海烧友,突然问我:你的CD机呢?我笑笑说:还需要CD机吗?
3、抓轨的效果。大家都一直认可。期间,把前段朋友拿来抓轨的100多张碟,随机播放,大家都一致认可,这批抓轨的质量。其中一个玩麥景图和B&W的烧友,甚至说,以后不买碟了。就到这里刻好了,不比买的那些新版再版差,这让我有点小小的成就感,哈哈。后来,这位朋友专门又留下来,对比了一批飞利浦首版纸盒,发现,抓轨不同,的确效果差距不小,这批纸盒首版,音质上的确令人不敢恭维。最后,他拿走我的4套钉子,回去了,届时一些家访会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