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复制链接]

查看: 16905|回复: 69
11#

回复: 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尘封的记忆,中国田园诗人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肖邦夜曲。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

回复: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到现在为止,俺也不太会听《夜曲》,就曲目本身而言,美得不用说!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13#

回复: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阿劳的肖邦,俺实在喜欢不起来!
TOP
14#

回复: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我喜欢肯普夫的贝多芬、阿劳的德彪西!
我心中只有感恩,平凡而充满乐趣的人生。
TOP
15#

回复: 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原帖由 swann 于 2008-8-29 8:51:00 发表
阿劳的肖邦,俺实在喜欢不起来!


同感,纯正有鲁宾斯坦,沙龙有佛朗索瓦。阿劳弄出来的具有严格逻辑的夜曲,只能让人敬畏,而说纯正太牵强了点,一个混迹高卢的波兰人哪里会写这样的音乐?
TOP
16#

回复: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先把那个波兰人抛开,阿劳带给我们的是何其高雅、从容、深情的夜曲啊!不过,俺也是在不断的聆听、比较、再聆听、比较后,才欣赏到阿劳的妙处,继而深深陶醉,正如维克兄所言,一杯干红!
但是,也象楼上说的,阿劳的萧邦,除了夜曲外,其他的似乎还不能全盘接受,呵呵,还看以后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17#

回复: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楼主真是知音啊!
Arrau的夜曲是我最喜欢的版本。听Arrau的感觉就是每一个乐句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Rubinstein在有些地方就是互弄过去(没有贬低Rubinstein的意思,我是Rubinstein的忠实fans)。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让我觉得比较好笑的事情:
前些天一个朋友和我说起曲子的思想内涵的问题,我说对我而言任何曲子都只有喜欢和不喜欢之分,从来不关注是不是有思想。他说,喜欢不喜欢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感觉。
牛b!连喜欢不喜欢都要自己强加给自己,我活的还真无聊
TOP
18#

回复 17F reverie 的帖子

音乐是听,感,受组成。首先是喜欢听,如果不喜欢听,那就什么都没有了。感指的是感觉声音带给我们的喜,怒,哀,乐。受指的是由这些感觉带给人的反思。听是基础,感和受是上层建筑。没有喜欢什么都没有。但出了喜欢还是喜欢,没有其它的,那也就是了,是了。
TOP
19#

回复: 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8-8-29 4:47:00 发表


波利尼之前好象没有哪位意大利钢琴家尝试过肖邦夜曲全集。波利尼也老了,一生辉煌之极而归于平淡。因此他的肖邦犹如随手弹来,音色稍带冰冷,宛如漫漫长空的明月,不食一点人间烟火。波利尼出身于时尚之都米兰的一个建筑家庭,他的演奏较为现代前卫。他营造出的音响效果比

我是憋足了劲等他的平均律啦:)
TOP
20#

回复: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阿劳的肖邦夜曲境界孤绝,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也是最不像肖邦的(至少是我心目中的肖邦)。演奏肖邦最重要的特质是敏感,而非多愁善感。前者是天生的,后者是强加的。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