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数码味'根本只是一个媒体词, 而且还是SNOB得厉害的高保真圈子杂志上发明出来的. 其出处很模糊,应用者也是胡里胡涂.
LZ提到了闪存. 闪存作为将来的万能信息储存媒体已经没有任何疑问. CD机其实还是'模拟'机器.CD本身是个模拟媒体, 它的读取归根到底是一个AD过程.(虽然错误率很小因为使用了特定的错误纠正码,而这个密码本身也很占地方, CD容量基本上一半是用来记录它的...)而闪存是真正的全数字记录/读取.
我坚信,(一年前就发过贴子说明)随着电脑的IO周边的外延化(现在的无线键盘和MOUSE就是例子)和操作系统的分配式功能(目前WINDOWS的USER就是一个不成熟的功能, 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一个SESION供几个IO使用)进一步发展, 由一个电脑作为中央储存/控制中心, 全家庭式的数字系统终将结束所有目前的娱乐硬件.
核心概念是格式跟着软件解码走,而不跟着硬件走. 如同我们在电脑里用万能媒体播放机可以播放各种格式的视频节目.
具体到音频格式, 其实现在所有的格式争论都是无意义的,只是处于商业利益. 面对一个闪存, 你要怎样定义编码都可以, 你只要给出一个软件(解码器)来执行你认为最好的编码就行.好比现在APE,FLAC等等. 没有人愚蠢到觉得APE也要出个机器,FLAC再出一个. 这对SACD,DVDA都是一样的.主要问题还是一个: 软件制造商怎样在新形式下保证自己的利益而决定继续供应软件. 我觉得现在的古典音乐的软件制作已经到了基本上死亡的地步.这其实是一个更加应该引起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