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爱乐感受!大家谈谈自己的把!! [复制链接]

查看: 20326|回复: 132
51#

两个一块来一对傻逼诺夫,看书本都没有看明白,不如把书直接抄到往网上,省着边看编写在这里蒙事了。
TOP
52#

回复 51# 小数点 的帖子

你除了骂街还有没有别的本事?请亮出你的观点,如果再这样——本人将不再理彩——我也不说难听话了。我已发过“示好”的一贴,这是最后一帖。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53#

呵呵,这帖子有意思。吵架就没意思。好像舒伯特也得了梅毒。我那本书上看到的评语是,那是“穷人病”
TOP
54#

15岁时听舒伯特的小夜曲泪水直流,音乐听到40岁,是再也找不着当初的感觉了。真是无语。
TOP
55#

原帖由 vadervader 于 2009-4-20 16:25:00 发表
老柴对俄罗斯这块土地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是俄罗斯音乐的宝贵资料。

绝不仅仅是俄罗斯,就连当代Hollywood那帮德奥系的徒子徒孙从老柴汲取灵感都不是一天两天了。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56#

回复 53# alma 的帖子

楼上大家都歇歇火......跑里主题拉,呵呵------佛教徒跑到基督徒面前喊真神不但无用,还会引发流血.....所以看见了互相关照下,学习好的就OK了
其实是这样,很多人的激情是会被消耗掉的...保持激情也个大问题啊?很多老乐迷现在听音乐很少有最初时候那种疯狂的感受了.....当了解很了很多冷静的去分析一切.....乐趣是否会减少很多?人还是需要一定感性和激情无推动维持的.
没有激情的艺术家是无法感染别人的,连创作作品都维持不了.大家还是多谈先多年 来听音乐的感受把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57#

我以前说过,我刚开始学习识谱,在钢琴上慢慢练习读谱,现在无法读总谱,复杂的钢琴作品读起来也比较吃力。但即使是如此,已经使我对以前听过、耳熟能详的钢琴作品在认识上大不一样了。前一两天回你的贴,我说过不识谱当然“不妨碍”欣赏音乐,但是谱会“提升”鉴赏的层次。不懂德语当然“不妨碍”欣赏巴赫,但如果你不懂德语,你能说某部音乐作品的德语歌词语法不及格吗?

人人都对音乐有感受,但“感受”是喜欢与不喜欢,青菜萝卜各有所好。但“及格不及格”,这是评判。我说的是,不读总谱,评判是毫无依据的。但这不影响一个人欣赏音乐和有所感受。提到节拍器,你恰好把我说的理解反了。我说的是批评演奏家、指挥家的速度之前,校验一下自己对速度的感觉有没有问题,是不是准确,而不是验证指挥家演奏家的速度。

我的回帖,针对性强了一点,但我没有人身攻击的意识,如果让你觉得如此,向你道歉!对大师的演绎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谈起音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放炮,几乎是每个爱乐人必走的一段路,呵呵。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4-20 15:00:00 发表
首先,我声明,我对Q大侠是敬重的——冲着您那么多译文-——不过,照您这么说,我们听音乐会时就该左手持节拍器,右手举乐谱了。我敬重您识谱,但我一点都不认为不识谱会影响“鉴赏”音乐的高度和深刻性——否则,不懂德语就无法听巴赫的康塔塔,或者,照前几天贾博士的看法,不懂意语,您还听什么歌剧——有资格吗?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09-04-20 19:55:07
TOP
58#

原帖由 天天_2003 于 2009-4-20 17:07:00 发表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09-4-20 12:08:00 发表
俺喜欢那些在有限的空间里发挥出无限想象力的艺术创造。
搞技术探索的东西听多了兴趣反而越来越淡了。再新奇的技术只是手段,往往很有意思,但其本身没什么可供大众欣赏的。能够以凝练简洁的手法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口中无”的东西才叫真正的天才。很多时候,玩儿技术未尝不是在掩饰自己灵感天赋的匮乏。

引用一则耳熟能详的花絮。当勃拉姆斯在给一位仰慕者签名时,写下的却是《蓝色多瑙河》中的几个小节,附言是“可


我记得我看到的版本好像不是这么说的……难道是我记错了


既然没人记错,就不占空间举证了~~~
最后编辑bodyheat 最后编辑于 2009-04-20 23:17:44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59#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09-4-20 20:4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天天_2003 于 2009-4-20 17:0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09-4-20 12:08:00 发表
俺喜欢那些在有限的空间里发挥出无限想象力的艺术创造。
搞技术探索的东西听多了兴趣反而越来越淡了。再新奇的技术只是手段,往往很有意思,但其本身没什么可供大众欣赏的。能够以凝练简洁的手法写出“

bodyheat兄不要误会,我并非有意和你抬杠,纯粹只是说我听说的版本和你不同而已,我并没有说你说的不对,也没有说我所记得的才是真实的历史情形,仅仅只是“不同”。
我听说的版本和你所说的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只是勃拉姆斯写下的那段话是这样的:啊哈,这可不是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写的!
原文可见莱布雷希特《音乐逸事》,三联书店,第213面。
TOP
60#

楼主文章做的好,只是白字偏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