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2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好多人放不好DG的唱片? [复制链接]

查看: 40806|回复: 238
181#

回复:为什么好多人放不好DG的唱片?

如果單純爲了音響效果而忽視了音樂的本質我想可能就是捨本逐末了。這話無疑是正確的,但似乎不應該安在DG頭上,DECCA更合適,RCA和MERCURY也不離譜的。君不見這幾家都是TAS榜單的寵兒嗎?在很長一段時間DG唯一上榜的大概就是伯恩斯坦指揮的歌劇卡門了,飛利浦也是如此。這兩家公司恰恰是被硬體發燒友認爲最不注重錄音的,DECCA才是他們的首選,RCA和MERCURY也是。在我看來,DG和飛利浦才是把還原音樂的本質放在第一位的,爲了音樂的整體效果他們是不惜犧牲局部HIFI效果的,聽聽阿卡爾多在DG和EMI分別錄製的帕格尼尼小提琴協奏曲就可以感覺到DG的獨奏小提琴並不突出,不像EMI的錄音獨奏小提琴完全淩駕於樂隊之上,但任何一個經常出入音樂廳的人都會認爲DG的錄音更接近現場的效果。當然DG的錄音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黃金時代的類比錄音都非常厚實,整體的音樂性都非常好,在任何器材播放都不錯。新近的數碼錄音開始HIFI起來,對器材的整體平衡性確實是個考驗,但也並沒有單純爲了音響效果而忽視了音樂的本質。DG錄音總體的做法依然是爲了讓音樂“好聽”,進而打動人。這與威爾金森的錄音雖好但很難打動人恰成鮮明的對比。如果僅僅是因爲DG的某位藝術家不合自己的口味就說成是單純爲了音響效果而忽視了音樂的本質就更加站不住腳了。衆所周知,DG的簽約藝術家水平之高是公認的,全球兩隻超級樂團,柏林和維也納都在其旗下,別的就不說了。
至於有人喜歡老錄音,這也無可厚非,就像有人現在依然喜歡黑白攝影一樣,都是個人愛好,但要說老錄音強於現在的新錄音就不太客觀了。新老演繹可以見仁見智,但就錄音而言,無論在動態對比、音場縱深、聚焦定位及細節表現方面,新的數碼錄音都遠在老類比錄音之上。
旅途中,胡寫幾句,目的是爲了交流,如有得罪,請原諒。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182#

回复: 为什么好多人放不好DG的唱片?

原帖由 potrain 于 2008-9-29 23:18:00 发表
原帖由 远去的山庄 于 2008-9-29 3:06:00 发表
另外,个人感觉,DG录的碟商业味比较重。艺术的气息不够浓烈,强于表现自我。有点象香港的英皇集团。不知有无人认同?


很是认同,我手上DG的东西就相当少,主要原因是95年之前DG的制作CD制作水准个人认为相当糟糕,而卡拉扬和博恩斯坦两位大师作为DG在80年代的顶粱柱先后去世造成DG


ARCHIEV不错哦
Aerofoam 吸声海绵 可代替3m Thinsulate 新雪丽,美国Auralex
taobao:http://micro-new.taobao.com/
weibo:http://weibo.com/asdffx
TOP
183#

回复: 为什么好多人放不好DG的唱片?

肖邦兄说的有道理哦,有很多硬件发烧友,也许器材几十万,但家里古典唱片没几张,发烧碟和口水歌一大堆,一辈子也没进过音乐厅,还经常在那里大吹特吹,真搞笑哦。
我不和你比懒,除非你懒的理我。
TOP
184#

回复 181F chopin 的帖子

                            同是DG和飞利浦的FANS怎能不顶???
TOP
185#

回复 174F potrain 的帖子

                回这位老大,个人觉得撑起飞利浦半边天的不是莫扎特全集,是美艺三重奏、意大利四重奏等重量级的室内乐演绎的大量优秀作品,至今谈室内乐谁能避开飞利浦
TOP
186#

回复:为什么好多人放不好DG的唱片?

还有圣马丁,马里纳,格鲁米欧,布伦德尔(名单不再列举)等等一批大师级演奏家在支撑飞利浦。。。
TOP
187#

回复:为什么好多人放不好DG的唱片?

  第一你的认可,唱片重放是灌头音乐。这个灌头制作可以好些差些,甜些淡些。你的口味喜那一种並非大是大非。DG、E1M、飞利蒲、迪卡都有高中低价版。DG重整体、重平衡是公认的。楼主这帖有意义,调整音响,用耒参考平衡度确实不错。至于谁家好过谁家,又是无大碍的话题。闲聊聊而已。
在G弦上……
TOP
188#

回复:为什么好多人放不好DG的唱片?

DG 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也有用众多大师,在这一点上可能无出其右。
但是录音质量从总体比例上来说不能称得上出色。也不像Decca,EMI等公司拥有一批可以载入史册的录音师。要说平衡自然,Hyperion, Decca, Philps是我自己比较喜欢的音色。

4D也不是张张都好,很多也是味精加多了,穆特那张,天下哪有那么大的小提琴,呵呵。
TOP
189#

回复:为什么好多人放不好DG的唱片?

那是铁扇公主用的小提琴, 要用的时候从嘴里吐出来, 大,大,大!

奇怪的是穆特那碟的问题在燃在烧的天朗上问题暴露出来, 但在我的系统上很"好听", 我的DY可以"播好"更多的碟.
逗你玩儿
TOP
190#

回复: 为什么好多人放不好DG的唱片?

原帖由 垂钓 于 2008-9-30 18:36:00 发表
                回这位老大,个人觉得撑起飞利浦半边天的不是莫扎特全集,是美艺三重奏、意大利四重奏等重量级的室内乐演绎的大量优秀作品,至今谈室内乐谁能避开飞利浦   


莫扎特全集对于PHILIPS只是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就如同概念车一样.我最喜欢的是美艺三重奏,还有布蓝得尔,格罗米欧还有谢林.
在我比较推崇的钢琴演奏家中排前两位的,不分先后的是鲁宾斯坦和霍洛维茨,前者的rca出的11张肖邦知道现在都是我最推崇的刚琴录音,也是听的频率最高的.在以色列的告别的演奏会也是很能打动人的录音.后者在早期跟他家老丈人一起合作的老柴单声道录音是我最喜欢的老柴版本之一.在DG的一张在莫斯科的演奏会也是相当不错的片子.这种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录音是千载难逢的,完全是上天的恩赐.在我羡慕中排第三的那些中有一位是很特别的,那就是我十分喜欢的布兰德尔,他的MOZART是我最喜欢的,MOZART的协奏和奏鳴曲的演绎中我想也只有老布能在工整中透出莫的灵气,老霍的演奏在早期只是工整工整再工整,到了晚年终于晤出了点感觉,只弹MOZART了,可惜廉颇老屹....其他的一些大师如PHILIPS有不少录音的阿劳,李和特还有内田光子都吃了一个大亏,而且他们永远都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来弥补,就是他们都不是德奥血统的传人,(哈哈,想想老外唱黄土高坡就知道有多滑稽了)老布至少还是在欧洲出生的(应该是捷克人,后来到了奥地利,至少人家还是离老莫的老家比较近的),大家的演绎基本上都是很有特点的,但是有个性的都容易偏离作曲家的本意,太刻板的又没了灵气,老布相对来说是比较尊重原意的,而且在演奏中透露出一丝丝的灵气,大家注意比较下几个版本就会感觉到老布对乐句之间的休止符的处理还有触键的手法就知道其高明之处了.在这里没有贬低其他音乐家的意思,大家各有千秋,我只是说说我的感受.
再来说说可爱的格罗米欧,还是拿我最熟悉的MOZART说事,全集中的版本还是不错的,尽管没有太辉煌的感觉,但是也还是水准之上的版本,要说我能记得住的M的小提琴作品的版本我还真一时说不上有比他牛的,印象中有个版本还是不错的,米尔斯坦在EMI的录音中的一个版本比较有印象,其他的就不好说了.
谢林就不多说了,BACH的作品他的演奏就是权威,至少我现在还真想不起有哪个版本能让我有那种全面超越的感觉,精致的对位流畅的韵率让人无法抵抗,大卫父子的那DG大荷花版本也是比较牛的,基本上跟这版本有一拼,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老谢的版本,先入为主吗,大卫父子还是回家拉老柴吧.海飞丝的版本也是可圈可点的,但是BACH在我心中似乎不是他老人家的样子呀,没办法,您还是回家拉老柴拉博拉母丝还有门德尔松吧,那些版本应该很难有人完全超越.在我心中谢林就是BACH的化身,不过有一点让我遗憾,好象除了BACH的这作品外对谢林我基本上没什么印象了,汗.....(为我自己汗)
伟大的PHILIPS! 向你致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