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2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那年…那月…那些音符“之1” [复制链接]

查看: 37625|回复: 288
181#

原帖由 雷笑天 于 2009-10-13 11:48:00 发表
小提琴《新疆之春》、《牧歌》、《梁祝》、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刘三姐》、《江姐》、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等等。当然,还有很多很多........
不知以上的作品算不算文艺界的“成

答案是肯定的!
《长征组歌》演出超过千场,看看“某”大型节目里的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一段的演唱和原唱无法比,离那种精神太远了,作品没看过也没听过就否定不好吧,还是回到那些“音”上吧。
20091012509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5:56:05 上传)

200910125091.jpg

20091012509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5:56:05 上传)

200910125090.jpg

20091012512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5:56:05 上传)

200910125120.jpg

20091012506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5:56:05 上传)

200910125064.jpg

20091012506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5:56:05 上传)

200910125065.jpg

20091012506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5:56:05 上传)

200910125066.jpg

20091012506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5:56:05 上传)

200910125067.jpg

200910125068.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5:56:05 上传)

200910125068.jpg

20091012506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5:56:05 上传)

200910125069.jpg

20091012509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5:56:05 上传)

200910125096.jpg

TOP
182#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
小提琴《新疆之春》、《牧歌》、《梁祝》、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刘三姐》、《江姐》、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等等。当然,还有很多很多........
不知以上的作品算不算文艺界的“成 [/quote]
再来几个
20091012509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6:04:56 上传)

200910125099.jpg

20091012510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6:04:56 上传)

200910125101.jpg

20091012510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6:04:56 上传)

200910125102.jpg

20091012510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6:04:56 上传)

200910125103.jpg

20091012510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6:04:56 上传)

200910125109.jpg

20091012511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6:04:56 上传)

200910125110.jpg

20091012511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6:04:56 上传)

200910125111.jpg

20091012511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6:04:56 上传)

200910125112.jpg

20091012511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6:04:56 上传)

200910125119.jpg

20091012512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6:04:56 上传)

200910125122.jpg

TOP
183#

当然,怀疑那时候的环境,并非居于肯定目前的环境。
目前虽然相对有一定空间,但是却遭到前所未有的物质冲击和艺术虚无主义的冲击。

最适合描述这段时间的艺术尤其是文学的一个词是,伪现实主义。
说到音乐,如雷兄提到的小提琴《新疆之春》、《牧歌》、《梁祝》等,这些当然是影响很大的作品。但是从音乐创作来讲,陈其钢不可能再像陈钢那样写作。陈钢的写作是独立的,脱离一个大环境的独立创作。陈其钢则不是,陈其钢的写作,自觉地将自己定位在一个21世纪的大环境中,他的写作是在巴托克之后写作,是在梅西安之后写作,因此他写的东西是这样子的。大家都知道,现代音乐是很难想贝多芬作品那样深入大众的。但是作为陈其刚这样的作者,他只能将自放到整个音乐发展史当中来写作,观念与技术与世界大体同步。这与闭关锁国时期的陈钢绝然不同。因此,也不可能有梁祝那样的出现。这个主能从音乐史角度来分析其原因。
TOP
184#

对何谓“伪现实主义”,我确实不懂。请原谅我的愚昧,再说,音乐也不是我的专业,仅仅是业余爱好而已。
不过,我记得那个年代,为了突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都强调并要求创作人员要深入工厂、田头、营房去体验生活,所创作出来的作品算不算“现实主义”?
其实,我就是一个“伪发烧友”!
TOP
185#

原帖由 burt5177 于 2009-10-13 15:56:00 发表
原帖由 雷笑天 于 2009-10-13 11:48:00 发表
小提琴《新疆之春》、《牧歌》、《梁祝》、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刘三姐》、《江姐》、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等等。当然,还有很多很多........
不知以上的作品算不算文艺界的“成

答案是肯定的!
《长征组歌》演出超过千场,看看“某”大型节目里的长征组

是的,《长征组歌》最佳版本莫过于照片所示版本。(我认为)当时的主要演员:耿莲凤、贾世俊、王克正、马玉涛等的演出是多么的富裕激情以及对作品理解的到位。
到了后面几批人的演唱,可能他们的演唱技巧更高了,但已经没有了作品应有的韵味和激情。如你所说,总缺少了点什么,想来想去,缺少的就一个字——魂!
《长征组歌》.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3 18:08:38 上传)

《长征组歌》.jpg

其实,我就是一个“伪发烧友”!
TOP
186#

讨论有益

   社会环境与艺术品产生的关系,决不是对应关系,其复杂性和众说纷纭历来如此。做为一种认识和探究在理论界也是众说纷呈。
  在作协与剧协的时候,几个当地颇有成就的“作家”曾整夜抽着烟在很长一段时间议论如何“不朽”。
   砍兄的思索亦是同一问题。首先,陈其钢的作品从技巧上远高于陈刚,这一点,我是确认的。但是否艺术价值也高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个艺术价值究竟如评价。是市场认同吗?否!因为周杰伦的市场远大于马勒。其艺术生命力要远低的多。那么,怎么去判断。
    1、艺术品的个性及其涵盖的共性之深广。梁祝交响手段住何的作品未及虽嫩,但它旋律之个性独特鲜明,其整章之描述及抒情所代表的民族美感的共性,是陈其刚任何一部作品不具备的。
    2、时间的考验,这也是一重要的依据。虽则陈其刚的作品时间尚短,不能依此条做断,但经过半个世纪后,能否有与梁祝相等的作品。恐难预见。但届时梁祝依旧。是可以预见的。
在G弦上……
TOP
187#

雷兄,伪现实主义说的主要是指文学。打个比方,一部农村题材小说,说到县长下田地视察,被一农民愤怒扇耳光。县长不动声色。这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实。这就是伪现实主义。愚蠢的作者,去巴结zf,非常可怜。不惜歪曲现实,迎合所谓的z旋律。

万兄说50年后依然有人听梁祝,未必有人听陈其钢。我觉得很可能。
但是,陈其钢、陈钢两人,哪个是马勒,哪个是周杰伦就不好说。我觉得陈钢还不如周杰伦,周杰伦至少能代表华人流行音乐的潮流,陈钢只不过侥幸加入一个创作组,有了一部冠名于己的作品。
TOP
188#

薛伟17日深圳演梁祝,深圳的一帮朋友都会去,我也会去。
很不喜欢这部作品,不过还是想去看看。
TOP
189#

本欲继续,被LP叫停吃饭。再续。

    陈其钢的作品听的不多,但很喜欢。梁祝也不是很喜欢,但应给予应有的地位。“它是有地位的。”
   二位陈都不是马勒亦不是周杰仑。周杰伦一人能代表华人流行音乐的潮流?不会吧,华人流行音乐的潮流这些年可是你方唱罢我方唱,我都暈了。
   梁祝作者署名问题俺极不感兴趣。即使有一天换成王刚,对梁祝在民族音乐上的贡献也没什么影响。只是暴露一下人性之贪,功利之弊。

    说到此,俺倒觉的,金钱至上,物欲横流,诚如砍柴兄所言的“物质主义与艺术虚无主义的冲击”才是比贪穷、时代环境更凶恶的艺术精神刽子手。这个美丽,让人追逐的妖怪常常吸干了人们的灵魂而令人不觉。甚至还高呼万岁。
    物质的贫穷令人生畏,灵魂的贫穷同样可怕。
    身外的压制令人反感,思想的自我囚禁更加黑暗。
在G弦上……
TOP
190#

原帖由 上山砍柴 于 2009-10-13 19:10:00 发表
薛伟17日深圳演梁祝,深圳的一帮朋友都会去,我也会去。
很不喜欢这部作品,不过还是想去看看。

《梁祝》是我以前最熟悉同时也是我自以为理解了的一部作品,有一次我请俞丽拿老师来演奏《梁祝》听俞老师边演奏边讲解的时候,我才知道《梁祝》里有很多我不知道的细节,我把总谱仔仔细细地研究了一番,有很多细节录音里是表现不出来的。
薛伟老师的《梁祝》很不错,有一张DVD是他给学生上大师班课曲目就是《梁祝》,而听课的不是专业的学生而是外交部的有关人士。我手里有薛伟老师送我他出版的十几张唱片,由国外出版的也有国内出版的。
好好听听这部作品你一定会爱上“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