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古典闲情
松香味
johnleeh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07-7-21 23:02:00 发表曾经在我的系统上比较过丹拿和惠威的箱子,同为PP盆单元,声音特性还是迥然不同的.因为是和我的箱子比的,这里不想谈孰好孰坏.但声音是完全不同的.
胡敏强
原帖由 SMERT 于 2007-7-21 7:48:00 发表上面的这套的音色还应该是比较真实的,但丹拿箱子难推出众所周知的,受到201后级功率和声底的限制,声音会偏软一些,对付大作品声音的密度和动态不够。在音乐厅里面,铜管乐器的声音虽然嘹亮,但由于音乐厅的空间......
SMERT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07-7-22 16:59:00 发表有些道理,我也能够理解老兄的意思。的确如此,我们不能忽视录音的现场环境。一些单点录音非常“准确”地纪录了当时的现场,当时各乐器的距离、方位和环境空间。所以,我们在用音响听这些录音的时候,不能要求比较远距离的乐器有在身边相同的声压,我们不能要求远距离的乐器也跑到身边来,这样本来就在身边的乐器却没有了自己的位置,总不能让它们跑到身后去吧。不管是远距离的还是近距离的,都应该有相当恰当的现场距离感和空间感。远距离的乐器虽然没有在身边的声压,但却完全有在身边的气势和说服力,这大概就是场面的效果。我们当时听的是同一张唱片,但在我和安德生的系统上都没有出现那样的情况。铜管在乐队的最后方依然能够高亢有力,隔着录音环境的空间距离发出嘹亮辉煌的质感,没有软绵绵缩掉的感觉。
Real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07-7-24 0:12:00 发表有很多人会不自觉地把录音当中的现场环境当成自己家里的环境,这个误区比较大,虽然在发烧音响的范围误区多多,但是这个误区却需要特别指出,这是个会不会听,能不能听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清楚,何谈音响。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