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2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相遇EMT 980 CD机(谈五台专业机的自我聆听感觉、第18页兼聊日系... [复制链接]

查看: 206233|回复: 232
131#

我的脚印其实很简单,冒着闭门造车的危险,屡屡去触及那些有着记忆沉淀的器材,而后疯狂地去了解它、感知它,并尽量还原它原来的辉煌。然后就义无反顾地陷入其中,享受其中,甚至意淫其中,呵呵。
TOP
132#

但是对于其被众多烧友标称为的珠峰----西电,我自感能力、财力、精力都是不可能去追求的。而被周围好友称之为固执的ALTEC迷恋,则倒是在我可以能所及的范围,庆幸庆幸。
TOP
133#

自然和音色是其强项,那怕是DCS在这方面都无优势,不止是你会喜欢
TOP
134#

我想就音色问题说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在发烧友中间谈起音色往往指器材的音色,其实还应包括还原唱片信息之后的声音音色(非失真),举例:在播放邓丽君歌曲中,甲器材声音“甜味”重,乙器材声音“显得嫩”,丙器材声音“清淡”;而在播放蔡琴歌曲时,可能会是:甲器材声音成熟一些,乙器材声音年亲少许,丙器材声音磁性点,凡此等等无可非议;然而我们在还原某些唱片中是否注意过,演奏者或歌唱者固有的音色统一性问题,比如:海菲兹在使用二把不同名琴时的“海菲兹音色”,李赫特在使用“斯坦威”和“雅马哈”时的“李赫特音色”,米开朗杰里在演奏德彪西和肖邦时不变的“米开朗杰里音色”;另外他们在诠释作品时为体现作品的情感与思想而使乐器发出不同音色,为此再譬如,表现贝多芬粗狂、英雄般气质就会出现碰撞而出的挺拔金属声,反映莫扎特天使般的歌唱则会用细腻的手法演奏出清纯、圆润、阳光的色彩,并且唱片中的这种信息与录音公司、录音工程师、制作人等环节无实质性关系(非音效性)。故此我的看法是二中内涵不同的音色应该是我们的器材必须具备的。
TOP
135#

赞成67070兄的见解,这又是另外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如何去表现不同的演绎风格、人(演奏人)器(乐器)一体的个性表现。
TOP
136#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11-5 9:21:00 发表
我想就音色问题说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在发烧友中间谈起音色往往指器材的音色,其实还应包括还原唱片信息之后的声音音色(非失真),举例:在播放邓丽君歌曲中,甲器材声音“甜味”重,乙器材声音“显得嫩”,丙器材声音“清淡”;而在播放蔡琴歌曲时,可能会是:甲器材声音成熟一些,乙器材声音年亲少许,丙器材声音磁性点,凡此等等无可非议;然而我们在还原某些唱片中是否注意过,演奏者或歌唱者固有的音色统一性问题,比如:海菲

顶,音色是指发声体的本质
TOP
137#

谢谢二位同好的认可,我在现实中谈起此问题经常碰壁,偶遇佳贴欣然说上几句,打扰了。
TOP
138#

佳帖不敢当,每每开帖只是希望多些共鸣和讨论,谢谢。
TOP
139#

cd机的音源越新越好,升频后更好。sacd最好!

喜欢一种东西是可以的

但绝不代表整个世界,

喜欢和爱的本质其实就是偏执
体会身体内在的天籁之声!这是终极的发烧!
TOP
140#

原帖由 静听天地 于 2011-11-6 6:41:00 发表
cd机的音源越新越好,升频后更好。sacd最好!

喜欢一种东西是可以的

但绝不代表整个世界,

喜欢和爱的本质其实就是偏执

哈哈,兄弟的观点已经证明了偏执一说了,玩笑玩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