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314151617181920» / 8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 [复制链接]

查看: 579175|回复: 819
161#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7-11-9 23:12:00 发表
所以有些差一点的系统, 在硬调的环境里, 声音反而会被美化吧?;P


这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兄弟既然说了,我就站出来支持一个。
这的确是大实话!但是,大实话很容易就“得罪”了太多的人。因此感觉“如今现在眼皮下”还不是说大实话的时候吧。?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62#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关于声象聚焦定位的问题,个人认为:一个听音环境里,用声音来自那里的反射声多少来完全解释声象聚焦及定位,是非常错误的。

同样的环境,同样的箱子和摆位,不同的CD或功率放大器,就有不同的声象定位表现,这现象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63#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有时候,我们仅仅换了条电源线,或者信号线,声象聚焦及定位的表现就发生了明显改变。难道说:其余器材包括环境都不变的时候,各点的反射就改变了吗?这显然不是!
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大家说说。
大家不说,或者不想关心,我也没有必要说了,不然有人又说我只会空谈理论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64#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松香味兄:关于"声像"的远近,我有个另类的解释: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声源离我们的距离不同,所听到的音色是不同的,人们就根据不同的音色判断距离,只要录音师把音色准确的录下来,我们就能分辨音场的距离了.
TOP
165#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原帖由 szlghyj 于 2007-11-22 11:54:00 发表
松香味兄:关于"声像"的远近,我有个另类的解释: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声源离我们的距离不同,所听到的音色是不同的,人们就根据不同的音色判断距离,只要录音师把音色准确的录下来,我们就能分辨音场的距离了......


对的!!但这只还是感观上的认识。
理论总是来源于实践,而且是由科学家们用更科学的方法去实践,并从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科学规律,以数学的方式来表达,得到相关的定理、定律。如果一谈理论,就认定是空洞的,没有实践根据的,那么,可以认为他还不知道该怎样去“实践”吧。?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66#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首先声明我无意针对任何个人。而且并非专谈理论。只是应用某些结论分析声音扩散或吸收的原理和现象。尽管自己努力地去“深入浅出”,可能仍然有一定的理解难度,谢谢理解!
戴维斯夫妇(Don& Carolyn Davis)是《音响系统工程》(Sound System Engineering)这本书的作者。这书被称为音响圣经,几乎是每一个外国研究音响的人必读之物。我引述他书内这一段:“具有数学和物理学的知识,是实质上了解音响工程学的必要条件。对这两种科学认识越深,越能使你跨越从感觉上所得到的意念,而达到用科学来引证事实。

著名音响家占士摩亚曾经说过:‘在音响学中,任何在表面看来很明显的事情,通常都是错误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67#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记得是在前年什么时候吧,?我曾经发过一个帖子,是关于综合性地讨论音响系统的内容吧。?里面就曾经说过:空气是我们最熟悉的、传播声音的良好“导体”(介质);但是它又是声音的“低通滤波器”(大致就是这个意义)。所以它(空气)是不能绝对平衡地传播声音的。

由于不同频率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候,被吸收的能量不一样;频率越高,被吸收得越多。频率越低,被吸收得越少。它的效果就象一个声音的“低通滤波器”,所以我们从小就不知不觉地获得了判断声音远近距离的“经验”并牢固地寄存在我们的大脑里。

科学家们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实际的测量,得到了在不同距离(包括不同气象条件等)下各种不同频率衰减的数据,把这些不同距离、不同气象条件等下得到的不同频率衰减的量用数学方法归纳表达,就得到了不同频率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的衰减规律。衰减量的单位是贝尔。由于贝尔的单位太大,所以我们通常就以分贝表示。

正如szlghyj兄所说,人类判断声音(源)的远近距离,不是依靠声音的大小,而是依靠各种不同频率衰减的情况(我们固定的经验)来判断的。

所以,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
中高频比较多的系统,声音(声象)就前冲;
频响平衡的系统,声场就和谐自然;
中高频比较暗淡的系统,声音(声象)就感觉较远,如同音乐厅堂后排的效果,甚至更有过之。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68#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声场(声象)的远近我们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那么声场(声象)的宽度和立体空间上的高低定位,又是怎么回事呢?它与扩散、反射、吸收,有关系吗?
欢迎讨论。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69#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还有我们外耳的形状也是很有意思的,为什么它不是平面,圆形,方形.而是由许多复杂抛物面组成?这与判断声源上下左右前后有密切关系.(瞎猜的):lol :lol
TOP
170#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松香味兄你看我俩的发帖时分秒.我正想说高低与外耳有关.
最后编辑szlghyj 最后编辑于 2007-11-22 16:58:1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