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晶莹通透、空气感十足的高音效果应该是录音制作的造假产物。 [复制链接]

查看: 12653|回复: 65
1#
听现场音乐、听现场录音,一般都听不到清晰细致、飘渺入云的高音,说明了什么?说明真实的现场下,高音虽然存在但不出众,因为高音乐器的基频并不高,泛音是很难听到的。而录音室进行音效制作时,正是将这种难以捕捉的泛音放大推高,形成了录音室作品的高音表现有一种近乎异常的“完美的空气感”,而这种虚假的完美既满足了发烧友的听音要求,反过来促使音箱设计师在设计HIFI音箱时不断下功夫去将这种“空气感”呈现出来,于是各种极品材料的高音单元就出现了。
听过ATC的SCM10、SCM20,雨后的老款P3,一瞥而过的某款3/5A,它们的高音表现在听感上都很含蓄真实;这种含蓄下的高音美在今天的HIFI产品上基本消失了。
当然,虚假的高音同样充满了美感,也能满足大部分发烧友的听音感觉,有错吗?没有错!只是不够真实而已。
哈哈,说错了,请别拍砖头,扔番茄就可以了。
最后编辑老石 最后编辑于 2011-02-28 23:26:21
分享 转发
TOP
2#

可惜你不是在录音室里 站在和录音mic一样的位置和高度听,你听现场是几米几十米外的乐器当然是一团一团的
TOP
3#

音响器材只是在还原录音当时的环境,并非还原你听到的所谓的现场音
除非你拿的CD片,是故意在乐队几米几十米外的观众席上录音的
很奇怪很多所谓老烧,根本没去理解CD片录音的过程和内容,就拿所谓现场听感对比,不知道比的是什么?
TOP
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5#

JAZZTAN说得有点道理,前年我在维也纳的时候,在金色大厅,我特意换了几个不同的位置听。

坐在乐池上方的二楼包厢听,声音明显要比二楼后排和一楼中排高频晶莹通透,但空气感和温润感是后排好,因为中高频经过长途传输衰减了,乐池上方直达声比较多,强奏的时候甚至略觉压迫和冲。

有机会和拉图尔商量一下,站在指挥位置给我听一会儿。
TOP
6#

啥也不舍得扔了,经常听小提琴,反正那个泛音和空气感比音响丰富而活生。
TOP
7#

回复 3# jazztan 的帖子

这个要顶
TOP
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功夫茶65 最后编辑于 2011-02-28 23:03:23
TOP
9#

还真不了解,请多多指教
TOP
10#

一直都不知道是如何录音,直到看到某张cd的书册里有一张现场录音的图片,才看到麦原来是这样摆的。
《常见疾病治病解说》最实用的家庭医生
http://daniel115.taobao.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