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复制链接]

281#

回复: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单拿真的比较难玩得好,要玩好代价比较大。
音乐恒久远,一曲永留传!
TOP
282#

回复: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支持一下......玩丹拿的
TOP
283#

回复: 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丹拿的中低音扬声器单元大多数均采用P.M.K.聚丙烯云母振盆,他是在聚丙烯配方中添加适当比例的炭、以及云母材料制作而成,所以他仍然属于聚丙烯(PP)振盆类。

单元特性介绍资料:
5 聚丙烯单元

1976年BBC开发了这种材料用来替代BEXTRENE。因为它具有很强的自阻尼,设计恰当的聚丙烯单元无须作任何均衡,就可以在工作区获得平坦的响应。此外,其效率一般达到88~91dB,也是一大进步。
聚丙烯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材料,因为在组装扬声器时它对手工处理的要求最低----唯一的困难是要找到合适的黏合剂,这个问题在80年代初就解决了。
现在,从廉价的组合音响到一流的ProAc Response 3和Hales System 2 签名版的各种扬声器都使用聚丙烯单元。此类单元的最终品质主要取决于锥盆的形状以及聚丙烯配方中的添加材料。
优点:
如果设计正确,可以获得平坦的响应,很低的声染色,良好的脉冲响应,分频器可以很简单,效率高,分割振动出现缓慢。优质产品可以做到与最好的纸盆相当的透明度。
缺点:
还达不到由刚性锥盆单元和静电单元所设定的透明度标准。由于解析力的差异,许多聚丙烯中低音不能与流行的金属球顶高音很好地匹配。不适合做10英寸或更大的低音单元,这方面碳纤维应当会更胜任。
优质产品:
Scan-Speak 18W/8543 7″中低音(用于ProAc Response 3),可能是全世界最好的聚丙烯单元。
Dynaudio 17W-75 EXT 7″中低音(用于Hales System 2 签名版)。
Vifa P13WH-00-08 5.5"单元是另一个优胜者,特别适合做中音或mini监听箱用。它极其平坦的中频与平滑的2阶落降是独一无二的。


这样看来,丹拿焦点140的透明度、鲜活度略有不足就可以理解了,所以前面我同意SMERT兄说的:丹拿箱子需要配合比较透明、鲜活的功率放大器的观点。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07-21 22:06:16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84#

回复: 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说实在话,惠威的许多中低音扬声器单元如D系列、P系列、SS系列等,其中大多数单元就是采用P.M.K.聚丙烯云母振盆,或者PP聚丙烯振盆,声音相对比较“甜”。但是,采用PP聚丙烯振盆或者P.M.K.聚丙烯云母振盆或多或少就有了透明度、鲜活度略有不足的特点,自己适当“摩改”后是可以有些改善,要脱胎换骨恐怕不可能。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85#

回复: 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我为什么选择惠威的F系列的F5?因为F系列采用的是德国Kevlar/天然纤维超轻高强度一体化振膜-声音自然准确,透明鲜活,高分析力,充满活力和动态。这些虽然是厂家的广告词,到底是不是这样?自己对比就知道了。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07-21 23:01:04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86#

回复: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曾经在我的系统上比较过丹拿和惠威的箱子,同为PP盆单元,声音特性还是迥然不同的.因为是和我的箱子比的,这里不想谈孰好孰坏.但声音是完全不同的.
TOP
287#

回复: 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07-7-21 23:02:00 发表
曾经在我的系统上比较过丹拿和惠威的箱子,同为PP盆单元,声音特性还是迥然不同的.因为是和我的箱子比的,这里不想谈孰好孰坏.但声音是完全不同的.



此类单元的最终品质主要取决于锥盆的形状以及聚丙烯配方中的添加材料。

丹拿的中低音扬声器单元大多数均采用P.M.K.聚丙烯云母振盆,优于普通PP聚丙烯振盆。

你比较的惠威箱子可能是普通PP聚丙烯振盆,或者其他配方的PP聚丙烯振盆,声音不同是很正常的。

另外,口径、形状不同,特性区别也非常明显,小口径的相对反应速度快些,声音透明活跃些,…………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88#

回复: 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原帖由 SMERT 于 2007-7-21 7:48:00 发表
上面的这套的音色还应该是比较真实的,但丹拿箱子难推出众所周知的,受到201后级功率和声底的限制,声音会偏软一些,对付大作品声音的密度和动态不够。

在音乐厅里面,铜管乐器的声音虽然嘹亮,但由于音乐厅的空间......



有些道理,我也能够理解老兄的意思。的确如此,我们不能忽视录音的现场环境。一些单点录音非常“准确”地纪录了当时的现场,当时各乐器的距离、方位和环境空间。所以,我们在用音响听这些录音的时候,不能要求比较远距离的乐器有在身边相同的声压,我们不能要求远距离的乐器也跑到身边来,这样本来就在身边的乐器却没有了自己的位置,总不能让它们跑到身后去吧。不管是远距离的还是近距离的,都应该有相当恰当的现场距离感和空间感。远距离的乐器虽然没有在身边的声压,但却完全有在身边的气势和说服力,这大概就是场面的效果。
我们当时听的是同一张唱片,但在我和安德生的系统上都没有出现那样的情况。铜管在乐队的最后方依然能够高亢有力,隔着录音环境的空间距离发出嘹亮辉煌的质感,没有软绵绵缩掉的感觉。
最后编辑胡敏强 最后编辑于 2007-07-22 21:01:49
TOP
289#

回复: 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顶起来!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90#

回复: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非常美的荷花啊!如果没有苍蝇......
TOP
291#

回复: 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07-7-22 16:59:00 发表
有些道理,我也能够理解老兄的意思。的确如此,我们不能忽视录音的现场环境。一些单点录音非常“准确”地纪录了当时的现场,当时各乐器的距离、方位和环境空间。所以,我们在用音响听这些录音的时候,不能要求比较远距离的乐器有在身边相同的声压,我们不能要求远距离的乐器也跑到身边来,这样本来就在身边的乐器却没有了自己的位置,总不能让它们跑到身后去吧。不管是远距离的还是近距离的,都应该有相当恰当的现场距离感和空间感。远距离的乐器虽然没有在身边的声压,但却完全有在身边的气势和说服力,这大概就是场面的效果。
我们当时听的是同一张唱片,但在我和安德生的系统上都没有出现那样的情况。铜管在乐队的最后方依然能够高亢有力,隔着录音环境的空间距离发出嘹亮辉煌的质感,没有软绵绵缩掉的感觉。



没有一定的声压,如何有气势和说服力?

另外问一句,兄听音乐的时候一般音量开到多大?
TOP
292#

回复: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有很多人会不自觉地把录音当中的现场环境当成自己家里的环境,这个误区比较大,虽然在发烧音响的范围误区多多,但是这个误区却需要特别指出,这是个会不会听,能不能听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清楚,何谈音响。
录音现场的环境一般不会比我们的家庭环境小,尤其是一些大型的管弦乐,环境要比一般的家居环境大得多,而这些管弦乐的录音又常常多的是单点录音,对环境空间距离有比较恰当“真实”的记录,用音响还原时,也会有相当恰当“真实”的环境空间距离的再现。
而单单就一件乐器的声压,如果在我们的家庭里演奏;或者就一个歌唱演员在我们的小小的房间里演唱的话,我想这样的声压是“惊人”的,但却没有(大的)空间距离感。而如果让这件乐器或这位演员单单站在录音现场比较大的环境里演奏或演唱,就又没有了在我们家庭小环境里的“大”的声压了,但却有当时现场的(比较大的)空间距离感。这就是相同乐器或人声在不同环境空间给人造成不同声压的原因。如果再加上话筒摆位的因素,声压的变化(感觉小)还会更大。但不会对“气势”有影响,因为“现场”在,“空间”在,“距离”当然在。
而音响在还原这些录音时,只会也只能去体现录音包含的现场的环境空间距离感。
误区恰恰就在这里。有很多人以为自己放的那个录音就在自己的房间内录音的,所以要保持自己的“小”房间里的“大”的声压。常常声压是大了,但是我们的“小”房间能不能装得下录音现场的“大”的空间距离。
TOP
293#

回复: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答案当然是装不下。
但可以在两个喇叭的后方展现录音当时的“真实”环境空间和距离,这是两声道立体声技术的魅力。喇叭再现的是录音的环境空间距离,不是我们房间的环境空间距离。所以声压感和现场感是不同的,也不可能相同。
TOP
294#

回复: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所以对听音环境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听到更多录音的原来面貌。
当然,如果只想听到多的是房间的声音,可以在环境处理上妥协。或者叫让房间来帮助自己的听音爱好。
TOP
295#

回复: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很多实际情况,我们是听自己的房间(环境)多,听录音(环境)少。
TOP
296#

回复: 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07-7-24 0:12:00 发表
有很多人会不自觉地把录音当中的现场环境当成自己家里的环境,这个误区比较大,虽然在发烧音响的范围误区多多,但是这个误区却需要特别指出,这是个会不会听,能不能听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清楚,何谈音响。
录音......




-----------------
高人!!!!!!!!!!!!!!!!!!!!!!!!!!!!!!!!!!!!!!!!!!!!!!!!!!!!!!!!!!!!!!!!!!!!!!!!!!!!

非常的高见

VIVI新德克能重播出如此如此......(上文)的东东,不一定须要其它了。
TOP
297#

回复: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感觉SMERT兄玩机经验比较丰富,经验感受清晰符合逻辑,这很难得,…………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98#

回复: 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今天空调机安装好了,心情不错,冷静下来想想:当使用推力、控制力强健的功率放大器时,如果听感上低频丰富却又感觉“量感”过了些的情况下,是不是可以在倒相管上塞上厂家配送的海绵塞,以增加箱子阻尼呢?这样的好处是1、可以降低箱子低频失真,2、同时还可以压制低频“量感”偏多的问题,…………


想到就马上动手…………哈哈!!非常灵验哦。

现在低频的“量感”如愿降低了,低频的能量感却增强了;弹性和凝聚力提高了,声音的密度感、厚度感也增加了,平衡感更好了,中频、高频也鲜活透明了,…………

哈哈,这改善提高,可以说是飞跃性的,令人兴奋!

友情提示:

1、这海绵塞该塞多深?对压制低频“量感”的量是不同的,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系统的情况进行调整。


2、推力、控制力不好的系统就不要加海绵塞了,那样低频会更出不来的。不过都可以试试,反正不就是玩吗?



好!时间不早了,上几张图片休息。










昨天和开心果在海涛123家里,感觉S1.4箱子同样存在透明度、鲜活感不很理想,低频也多了些,控制力不是很好,当时就试着用两块毛巾把S1.4的倒相管轻轻塞上,…………
什么样?声音立刻透明鲜活了许多,低频控制力、能量感、弹性等也明显提高,…………
相信那还不是最好的效果,慢慢调整应该还有提高…………!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99#

回复: 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海涛123家里系统的照片如下;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00#

回复: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海涛家的环境并不小,要靠堵上毛巾提高声音的话,就是系统本身有问题。Jamespan58家的C1,根本不需要堵倒箱孔,声音活力、密度和动态都是很好的。个人看法,金嗓子合并机推S1.4是不够力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