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唱片购卖指南(最后更新:斯威特兰诺夫、斯托科夫斯基、小泽... [复制链接]

查看: 40541|回复: 117
51#

“EMI公司特意用最先进的ART技术重新制作发行了“克莱姆佩雷尔传奇”系列,音效非常优秀。”
这个太雷人了。
全民装浴霸!
TOP
52#


55.
卡拉扬 (Herbert von Karajan生于1908年4月5日----卒于1989年7月16日)

卡拉扬的指挥从外表上看的确能够给人以一种音乐美与形体美相结合的感觉,这主要应该指的是他的艺术风度,然而他给人印象最深的、最能震撼人们心灵的东西,还是他所指挥演奏出的音乐,卡拉扬所创造出的辉煌、雄伟、色彩变化丰富而又出奇的润泽的音响,能够使聆听它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一种异常完美的境界。

卡拉扬的指挥风格非常突出和富有特色,他的指挥十分富有激情,那种磅瞒的气势,往往能够使听众的内心产生出强烈的共鸣。在指挥抒情乐曲时,他在对音响力度的变化及音乐线条的勾划与控制上非常讲究,在对管弦乐队的音色处理上,他往往偏爱于流畅、圆润和透明的效果,他的指挥给人们带来的感觉是既有着细腻精致的效果,又有着完美动人的魅力,此外还有着宏伟壮观的气魄和精密严整的结构。

他的指挥动作洒脱大方,时而充满激情,时而又细腻精致。在指挥台上他经常闭目深思,使得乐队各声部之间达到了演奏室内乐般的默契。在他的领导下,柏林爱乐乐团展现出了一种有如金属般的亮色,被誉为卡拉扬“音响”。

卡拉扬是一个兴趣广泛,视野开阔的艺术 家,他始终将全面和完美作为自己的艺术目标,正像世界著名钢琴家伯尔曼所说的那样,“卡拉扬最卓越的优点就是力求做到完美无缺。”然而卡拉扬也并不是什么都真正的完美无缺,世界上许多评论家也曾针对他提出过许多看法,有人认为他指挥的乐曲人为的 果过于明显,缺少像伯姆那样的自然、质朴和清丽,对于他指挥的俄国作品,特别是柴科夫斯基的作品,有人认为距离作曲家的真正风格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尽管他一生很喜爱指挥这位俄国作曲家的作品,但如果将他指挥的演奏和姆拉文斯基指挥的演奏相比较的话,就会发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当然,作为德奥体系的指挥大师中的一员,他恐怕是最善于指挥这类作品的人了。
TOP
53#

对老卡。。。以上见解,可能有人认为说太好了。。。。需要补充点缺点,不特点把,呵呵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54#


56.
E.克莱伯(Erich Kleiber,1890—1956)

今天,人们在评论卡•克莱伯时,总是津津乐道地欣赏着他那异常高雅和深邃的艺术气质,然而这些优秀的音乐素质,实际上在作为父亲的埃•克莱伯身上,则体现得更为明显,埃•克莱伯在指挥时,给人的感觉是轻松、适度而毫不做作。从指挥风格上看,他是一位严谨、典雅、精致和细腻的指挥家,在对待作品的处理上,他既能够保持适当的理智,又能够赋予作品强烈的歌唱性。这些作为优秀指挥家的良好素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他那艰深而渊博的艺术修养和特殊的天赋,这种修养和天赋尤其对他出色地指挥歌剧作品,起到了极其有效果的作用。
TOP
55#


57.
C.克莱伯(Carlos Kleiber,1930~2004)

有的评论家认为卡•克莱伯是“给古老的交响乐焕发出新的生命的人物”。这种评论看起来是非常有根据的,卡•克莱伯在对莫扎特、贝多芬和勃拉姆斯这些古典作曲家的交响曲的演释有着许多新颖、独特而又富有成效的见解。有的评论家认为他在其中运用了几何学的原理,使这些古老的作品显现出清晰、整洁和明朗的效果。这种独具匠心的鲜明风格,在他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所录制的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的唱片中表显得极为充分,这张唱片曾是第一张给他带来巨大赞誉和使他从此名扬天下的唱片。

克莱伯的指挥风格和特点总的来说,他是一位非常富有修养的指挥家,他在指挥时,思路清晰敏捷,动作潇洒自如, 不但有着极高的准确性和深刻性,而且还带有着一些轻松幽默的气质和自然的意境,而且还带有着一些轻松幽默的气质和自然的意境,他在指挥时能够很好地把握住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使之能够得到十分恰到好处的结合。他指挥的音乐,人们能够从中感觉到如同大海一般的宽大和宏大的气势以及强烈而辉煌的色彩。他特别注意音乐的线条进行和色彩变化,对于莫扎特以来的古典主义作曲家的作品,他非常强调抒情性的体现与处理,使之被表现的极为清晰、温和、自然和流畅。而对于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他则不放过每一细小的环节,使之得到极其精确和细腻的处理。有人曾经说过:“卡•克莱伯指挥的音乐每一个音符都充满着活力,使听众能够从音乐中感到一种坚实的力量。”
TOP
56#


58.
库贝利克(RafaeI Kubelik,1914—1996)

库贝利克是老一辈指挥家中精力充沛式的人物。他那高雅的艺术趣味和极有吸引力的气质,一直是被后代的青年指挥家们奉为榜样的,而在专业素质上,他也是有着十分突出的特点的人物。他有着高度的艺术鉴赏力、敏锐的音乐感受力以及清晰明快、自然稳健的风格和特点,人们在聆听他指挥演奏的作品时,以上的特征便会随着音乐的进行而极其自然流畅地表现出来。大凡现代的指挥家们,一般都受到过托斯卡尼尼和富尔特文格勒的影响,有的偏重于前者,有的则倾向于后者,库贝利克在这方面也不例外,但从他的风格上来看,似乎更接近于富尔特文格勒。

他是一位“音乐性”很强的指挥家,有时常在指挥时表现出令人惊讶的主观即兴风格,甚至于在屡次指挥同一作品时很少有相同的时候。然而他指挥演奏出的音乐的那种流畅与雅致的特性,往往能够给人带来十分醒目的印象。当然也有的评论家认为他的指挥缺乏深度和强度,其实这也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罢了。
TOP
57#


59.
康德拉申(Kiril Kondrashin,1914—1981)

康德拉申是一位指挥才华出众和艺术鉴赏力极高的指挥家,他对于指挥艺术各方面的内容都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和细致的研究,并为此发表过许多著名的和有价值的论著。他的指挥不但技巧高超,而且还有着相当的深度,在训练乐队的方法上,他则有着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对待排练的问题上,他能够根据作品的难易程度和乐队掌握的情况,恰当地进行各声部的分部排练,这样通过细致的剖析工作来使作品达到织体清晰的处理和理想的音乐效果。
康德拉申的指挥风格是朴实、精确、全面和严谨。他十分强调将浪漫主义的抒情性和戏剧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一种精致完美的艺术境界。他在指挥时总是尽量避免表面上的过分激动和夸张的气氛,而是用一种简洁纯朴的方法,将管弦乐队的鲜明色彩性和宏伟气势表现出来。

康德拉申还有一个特长,就是他十分擅长于指挥协奏曲,他指挥演释的协奏曲以音乐层次鲜明、与独奏家合作默契而著称。
TOP
58#


60.
克纳佩兹布什(Hans Knappertsbusch,1888-1965)

克纳佩兹布什被称作“慢板指挥家”,风格厚重,强力具权威感,尤其对大型结构,具长线条旋律的作品最为擅长。但他的指挥手法并不固定,状态也不稳定,所以演绎水平相差很大,而且可能由于性格关系。与切利相反,他不喜欢排练。指挥有时主观即兴性太强,让人莫名其妙的忽重忽轻,骤快骤慢,还会有玩笑般的动作。一些讲求精神性的作品演起来偶有轻佻和油滑,不够严肃。布鲁克纳他录音数次,爱乐者更要细心挑选,谨慎为上。

克纳佩兹布什是最后一代旧德国指挥学派的代表人物。
TOP
59#

原帖由 zelenka 于 2009-3-13 19:56:00 发表

22.
切利比达克(Sergiu Celibidache 06/28/1912,罗马尼亚——08/15/1996,巴黎)

“慢,太慢!”这是许多人对其作品的第一印象,也是抱怨最多,疑惑最多的一点。其实切利早年,多的是速度奇快、火花迸射的青春化演绎。人到晚年,锋芒内敛,作品有了长者的宽宏仁厚,从容练达,速度自然放下来,这点较易理解。且有这一倾向的,决非切氏一人。快慢是相对的,单就技术角度

奇文啊,这是楼主自己写得吗?敬佩!
TOP
60#

Celi有“平常心”?!那谁还没有呢?这一点上文章作者未免太一厢情愿了。
不过,Celi拒绝指挥马勒,俺倒是要脱帽致敬。尽管以世俗的角度看,其态度过于言苛,但毫不妥协坚持古典审美原则的品格值得高度赞扬。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