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复制链接]

查看: 26559|回复: 185
61#

回复: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一群高人!佩服!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TOP
62#

回复: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楼主我并不是批评你说什么是错的,而是你的态度。。你不能因为你所在行业目前很先进就否定了其他行业。你熟悉特种加工吗?你熟悉陶瓷轴承吗?你熟悉精密及超精密加工吗,你熟悉气浮轴承吗,你熟悉多级无刷马达吗。?

不要以为机械简单。机械复杂到有很多计算机解决不了的事情。比如我说的震动的处理。你靠计算机永远得不到一个完美的设计。
TOP
63#

回复: 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原帖由 tallicaboy 于 2007-8-29 12:49:00 发表
哎。。。成本高=复杂?成本低=简单?


我说的是:开发成本。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64#

回复: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那好,开发成本高就等于复杂?开发成本低就等于简单?何况,你知道人家的开发成本么?那么你觉得设计一台光刻机需要多少钱呢?你觉得设计无刷马达需要多少钱呢?你觉得设计机床用电主轴需要多少钱呢?你觉得设计一套超高精度导轨需要多少钱呢?你觉得设计不用温补矫正的床身需要多少钱呢?你觉得设计硬盘上的机械结构需要多少钱呢?你觉的。。。太多了。。这些东西都不是学生就可以设计得。搞新片的有了idea就可以拿去layout。。如果成功也许就是很先进的东西。可是搞机械的,尤其是高精度机械的。。一个大学生是不可能完成的。。一套普通的机械设计手册就有6册,每册1200页厚。这还只是通用的。专门的一套超精密加工手册有两册,每册1400页厚。。其它的专业手册更是数不胜数。。这就是区别。高端的机械需要考虑的东西远比你设计个芯片要多。一个普通的3级减速机的计算说明书就能达到100页厚。。。这还只是课程设计。。
TOP
65#

回复: 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原帖由 后街男孩 于 2007-8-29 0:16:00 发表
比如,现在国内有人能把十多集连续剧压缩到一张DVD碟片上,用一般的DVD机不用通过特别的解压方式就能正常播放该碟片。但正规厂商是不会这么做的,这就是市场规律。
同理,DVD的容量是CD的十倍,但软件商会把它装满吗......


<越狱>一张DVD上的长度能让人受不了. 用的应该是同样的技术. 但绝对清晰啊.
TOP
66#

回复: 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原帖由 tallicaboy 于 2007-8-29 13:05:00 发表
楼主我并不是批评你说什么是错的,而是你的态度。。你不能因为你所在行业目前很先进就否定了其他行业。你熟悉特种加工吗?你熟悉陶瓷轴承吗?你熟悉精密及超精密加工吗,你熟悉气浮轴承吗,你熟悉多级无刷马达吗。?......


可能您误解了。我干的行当不是EE。不过我现在所在的公司EE、ME、CS、GEO等等专业的人才都需要(基本上来讲,凡是工程类的专业都要,或许您已经猜到是哪个公司了);每个部门我都去参观过。我哪敢否定其他行业?每个专业都有大牛啊。不过,每个专业里面的不同的project,难度总是有区别的。具体到音响来讲,DAC和ADC的芯片设计要做到无懈可击的话真的很难的,不单是工艺,最核心的是idea;而Mechanical Engineering,工艺的主导成分大一些——我这里无意比较两个不同的行业,也不是说谁更高贵一些。我只是说我的感受是电路那一块更加费神一些,并且这不是我随便想出来的。

当然,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行当有难度,这很正常。因为术业有专攻,你对它理解深刻了,自然就知道其中的难点所在。

您提到震动的处理对吧?我首先第一反应是:这可以写成一个优化的问题,对吗?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67#

回复: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可以理解为优化。但此优化非常复杂。方程都是非线性的,并且不同方程的参数之间还有互相的影响。机械震动的最基本结构就是弹簧+阻尼。这跟基本电路中的lc回路一样都是二阶相应。系统相应函数形形式是一样的。但是一个结构是由不同的零件组成的。比如lp唱盘就有唱头,唱壁,基座等零件。这些系统耦合起来的系统传递函数就非常复杂了。由于这个系统是闭环的,所以做有限元分析的时候迭代次数非常高。且因迭代的是无规则的波形,所以计算量巨大不说,精度也不高。这时候往往只能靠工程师聪明的大脑解决问题。你可以想象一堆lc回路串并联在一起给一个随机的大动态的宽频激励信号输出会是什么样?这个结果几乎只能测不能算。所以能做好唱壁的厂家无一不是具有多年经验的厂家,他们有很多工程上的“know how”是独家的。

工艺的编排在机械设计中是比较简单的一环。最复杂的就是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广泛运用于受力变形,最大应力,使用寿命以及震动领域,其中属震动的分析最为复杂。因为任何材料都具有疲劳极限。这个疲劳极限往往是在震动下体现出来的。对于这些方面要求较小的结构,往往参照现成的图纸。这些在机械设计手册里面都有。可以说,没有机械设计手册,任何机械工程师什么都干不了。这样的话雇一个大本毕业的学生就好。但是对于复杂的问题就需要有研究背景的人。
TOP
68#

回复: 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原帖由 tallicaboy 于 2007-8-29 14:08:00 发表
可以理解为优化。但此优化非常复杂。方程都是非线性的,并且不同方程的参数之间还有互相的影响。机械震动的最基本结构就是弹簧+阻尼。这跟基本电路中的lc回路一样都是二阶相应。系统相应函数形形式是一样的。但是一个结构是由不同的零件组成的。比如lp唱盘就有唱头,唱壁,基座等零件。这些系统耦合起来的系统传递函数就非常复杂了。由于这个系统是闭环的,所以做有限元分析的时候迭代次数非常高。且因迭代的是无规则的波形,所以计算量巨大不说,精度也不高。这时候往往只能靠工程师聪明的大脑解决问题。你可以想象一堆lc回路串并联在一起给一个随机的大动态的宽频激励信号输出会是什么样?这个结果几乎只能测不能算。所以能做好唱壁的厂家无一不是具有多年经验的厂家,他们有很多工程上的“know how”是独家的。

工艺的编排在机械设计中是比较简单的一环。最复杂的就是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广泛运用于受力变形,最大应力,使用寿命以及震动领域,其中属震动的分析最为复杂。因为任何材料都具有疲劳极限。这个疲劳极限往往是在震动下体现出来的。对于这些方面要求较小的结构,往往参照现成的图纸。这些在机械设计手册里面都有。可以说,没有机械设计手册,任何机械工程师什么都干不了。这样的话雇一个大本毕业的学生就好。但是对于复杂的问题就需要有研究背景的人。


FEM来弄vibration analysis,或许case by case来讲会清楚一些。我觉得对mesh的分法做些优化,精度或许没改善,但计算量是可以减少的。但由于FEM的特点是其精度不能无限提高,mesh的个数达到一定程度之后mesh再多精度也不会提高,所以我觉得应该有比FEM更好的方法有待开发——我不是专门干FEM的,只能说这么多了。不过说实话,除了UCSD之外,现在很多学校的计算机都不适合计算industrial size的问题。
最后编辑felixcat 最后编辑于 2007-08-29 14:39:47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69#

回复: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请教.自然界的声音是方波的吗?
TOP
70#

回复: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只要材料以及介质存在阻尼,就不可能存在方波。方波是能量上的跃迁,目前人类只在量子领域发现过这种现象,但控制困难,无法按照要求时间精确控制其响应时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