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正确认识适合自己的发烧规模 [复制链接]

101#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2-8-15 0:14:00 发表
寂静的午夜,一曲方季惟的“怨苍天变了心”听完,竟然发现眼眶有些许湿润,唉,四十岁的男人也这么多愁善感吗?

不用 怨天尤人,多愁善感,管他谁变了心!自己好好活着就是!哈哈!
TOP
102#

我们发烧友都在讲“真实”,但是真实的东西不一定讨耳朵喜欢。我们拿唱片版块中“雄辩系列”的皇家芭蕾说事,该款是双CD,我们播放CD1,你是否发现那件乐器摆放的位置和管弦乐常规排列方式不同,长笛演奏具有空气感是对的,有跳跃感和活跃性也是对的,但必须具有“乐感”,它的基本表现是:乐器的形体感不能过大,长笛的音高和声强不能等同于小号,否则显得突兀会带来“刺激”(局部放大),而音乐整体的流畅性荡然无存(切记:是合奏不是独奏、协奏,有此声部演奏存在是为了表现主题,却不是主奏乐器),所谓的平衡性无从谈起了。
TOP
103#

感谢以上网友的参与和认可,特别是07兄花了这么多心思写了这么多。因为这两天琐事比较多,导致不能集中心绪来继续这个话题,其实胸中已有腹稿,只是需要整理润色一番才能对得起观众啊。加之在孔子这个问题上面分散了不少注意力,以至耽误了正题。本当绕开这些赘述直接切入,但是思之再三,还是不得不啰嗦几句。
接前面的话题,为什么我要反复谈到法家和儒家,其实里面有个重要的原因。我们人格的形成,世界观的形成掺杂了很多的因素,那么追根究底要问问自己,我们文化的根在什么地方?无论你受到的是什么教育,也要问问你的思想体系里面什么东西才是占主导地位的。简单的说,不一定是虔诚的教徒,但是您一定要知道自己真正相信的是什么。那么,我认为中国文化的根就在春秋战国,主要就是儒、法两家。两家的区别很多,篇幅所限,不能一一论述,简单的概括就是:儒家是我有什么就给你什么,法家是你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儒家知进退,而法家却重制衡。这一点在早期的商鞅,后来的李斯,甚至再后来的曹操身上都表现的十分明显。在达成目标方面,无疑法家更直接,更容易成功。所以一般法家可以看成是取天下的“霸道”。而儒家在这一点上面却不够灵活,显得拘泥,所以有“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的说法。但是,儒家却是治国的“王道”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血液里流淌着几千年来传承的文明,自然为人处世的风格逃避不了这两个思想体系的束缚,无论你有没有意识到。这两种思想体系其实慢慢地演化为两种生活态度。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小人——法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君子——儒家。每个人都有做君子的愿望,但绝大多数的人(当然包括我)都有小人的行径。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太复杂了,留待大家思考吧。我的感悟是“我们迷失了我们文明的根”,在我们的思想深处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敬畏的灵魂了。我并不是说孔子伟大到没有人能够比拟的程度,我更不反对你可以崇拜其他伟大的历史人物,但是我真的不知道现时的中国有多少人是有自己的精神偶像,难不成我们成功到伟大到,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历史找不出一个人可以令我们膜拜和效仿了吗?
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是其中之一。所谓“字如其人”,短短数十年的人生如同一篇文章,有人华彩起伏,我辈大多只求语句通顺。然对待人生的态度就如同字迹一般,可以端正,亦可潦草。好的书法家无一不是从临摹先贤的法帖入手,我辈做人做事亦当如此——临摹先贤。
“琴棋书画”为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四大爱好,而琴排第一位,可见音乐在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中国历来有“知音”一说,这有说明了音乐是文人之间情操的印证和心灵的唱和。与音乐相关的典故颇多,且颇雅。只就三国里面的人物来看,诸葛亮好为“梁父吟”,周瑜的“曲有误、周郎顾”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包括司马懿。几位顶尖的军事家在当时应该都是顶尖的音乐家。无数的事例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体系里面,音乐是文化修养的一部分,是道德情操的一部分。任何脱离了人生态度来谈音乐谈音响都是苍白的、片面的。
非是我危言耸听,没有弄清楚这个道理,听音乐,玩音响,难免要迷茫,难免要走弯路。很简单,你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生,怎么能够找到适合的音响呢?
另外我讨论的一些观点只代表我个人,很可能与一些朋友的观点相左,我不奢求能够他们的认同,更不想与他们争辩。只希望我的一些感悟对真正有需要的朋友有小小的帮助。关于音乐与人生的话题就暂时告一段落了。
近期将就第一页谈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欢迎大家参与,谢谢。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104#

以上讨论不知道有没有回答07先生的“为什么发烧”的问题。如果还不够明确,我勉为其难再说的明确一点我们为什么发烧——“明志”,这是一个高级的称呼,它还有一个小名“显摆”,但是当“显摆”蜕变成“明志”的时候,我们的人生也经历了一次升华。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105#

思考下
是什么导致了这轨迹:
仁--------义----------礼------------------法
TOP
106#

丘,仕未达,修春秋。吾,三唱片,未体会;境未至。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2-08-17 11:54:34
TOP
107#

几颗钉子,便使人忙得不亦乐呼,我没有可高兴的,音响之道、音乐之门未入也…
TOP
108#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8-16 13:06:00 发表
我们发烧友都在讲“真实”,但是真实的东西不一定讨耳朵喜欢。我们拿唱片版块中“雄辩系列”的皇家芭蕾说事,该款是双CD,我们播放CD1,你是否发现那件乐器摆放的位置和管弦乐常规排列方式不同,长笛演奏具有空气感是对的,有跳跃感和活跃性也是对的,但必须具有“乐感”,它的基本表现是:乐器的形体感不能过大,长笛的音高和声强不能等同于小号,否则显得突兀会带来“刺激”(局部放大),而音乐整体的流畅性荡然无存(切记


兄的评价似乎一般,我还想搞张回来听听.
TOP
109#

发烧是种趣味,或使你深爱音乐和唱片的演奏,或使你迷恋器材和声音的触感的美感。趣味是自由并随时在变化,影响的因素应人应时而千变万化,这也是乐趣。
TOP
110#

回复 108# szlghyj 的帖子

670707已非初来咋到168之时,讲究语不惊人誓不休;在此论坛能与我持同见者寥,无需“布道者”自居;论坛对我而言好处何处?现他见,勤思考;做功课,排消遣;悠哉,乐哉。
TOP
111#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8-17 17:06:00 发表
670707已非初来咋到168之时,讲究语不惊人誓不休;在此论坛能与我持同见者寥,无需“布道者”自居;论坛对我而言好处何处?现他见,勤思考;做功课,排消遣;悠哉,乐哉。

人生其实就是这样充满矛盾,你如果一直都在否定自己,改造自己,那么说明你以前错的很多,而你如果一直固执己见,不接受不同意见,那么可能以后错的更多。不管是坚持也好,改造也好,只要是心口如一,都是值得尊重与致敬的。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112#
TOP
113#

楼主先生,给你说二点:
1.二个耳朵竖起听频响或用专业仪器测试频响,只学会一半——技术手段;要学会用耳朵听钢琴演奏者弹奏一首曲中用左手是如何弹的,右手是如何运用的;交响乐中某声部单件乐器演奏时能“抹掉”其他声部的演奏,然后再进行“合奏”(合听);这是调声技术必备之功课。
2.所谓的小房间听书架箱,非永恒之理,我在17平米房间内听40多单元的箱子;以前人们讥笑小日本小房间听大箱子,那是因为没有学到和运用声学手段,信息量和声学处理不是一回事。
TOP
114#

再看看上述链接的萨尔兹曼演奏巴赫《哥德堡变奏曲》,除了尼古拉耶娃外,还有几人能弹出79分钟以外的呢?
TOP
115#

http://photo.163.com/674551951@qq.com/#m=2&aid=243307188&pid=7818066173
喜欢玩“花技”的阿卡多,老年“不安分”,这次带着金灿灿的“金戒指”挑战巴赫的《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关注点:
1、2CD中他分别使用弗朗切斯卡蒂生前拥有的1727年“哈特”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另一把是Maggini(马杰尼)1630老琴;
2、2CD总演奏时间为145分钟,其中“恰空”演奏时间为14.55,目前我听过最慢是Hilary Hahn 17.48,对阿卡多而言总体“速度”是减慢了。
3、录音时间:2007年,大师时年:67岁。
TOP
116#

“正确认识适合自己的发烧规模”
贴名甚好,LZ的论述也很丰富、客观。
个别回贴内容与LZ贴子的主旨背道而驰了。
合适自己即为好!
TOP
117#

反戴着钢盔,直嚷道:好啊!好啊!爸爸我也要…,呵呵。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2-08-18 08:37:25
TOP
118#

原帖由 ray_ji 于 2012-8-11 18:01:00 发表
后面两点可以,但资金规模不好说。

视HIFI为一生追求,老婆不娶孩子不生,卖了房子买音响,租房子发烧也行。

舍不得钱的,烧三五千都觉得脑袋有毛病。
不发烧的正常人都这么认为。轻微发烧的适当追加还可以理解,高烧到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就是真有毛病了。
TOP
119#

原帖由 神农 于 2012-8-18 10:56:00 发表
原帖由 ray_ji 于 2012-8-11 18:01:00 发表
后面两点可以,但资金规模不好说。

视HIFI为一生追求,老婆不娶孩子不生,卖了房子买音响,租房子发烧也行。

舍不得钱的,烧三五千都觉得脑袋有毛病。
不发烧的正常人都这么认为。轻微发烧的适当追加还可以理解,高烧到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就是真有毛病了。

赞!
自以为是的,基本不清醒自己的规模,烧到人不人鬼不鬼的,也就满口糊话了。
那是真的有病了,还怕别人不知道他有病。
TOP
120#

嘲笑你的行为,但不涉及人格;说你“反戴”,不信把音源下的大理石撤掉,K20三颗直接放在架子上再试,出现怎样情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