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复制链接]

查看: 26574|回复: 185
51#

回复: 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原帖由 tallicaboy 于 2007-8-29 11:20:00 发表
还有,看看你这标题,主观上就认为搞数码的人比搞模拟的人厉害?你叫他回到100多年前发明个留声机试试?回到200年前发明个电话试试?科技进步是必然,但不能像你这题目这么说。按照你的理论,人的智商越进化越nb,以至于80多岁的老工程师就干不过20岁的小年轻数码工程师?搞数码的人一样必须学好模电。否则除了数学上的公式他们什么也干不了


哈哈我可从来没有这样暗示,这明显就是抬杠嘛;或者这只是您心中的想象而已——开个玩笑,请勿介意。

说实话,我从没见过只懂纯粹的数字电路或者只懂纯粹模拟电路的工程师。尤其是ADC和DAC,只懂数字电路或者只懂模拟电路都是设计不出来的。所以几乎所有的EE program里关于模拟集成电路的group一般都称为 “Analog & Mixed Signal”,就是这个道理。搞集成电路的,老工程师经验丰富调起来很快,公司抢着要;但也不要小瞧年轻人啊,您看看JSSC和TSC这些Journal上的paper,很多idea都是那些Phd student想出来的,并且那些idea都不只是有理论推导,并且还要拿去fabrication之后实测吻合才有可能发到那几本杂志上的。很多公司里的recruiter和project manager都时常留意着那几本顶级的杂志,看每期上都有哪些新人出现。

另:200年前有电话吗?最早的被承认是电话的设备出现在1849年(Antonio Meucci)。您说的是电报吧?
最后编辑felixcat 最后编辑于 2007-08-29 12:23:51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52#

回复: 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原帖由 tallicaboy 于 2007-8-29 11:46:00 发表
不要转移话题。我在批评你由主观得出的谬误


没转移话题。您说真空吸住的那一段不是为了讨论平坦的话题吗?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53#

回复: 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原帖由 tallicaboy 于 2007-8-29 11:40:00 发表
等方波能做到直上直下之后,你在讨论数字保真也不迟


对了,自然乐器(非电子乐器)有可以产生方波的吗?

按这样说法的话就几乎没有保真的尽头了,因为乐器除了发出声波之外,它上面的涂层物质或许还会有极其微弱的放射线,并且演奏者的体温多少也会传一点到乐器上,因此乐器还会发出红外线。人体绝对感受不到这些红外线之类的吗?不见得啊,或许坐在最前排的听众,他的感觉很灵敏,能够感受到他面前的演奏家因为精神高度集中体温上升的变化的。那么,到底我们应该如何为唱片的“保真”这个概念定一个标准和要求?我认为合理的要求是:搞定它所应该负责的频段即可。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54#

回复: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还是转移话题。解释一下你为何认为搞高端转盘的机械设计为何比数字简单的多?
TOP
55#

回复: 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原帖由 felixcat 于 2007-8-29 12:21:00 发表
原帖由 tallicaboy 于 2007-8-29 11:40:00 发表
等方波能做到直上直下之后,你在讨论数字保真也不迟


对了,自然乐器(非电子乐器)有可以产生方波的吗?

按这样说法的话就几乎没有保......


这些都是模拟信号啊。。。数字信号不是方的dac出来的模拟信号就不正确,虽然可以升频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升频可逆吗?
TOP
56#

回复: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大家的火气太大,学术归学术,不要咄咄逼人,说理就好,不要嘲笑别人的无知,人无完人,不可能认知整个世界,但是,要承认别人正确的东西,既不要抬杠...
TOP
57#

回复: 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原帖由 tallicaboy 于 2007-8-29 12:22:00 发表
还是转移话题。解释一下你为何认为搞高端转盘的机械设计为何比数字简单的多?


假如让我具体算个数字出来,我是做不到的。不过我这里有个可靠的小道消息可以作为一种“模糊的参考”:一家很出名的公司前段时间开发的某型号IC(非high performance),其开发所用成本足够把某些大家熟知的转盘厂子收购过来;另外还有一个参考:EE系的学生要练习设计简单的IC芯片(所谓简单,指的是只用几个三极管之类的那种规模),设计好了,layout画好了,要送去frabication。Frabication这一步,收费大概一块片子6万美元。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58#

回复: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无知不可怕


就怕不知为知之
TOP
59#

回复: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原子粒声”其实和“数码味”一样,仅仅是个“历史词汇”而已…………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0#

回复:还是发明非接触数码读取方式的人厉害啊

哎。。。成本高=复杂?成本低=简单?

拜托。。人家晶圆厂的机器多钱你知道么?里面的导轨多少钱你知道么?那种石英导轨的精度比顶级的lp强不到哪里去。还有啊。。。我告诉你,就那个转盘,同心度如果想达到1个微米这种精度,并且动平衡校准要在圆心的1/100毫米以内,1w6美金也做不来。。这还是生产成本,不是试制成本。你知道这个精度意味着什么么?意味着材料刚度足够就可以做提炼铀的离心机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