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425262728293031» / 1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为什么要玩黑胶?》---与黑胶相关的交流话题 [复制链接]

查看: 260478|回复: 1101
271#

原帖由 JWang 于 2011-8-23 9:50:00 发表
首先,可以做到100kHz的唱头很多,大致二千美元以上的很多都可以。
我这里都是用数据来讲的。先看人家专业录的。其图是Stereophile中摘出的。你可自己看。如果有的人看不懂,别来问我,我没这个心思来解释。因为看不懂人就只会乱喳呼。
[img]http://stereo.bbs.net/upload/2011062161eb6078000000759c.jpg/_/noise.jpg?e1


我並不是在此爭論,  並不是很多二千美元以上的唱頭以做到100kHz, 例如Clearaudio, KoetsuZYX高價唱頭中的確能上達100KHz, Allaerts MC2 Formula One 甚致達到150KHz, 除此之外, 就是身價9250美元的Dynavector XV-1t , 所有Ortofon的唱, 包括 MC A90在內都沒法達到70KHz, Benz LP S Class也只有10-50 KHz的頻率, 10,890.00美元的LYRA Olympos 也是10-50 KHz
我也是美國Stereophile長期訂户多年, 主編JohnAtkinson說他發現大部份的商業黑片都只能伸展至35KHz
TOP
272#

闲聊PK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八先生 最后编辑于 2011-08-23 16:22:50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替苍生说人话!
鸟声、虫声、核桃声轻声入耳,
花事、鱼事、葫芦事诸事关心。
lp-33@hotmail.com
TOP
273#

各位先生晚上好。

       请问:各位“数字老大”,真实的乐器最高能达到多少KHz,最底能达到多少Hz?最先进录音用的麦克风,最高能录下多少Khz、最底多少Hz?

      如此类推,乐器........录音器材........母带......制作.......刻模.......钢模.......压碟......唱片........播放系统.......到我们的耳朵可承受声波频率范围,各位知道是怎样一个过程和具体数据范围吗?
      多少Khz、Hz,能反映一段音乐内容的复合频率和信息量吗?

      30Khz以上的频率有谁能听得到?假如30Khz以上的频率人耳无法听到,您们现在讨论的40K、50K.......100K的数字游戏有实际意义吗?这些数据放在科研上就可以,放在音乐上就行不通;音乐最终也不是通过人耳审核。世界上有仪器能正确测量出一段音乐的总体数据吗?以上这些问题大家还是想想吧!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08-23 21:05:37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74#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1-8-23 11:56:00 发表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11-8-23 11:26:00 发表
CD唱片上本来没有的东西,超采样升频处理的结果,与原始数据还是有差异的,有“美化”声音的嫌疑……

这要分开两方面来理解。
数字记录的方式是0和1,模拟是连续的。
打个比方,要用阶梯来还原一个正弦波信号,那阶梯最多,就越接近模拟的正弦波,
这就是数/模转换的原理,在这里比特流和超

据我了解,CD的音频波形还原并不是由想象中的阶梯组并出来的,理论上只要有两个采样点就可以完美还原了。用示波器观察CD输出的20KHz高频波形,你就能明白这不是蒙人的鬼话。低于20KHz的频率会多于两个以上采样点,但是,其实同样也是只要有两个采样点就“够”了。
采样频率的高低,决定高频还原的极限可达到什么频率,仅此而已。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75#

决定玩音响之前,先亮出自己的《听力检验报告》!
我为什么玩黑胶?
喜欢!一切数据在此二字面前,都是零蛋!
TOP
276#

对于一个有理性的人来说,仅仅是喜欢二字太肤浅了。
既然唱片上标有stereo,我就以身历其境为标准,其他的神马都是浮云。
喜欢黑胶,就是因为他比CD更身历其境。
TOP
277#

松说的CD还原信号的方式是正确的。中低频的波形可以完美还原,跟模拟信号没有区别。但是否能完美还原20KHz以下的高频波形,这个我不清楚。

杰是靠想象说的,很多数字技术外行这样臆想,包括几年前的我。
逗你玩儿
TOP
278#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1-8-23 21:36:00 发表
对于一个有理性的人来说,仅仅是喜欢二字太肤浅了。
既然唱片上标有stereo,我就以身历其境为标准,其他的神马都是浮云。
喜欢黑胶,就是因为他比CD更身历其境。

我听音响都是随意而为,与理性不沾边!肤浅好呀!这世界上复杂的东东太多了。
还是LZ的故事讲得好听!活色生香、逸趣盎然、生动受用!
请LZ继续!
TOP
27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JWang 最后编辑于 2011-08-24 11:19:02
http://blog.sina.com.cn/jimwangny
TOP
280#

回复 249# 名琴LP 的帖子

原帖由 名琴LP 于 2011-8-23 9:05:00 发表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1-8-23 0:44:00 发表
我在广州,万众老师那年是来看白天鹅音展及参加168网友聚会的,顺道来了我家。

当时我也在场,不过在上海西湖肥妹兄家听到的海飞兹CD唱片实在太牛了,一点也不干。


您好名琴兄。这套海菲芝套装是很后期发行的CD,品质就更差了;头版的CD已经很差,再、再版就不用说了。

名琴兄您说的我也相信!除非那套系统是加重味精,或可视为生产声音出来的系统。

这台1021 CD去年代理给我用了十多天(45岁后的烧友,操作这台CD会很头痛),声音不合适我,后来还给代理了。老兄可用一套很平衡的系统,用DCS CD机做音源,重新听这套CD;听完CD后,再听头版黑胶,您就能体会到我说什么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08-24 19:19:49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