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819202122232425» / 7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AT-F3IIMC唱头的情结 [复制链接]

查看: 206983|回复: 718
211#

说到侧压的调整,坊间有一种偏方,直到现在仍使用这种方法的也大有人在。
找一张单曲的LP,播放光滑(没有坑纹)的那一面,调整侧压,使唱臂的摆动相对稳定,既不往内跑、也不往外跑。
这种方法其实挺科学的,不过他所对应的是针尖的摩擦力,而正常播放唱片时,是针尖前端的两侧接触坑纹,针尖却是悬空的,有些牛头不对马嘴。
那是否一无所用呢?那也未必。
在相同的针压下,针尖与两侧的摩擦力相差不大,这只唱头的针压较低,其差别就更小了,这种方法为我们迅速找到侧压的基准提供了捷径,在这个基准上微调就会事半功倍了。
TOP
212#

原帖由 阿杰 于 2009-2-3 17:51:00 发表
原帖由 阿杰 于 2009-2-1 21:04:00 发表
关于你这支唱臂的改造方法,由于在论坛上用文字表达太复杂,我会制作几张图片加以说明,过几天等我搞好了再发上来吧。

唱臂的抗侧滑有很多形式,为了配合唱臂的改造,用PRO-JECT来示范。
力臂处于唱臂的后端,吊锤的重力拉动力臂向唱


带头先鼓掌!!!!

这个方法也是我曾经“设想”过的方法,这个方法比“类似钟表游丝”的方法科学很多,因为它是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而获得“精确的侧滑力补偿计算结果”的。不过它没有“类似钟表游丝”方式简单、方便和“可靠”。但是如果“摩擦系数”不知道的情况下,摩擦力就是未知数,“小吊锤”的质量(如垂直90度时)怎样确定?【力矩】(丝线固定在唱臂上的位置)又怎样选择确定?“摩擦系数”如果改变(如不同材质片基、或唱片上出现“不同信息密度”而引起摩擦系数改变时等等)又怎样去“自动适应”?丝线的“柔顺性”还会影响力臂的“可靠性”等等,等等………

当然,“努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最后是不是还得“无奈妥协”。(?)

不过,个人认为只要“努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无奈妥协”也就应该可以“忽略”了,特别是各方面表现已经达到“比较充分满意”的状态时。所以这个方法应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更精确的要求,就像人类留下的许多“猜想”(如【科德巴赫猜想】)一样,只好留给后人去解决了。(?)    

我们能不能“尽量”去解决呢??支架上安装足够“理想”的【小滑轮】可以基本解决丝线“柔顺性”引起的“可靠性”问题,至于其他问题,我感觉很难!!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13#

抗滑力是可以用电子针压计测量的

一般来讲有一种说法抗滑力是针压的十分之一,如果你的针压是1.5克,用针压计测量你的抗滑力就应该是0.15克,再结合听感来微调,就可以89不离10老,我曾经测量过类似象你这种没有抗滑力调整的低端唱机,有的是厂家本来就给你做好了固定的抗滑力,可以不用去管了,还有象以前俺们玩的歌德的一个老唱头,厂家要求就是抗滑力为0,很奇怪吧?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214#


K版初四晚到松兄家,当晚进行了很好的交流,K版提出来的改进方式松兄通过细致的调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TOP
215#

昨晚到场试听,简直目瞪口呆,改善之大令人难以置信!
TOP
216#


昨晚上,与我同去的还有阳朔的一位韩烧,听到松兄的MC唱头已调至到最好状态,韩烧特意点了一张邓丽君在香港依丽沙帕体育馆演唱会LP碟,听着她其中的一首《梅花》,忽然深受感动,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意识形态挂帅的时代,但是“梅花,梅花,满天下…”几个字开始流泄而出时,那种甜美,平静,呢喃,低语,轻唤…使人心平静气,不知不觉中,歌词走到了“巍巍的大中华”,猛然发现时早已经是气势十足,这中间的转折实在不可思议,先抑后扬在无形中,到结尾时已忍不住热泪盈眶,其中的两个词都没能够唱出,韩烧听着听着为她真实演唱而掉泪。
TOP
217#

1、邓氏嗓音富有磁性,要充分地表达出来,针的循迹能力非常讲究的,想不到松兄排除万难,坚决不换臂,声音照样来得很纯净,丽君声线表现多样,时而是醇厚(这点特性在调整后更能听明白,MC头能够很好地表达其中嗓音中最柔软的部份),时而又轻婉,时而又脆快清冽,时而又高亢豪迈,时而又带特殊的沙哑声,众多的声线随曲风和情感的不同而运用自如,声线运用水平之高在所有歌手中独一无二.在这对小小书架箱里表现无遗!
2.颤音自然而动听(音箱的速度及瞬态特现,具松兄谈到,惠威的带式高音频率特性高达40K),用其它的碟听其他歌手唱歌时也喜欢用颤音,但有些过于做作(如童丽的声音就属于此)。丽君的颤音纯属是科学的气息控制自然带出,她并不象童丽样要特意地把嗓音拉长来突出效果。
3.尾音自然上翘,是邓氏歌曲的独门特征。昨晚放了一首邓丽君谁来爱我,还有一些尾音竟然能唱出回声的效果,最明显的如" 你照亮我的心"中一句“你的眼睛,默默含情"的情字带有绵长的拖音,有回音的效果,余音绕梁三日.
4.转音的处理技巧极为高超,悠扬而动听,如"多少黎明多少黄昏"中的一句"却没有,却没有你的音讯",你二个"没"字的转音相信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唱出.
5.感情运用得当,民歌小调的轻松俏皮,情歌的深情,眷恋,彷徨,欢欣,期盼,羞涩等均表达得恰如其分,在香港依丽沙帕体育馆演唱会LP碟里面的几首英文快歌的热情劲爆,演歌的舒缓缠绵。该欢快时欢快,该甜美时甜美,该悲伤时悲伤。甜歌固然是丽君的一大特长,而悲伤歌曲她唱得也同样无人能及,如"如果没有你""我问我自己""酒醉的探戈"等歌曲真正唱出了刻骨铭心的心痛和悲伤,其他人唱类似的歌给人的感觉就是在听歌,在松兄家听哪张邓丽君在香港依丽沙帕体育馆演唱会的时候仿佛是在听一段故事,一段感情的倾诉,是用歌声表达出的心声。
鉴于松兄知名度较高,一般的话不会乱说,昨天试探性地问了下松大,你却得LP不错吧,松大不得不说:“我承认在某些方面LP已超过了CD”。
TOP
218#


接下来试听奚秀兰大地回春唱片

自当天晚上又换上秀兰兄弟送给松兄的大地回春LP唱片,MC播放出来的她的声音和MM头又有不少区别,音质更自然、通透,声音密度更大,音场更开阔、大气,中低频非常之延伸到位而有弹性。相比之下,MM头显得单薄了,声音有点“紧”,音场小。
MC唱头的魅力在于各频段的密度很高,听感上感觉有力有形体有重量有肉(尤其是历史录音)。
TOP
219#

哈哈!!联系昨晚的“现场交谈”,相信这些是发自名琴内心的感受。名琴兄的文采确实不错,文章和帖子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与吸引力,所以通常会有较高的“点击率”,这是好事!论坛需要具有亲和力与吸引力的好文章、好帖子,包括精彩的“吹水”。这里提个小小意见:就是给人感觉夸张手法用得“滥”了些吧,让读者琢磨不透“夸张”的“程度”。这样下去,久而久之,亲和力与吸引力就会下降的哦。所以真诚希望名琴兄要时刻把握“分寸”,“过滤”用词,运用好“夸张手法”的“度”与“量”,让读者“心中有底”!!!!这样才会长久不衰地立足于论坛并获得众多“掌声”。

话不一定好听,心意却一定是真诚的,请不要计较我的直言,俗话说:苦口良药。同时期待名琴更多的精彩文章(包括精彩吹水)。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9-02-04 23:10:56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20#

原帖由 名琴LP 于 2009-2-4 21:01:00 发表

接下来试听奚秀兰大地回春唱片

自当天晚上又换上秀兰兄弟送给松兄的大地回春LP唱片,MC播放出来的她的声音和MM头又有不少区别,音质更自然、通透,声音密度更大,音场更开阔、大气,中低频非常之延伸到位而有弹性。相比之下,MM头显得单薄了,声音有点“紧”,音场小。
MC唱头的


呵呵!名琴LP兄引用溪秀兰的图片最好注明出处哦。

松兄说的对……

“春节”期间本来有意再去听听的……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