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听音响与听音乐会现场 [复制链接]

查看: 20309|回复: 111
71#

哈哈,拥有再天价的音响你总不会说:“我把柏林爱乐请回家了”吧?
平静的海和幸福的航行。。。
TOP
72#

其实两句话就可以概括这个帖子:
1、听音响和听音乐会是两种不同的体验。
2、它们是平等的,不能相互代替。
3、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活动。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

本质上音响技术是“留声”技术,后来有了“立体”声,多少具备了虚拟的能力,发展成了“HIFI”。

用音响听音乐比现场听得多两个环节:1、录音,就是把声音变为文件;2、回放,就是把文件重新变为声音。

很难说录音与回放哪个环节更复杂、更难,录音环节是由专业人士完成的,回放环节是由烧友自己完成的,没有回放环节就没有声音,用音响听音乐的过程就不能完成。所以说用音响听音乐其实烧友参与了音乐的制作。

烧友家里放出什么样的贝多芬包含了烧友自己对贝多芬的理解。

从这个角度看,听现场反而简单。
不求甚解,不拘小节
TOP
74#

我更强调听音响的个性和特点。
如果试过一个人在一间安静的听音室听一套HIEND器材,
那种感觉是与现场完全不同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5#

现场以演奏家为主,音响以听众为主。
现场好比农夫种菜,每一棵都是新鲜的;
音响就如食客点菜,选择与拒绝全由自己;
菜还是那些菜,主体不同了。
对比没有什么意义,求异存同最好,存同是指音乐的光芒是永恒的,求异就是不同的过程、需求与感受。
最后编辑时光车间 最后编辑于 2009-09-10 17:30:49
TOP
76#

录音和还原因为有缺损所以需要“艺术”或者“技术”来添加!
TOP
77#

公共场合和私人场合的干扰差别并不是影响欣赏音乐的主要问题,今年在国家大剧院和悉尼歌剧院分别听过几场,难免会有一些善意的不可避免的噪音,那是常有的事。因为这些就诟病现场就有点不好说了。我的理解,现场就像爱乐者的节日盛会,置身其中可获得真实的来自乐队和同场观众的共鸣感;平时在音响之前,那是个人空间的忘情陶醉,各得其乐。两者之间不可能取代之,而是相得益彰。
TOP
78#

很难两全的,坚持听音乐会,没法去就听音响罗。系统不要常换。 我还是偏好室内乐。前两天,台北某乐团来演出,贝七给演奏的惨不忍听,支离破碎,这样的现场不听也罢,去年新年,荷兰某乐团在东艺演出,名气够大,演出实在敷衍,这种现场不听也罢。周末去上交排练厅听不知名的音乐学院的学生演奏奏鸣曲,实在不错,这种现场常常该去!
TOP
79#

学习了各位大侠的观点。

菜鸟觉得,若纯从音响的角度来说,请S兄能否说说,多少级别的音响可以胜过现场?
若纯从音乐角度来说,菜鸟认为,一个mp3的音质其实可以得到音乐的大部分了。根本不需要5W级的设备。

我为什么喜欢现场呢?因为我喜欢看到他们在我面前演奏,我能等到他们在我眼前演奏,是我的福分呢。
S 兄,您说呢?
TOP
80#

我其实很怀疑那些大侠,没听过几场现场,抱着他们天价系统在那里---------
他们似乎不了解现场好在哪里?
是音质吗?是气氛吗?是演绎吗?

是,又都不是,而是,
我一直在寻找我能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而不是历史记忆翻阅者。

请Shinelb大侠接着我的话题聊聊呵!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9-09-11 04:37:1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