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627282930313233» / 7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交有什么深刻的呀?! [复制链接]

查看: 75191|回复: 763
291#

呵呵,你有什么好批判的,就那么一点坏心,而且还经常故意挖几个坑,假装一本正经地谈音乐,其实是引诱不明就里的人往坑里跳,你自己躲在一边坏笑。再说你的帖子,除了那些专注于谈论个人感受的,其它的我也没认真读。在网上逛这么多年了,有件事儿学明白了,凡是那些谈音乐时把这个学、那个学都扯进来的帖,最好躲远点,因为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看明白,当初发帖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不扯点什么学进来不是不够深X嘛。读这类贴你说不是白浪费感情嘛。我不是说你的贴是这样的,我是说有这种可能而已,这个也不是批判你,更多的是自我反思吧。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9-20 8:10:00 发表
所以我只听让我感到舒服的音乐,碰见马老师这种故做深沉但听后并不觉得深沉只觉得闹得慌的音乐就起了嘲笑的坏心——我敬请大家批判,尤其是QSYD兄的批判。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09-09-20 13:56:41
TOP
292#

原帖由 亚河 于 2009-9-19 17:16:00 发表
如果探讨生死就是深刻,那么,对于没怎么考虑过这个问题的,可以把探讨者的探讨当作深刻。
问题是,如果在探讨者中某探讨者的探讨确实狭隘、浅薄,那么,某探讨者的探讨哪来的深刻?  


原帖由 马晓乐 于 2009-9-20 1:15:00 发表
探讨的基础就是没有问题的答案,既然没有答案,凭什么说马勒的探讨就狭隘,浅薄了?恰恰相反,马勒在音乐上对这个命题的探讨至少拓宽了道路,而拓宽道路怎么能被说成狭隘?  


原帖由 马晓乐 于 2009-9-20 1:20:00 发表
如果你觉得马勒探讨这个命题狭隘了,是不是侬个也要像马勒那样搞个无所不包的交响曲,大编织的来探讨一下这个命题才觉得深刻呢,哈哈,而这些马勒早尝试了,并且其尝试在今天却被你们诟病。所以你今天不同意马勒,而现在你对这个问题的心态何尝不是马勒当初对其交响曲和世界关系的心态。


马勒是篡曲儿的,咱们是听曲儿的,半斤八两,兴趣不同而已。

俺前面说的是如果探讨生死问题,探讨者中某探讨者的探讨确实狭隘、浅薄,而不是探讨命题的狭隘,更不是比谁去搞个什么曲儿,请勿来回偷换概念,而且俺对篡曲儿一点也不感冒,每个人吃饭的家伙儿是不一样的。

作为生死问题的探讨者,不分种族、民族、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大家一律平等。 在本探讨者面前,小马的探讨无疑是狭隘、浅薄的,还不及老文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另外,对于生死问题,你自己探讨了吗?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293#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09-9-20 2:26:00 发表
这也太冤枉人了吧?!敢问俺哪句脏话了啊???

一来呢,俺确实没特指什么人,指的是现象,对吧?“”里的话也不是阁下原话吧?“XX的音乐”则更是泛指,“屁话”只是味道不大好,“脏”倒不见得;阁下貌似未及51岁,人在中年嘛,离着俺说的“晚年”也还早着呢,何苦来哉~~~
二来呢,为了避免误会,俺还特意回避掉“傻瓜”“傻冒”“傻子”......这类可能扎眼的词语,而是谨慎地用个小“X”来替代,语境还是“当大家...”。要说够厚道了吧?
到头来居然还是遭到某些同志跳起来横加罪责!即便被这么冤枉,俺们都不肯说一句脏话。

哎,人间正道是沧桑啊......  



谢谢指教,我原以为“屁话”“傻x”都是脏话呢,原来在您的尊口里都是干净话呀!!!
我可以把这两个词用于您身上吗?
最后编辑wangfeng202 最后编辑于 2009-09-20 15:27:01
TOP
294#

原帖由 亚河 于 2009-9-20 15:0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亚河 于 2009-9-19 17:16:00 发表
如果探讨生死就是深刻,那么,对于没怎么考虑过这个问题的,可以把探讨者的探讨当作深刻。
问题是,如果在探讨者中某探讨者的探讨确实狭隘、浅薄,那么,某探讨者的探讨哪来的深刻?  


原帖由 马晓乐 于 2009-9-20 1:15:00 发表
探讨的基础就


嗯,倒也谈不上偷换概念。存在问题(的探讨)当然不狭隘,而且从根本上说用狭隘这些词汇来修饰存在这种本身不找边际的词语就已经是一堆混账话了。其次马勒的探讨也不见得狭隘,巴赫,莫扎特,贝多芬都是人格统一的人,其音乐如果有一种外延的指涉,那到马勒这里完全走了一个相反的方向,是内省的关照,谁又能保证这条路上没有风景呐。一而再,再而三的关照内心,最后就像一个自闭的人一样,被旁人看来便是狭隘,是病态,但马勒也没告诉所有听众要自闭到死,而稍微不那么偏激的听众都应该想到从马勒这种内省中突围,而马勒的音乐中也不缺乏这些叫人突围的元素,其中对自然的美的描摹,对天国的虔诚等等都是启迪生活得元素,而且诸位可以从头到尾听一下,到底马勒的交响曲是呻吟多还是真诚的温暖多?马勒有狂躁,但就拿第一交响曲而言,真正反复呻吟到底能有多少,看看马勒当时创作第一时候的标题:第一乐章:无尽春日,第二乐章百花的一章,第三乐章满帆前进,第四就是猎人葬礼,第五是地狱到天堂,马勒之复杂需要个人本身从他的作品中获得最大的启迪而已。马勒有无穷无尽的诠释空间。马勒作品对20世纪后来的音乐具有的影响力都可以证明其非但不狭隘,而且开启了一个新的维度。当然,所有人在探索的路上所做的努力都是有限的,倘若把这个有限等于狭隘可能也不对吧。

至于你所说的马勒是篡曲儿的,咱是听曲的,半斤八两,把你自己和一个再过两年即将逝世一个世纪的人放在一起有些阴风瑟瑟,呵呵。
TOP
295#

简单来讲,你可能认为马勒这种无病呻吟,毫无新意,软弱,可怜。。。就像没有建设性一般的狭隘。那马勒不仅仅是这些,马勒音乐也不仅仅只有呻吟。难道不是麽。
TOP
296#

生死问题,我进行了私人的探讨,不具有指导意义,并且这种探讨也从马勒的作品中受到一些启迪,生死都是淡淡的事情,挂了,给我演奏马二啊。哈哈哈。
TOP
297#

原帖由 马晓乐 于 2009-9-20 17:25:00 发表
嗯,倒也谈不上偷换概念。存在问题(的探讨)当然不狭隘,而且从根本上说用狭隘这些词汇来修饰存在这种本身不找边际的词语就已经是一堆混账话了。其次马勒的探讨也不见得狭隘,巴赫,莫扎特,贝多芬都是人格统一的人,其音乐如果有一种外延的指涉,那到马勒这里完全走了一个相反的方向,是内省的关照,谁又能保证这条路上没有风景呐。一而再,再而三的关照内心,最后就像一个自闭的人一样,被旁人看来便是狭隘,是病态,但马勒也没告诉所有听众要自闭到死,而稍微不那么偏激的听众都应该想到从马勒这种内省中突围,而马勒的音乐中也不缺乏这些叫人突围的元素,其中对自然的美的描摹,对天国的虔诚等等都是启迪生活得元素,而且诸位可以从头到尾听一下,到底马勒的交响曲是呻吟多还是真诚的温暖多?马勒有狂躁,但就拿第一交响曲而言,真正反复呻吟到底能有多少,看看马勒当时创作第一时候的标题:第一乐章:无尽春日,第二乐章百花的一章,第三乐章满帆前进,第四就是猎人葬礼,第五是地狱到天堂,马勒之复杂需要个人本身从他的作品中获得最大的启迪而已。马勒有无穷无尽的诠释空间。马勒作品对20世纪后来的音乐具有的影响力都可以证明其非但不狭隘,而且开启了一个新的维度。当然,所有人在探索的路上所做的努力都是有限的,倘若把这个有限等于狭隘可能也不对吧。

至于你所说的马勒是篡曲儿的,咱是听曲的,半斤八两,把你自己和一个再过两年即将逝世一个世纪的人放在一起有些阴风瑟瑟,呵呵。  

前一大段,还是风马牛不相及。俺是在评价马勒的生死观,如果你听出来了这方面的什么,烦你代言一下,也好讨论。

俺说的是“咱们是听曲儿的”,如果你不是作曲的,也包括你啊。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298#

是的啊,包括我喏,你一下子把我们和马勒拉的太近,不习惯,呵呵。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能为外人道不过一二,马勒的生死观我现在整理不出来啊,要整理马勒的生死观远比学习哲学家的生死观难,他没有文字,文字尚且不严谨,何况还是声音。
TOP
299#

回复 298# 马晓乐 的帖子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能为外人道不过一二"。

说得太好。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9-09-20 18:04:52
TOP
300#

原帖由 马晓乐 于 2009-9-20 17:34:00 发表
生死问题,我进行了私人的探讨,不具有指导意义,并且这种探讨也从马勒的作品中受到一些启迪,生死都是淡淡的事情,挂了,给我演奏马二啊。哈哈哈。

据说,马勒的深刻主要体现在对生死问题的苦苦探索,怎么“不具有指导意义”,呵呵。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