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718192021222324 / 2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对一些碟片的感受...... [复制链接]

查看: 104759|回复: 236
19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淘宝小店:http://roseknight-gao.taobao.com/
TOP
192#

原帖由 roseknight_gao 于 2011-1-26 12:26:00 发表
天神前辈客气了,我很尊敬您,最近几天我在留心您的帖子,我发现但凡有人寻问 您都会在能力范围内提供
谢谢兄台的肯定和推荐,欢迎多交流!你推荐的碟片我会多留意的。
TOP
193#

推荐3张MA唱片,记得以前也推荐过,帖子已经找不到了。以下引用一段日本MA唱片公司的简介:
MA Recordings

质量一直是M.A老板Todd Garfinkle的坚持,因为Todd Garfinkle认为音乐是没有藩篱的,M.A采用的原单点麦克风现场直刻录音技术,以自然的声音为准则,非常重视录音的真实性。M.A按曲目大小、演奏者多寡来决定录音地点,例如,教堂及演奏厅。M.A的录音自然而丰润,音场深厚,动态宽幅强大,经常处于音响器材能够承受的临界点。M.A的录音采用直刻录音的方式,不经过任何均衡器、衰减器、滤波器……等会影响声音的器材,鉴听工作则使用Stax静电耳机。M.A对质量的坚持就是要带给聆听者更接近现场感觉。

自从1988年M.A在日本成立以来,不断发行的各种原创音乐,M.A的触角也延伸到了像是南西伯利亚和马其顿这些较为独特且鲜为人知的音乐类型。丰富的细节,真实又浮凸的音像,低失真的动态范围,透明且一尘不染,都是M.A所致力追求的。如果你知道Todd Garfinkle在录音时所使用的器材(如dcs A/D convertor、cardas线材、crystal线材、B&K microphone…),你就会知道M.A有多发烧了。

我推荐的3张碟片分别是:蒋婷的琵琶独奏、中东色彩的敲击乐、大提琴伴奏的人声爵士乐。个人认为MA唱片的录音特色是立体感强,形体感不会特别厚壮,电平稍偏低,中高频特别细致,低频收放快,有点像线材中的丝带或晶彩的特点。音乐性也不错,蒋婷这琵琶录得特别真实,我很喜欢深夜听,特别是里面的《霸王卸甲》,弹奏得细腻、朴实,不愠不火,很有东方人的风格;至于那张敲击乐,虽然听得不多,但作为认识一下当地的敲击乐器也很不错,音质也棒;那张爵士乐,就比较有名了,一把醇厚的女声+一个韧性十足的大提琴,简简单单的哼唱,如同在面前演唱一般,特别适合非斗机派好好享受。
DSC00568G.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7 12:42:33 上传)

DSC00568G.jpg

DSC00527G.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7 12:42:33 上传)

DSC00527G.jpg

DSC01765G.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7 12:42:33 上传)

DSC01765G.jpg

TOP
194#

好贴,要狂顶的
TOP
195#

昨晚兴致勃勃去逛唱片店,在店里兜转了一个晚上,竟然发现没碟可买!琳琅满目的碟片,竟然都是旧瓶新装,毫无新意!什么新录音、新制式、新压片,都是在炒隔夜饭菜……呜呼!最后买了一张老易的《发烧碟15》LPCD-M2就打道回府……
TOP
196#

ddddddd
TOP
197#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1-1-13 10:55: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anybody888 于 2011-1-12 18:06:00 发表
听了你的描述,看来你并不懂音乐!!你只会听听音乐的感管刺激,而不会对音乐怎生联想,因为心中无物的人,他是不会怎生联想的,真正会听音乐的人,他必须具有......

的确如比,大多数发烧友我看来都是EQ和IQ极高之人,一些所谓“音乐人士”就不要发什么“专家言论”了,我们那个年代搞音乐的人都是学不了数理化才去走偏门弄个工作糊口罢了。。。就是许多音乐大师也是偏才之人,按世俗的观点就是“有点不正常”的人。。。呵呵。。。但大师的作品问什么流传百世,我想大师的脑细胞只为音乐而生。。。他的作品除了表达他的思想外,音符还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听起来就是舒服。。。呵呵。。。
器材对表现音乐功不可没,要不然大师为什么要用高级的演奏器材,朗朗演奏的钢琴我想不会才几千元吧!呵呵。。。
TOP
198#

介绍一个我所听过最狂野的《图展》,由雷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JVC公司的XRCD2出版。《图展》对于发烧友来说,应该是非常熟悉的测试曲目了,无论你如何看待它,你是拿它来欣赏,还是拿它来斗机,无可否认,它都是烧友们耳熟能详的了。为什么说它狂野呢?因为我觉得这个版本的音质,比非XRCD2版更加火爆,又比RR版的来得直接而少修饰,你可以用粗野来形容它,但你不要忘记,它是几十年前的录音,而且在雷纳和芝加哥乐团这个黄金搭配下,无论演绎还是音效,都是一种保证!它的弦乐部分,是粗狂带火辣味的,它的铜管,是充满破金味的,它的敲击,是充满侵略性的,你的系统准备好了吗?我记得有一次,听过用德国蜚声PLUS100来重播,前端是某顶级黑胶盘,带动德国莱曼的前级+ASR旗舰四分体合并机(只作后级使用),那才叫震撼......
图展.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31 10:45:32 上传)

图展.jpg

图展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31 10:45:32 上传)

图展1.jpg

TOP
199#

胡德夫,你认识这个台湾音乐人吗?很多演唱名家,都是有他在背后支持,才得以发展,但是,他自己的声音,你听过没?这碟估计不容易找到,但只要你看到,请你务必试听一下,那是可以震撼心灵的声音!
DSC01352G.jpg (, 下载次数:4)

jpg(2011/1/31 10:49:58 上传)

DSC01352G.jpg

DSC01353G.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31 10:49:58 上传)

DSC01353G.jpg

TOP
200#

区瑞强,我们听着他的声音长大,从儿歌到民歌,再到后来的翻唱歌等等,他的声线,怎么听,你都不会觉得难听,问题是他早期的几张唱片,都有录音的问题,当年也存在争议,我就亲眼见到过,一对小音箱,在重播区瑞强当年那张专辑时,由于近咪录制的巨大起伏,其小低音单体竟然飞出体外而再也没有回来......现在的这张新专辑,虽然也面世好些年了,但个人认为录制比以前的精进,也相对对系统的压力减少了,不过,你聆听的时候,还是建议调整好音量,原来人声的动态也可以很大的......
DSC03029G.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31 11:03:00 上传)

DSC03029G.jpg

DSC03031G.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31 11:03:00 上传)

DSC03031G.jpg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