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24252627282930»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Classic Records老板Michael Hob... [复制链接]

查看: 42251|回复: 322
261#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David Mellor谈模拟录音与数码录音)

是啊,都是很有学问的知识人士,何必在风雅的音响论坛上斗嘴上功夫呢?
音响本来就存在着太多的为什么,所以才有在论坛上讨论的必要,取长补短---好,畅谈心得---好,公开争论技术---也好,攻击他人就免了吧。我想大家都是不喜欢看到的。
TOP
262#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David Mellor谈模拟录音与数码录音)

全力支持松香兄和老浦东兄的建议!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263#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David Mellor谈模拟录音与数码录音)

按照你的意思,数字设备就没有thd了?


http://www.analog.com/UploadedFiles/Data_Sheets/AD1853.pdf
单单一个芯片thd也还是不小的。加上周遭的电路问题就更大啦。。
最后编辑tallicaboy 最后编辑于 2007-08-12 12:18:45
TOP
264#

回复: 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David Mellor谈模拟录音与数码录音)

原帖由 felixcat 于 2007-8-11 16:01:00 发表
英文版没有,德文版也行。刚才已经去下了Clearaudio网页上的几个pdf,里面有一个(http://www.clearaudio.de/download/tonabnehmer/testbericht_gold_stradi_titan_hifirecords.pdf)有测试数据,但是仍然没有告诉我们读取的失真度啊,我们从图中只知道唱针读取了一个信号;其次,似乎是Clearaudio拿一段300Hz的信号来测的,从图中可以看见在600、900、1200、1500等等Hz处(也就是300Hz的整数倍)也有振幅,这是谐波失真吧?(仅仅是猜测,因原图比较模糊看不清旁边的小字说明。)


那个小字我也看不清,紫色的标注是 80miu +3db,第二行绿色的字的tonearm xxxxxx,第三行是xxxxx -97db。



你从哪里看出来人家用的300hz一个单频来测的?讲讲理由好吗?我看不出来。。另外你既然说德语也可以,你看明白人家写的啥了吗?能翻过来讲讲吗?

具体文章见此期《音响论坛》
最后编辑tallicaboy 最后编辑于 2007-08-12 12:47:50
TOP
265#

回复: 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David Mellor谈模拟录音与数码录音)

原帖由 tallicaboy 于 2007-8-12 12:29:00 发表
那个小字我也看不清,紫色的标注是 80miu +3db,第二行绿色的字的tonearm xxxxxx,第三行是xxxxx -97db。

你从哪里看出来人家用的300hz一个单频来测的?讲讲理由好吗?我看不出来。。另外你既然说德语也可以,你看明白人家写的啥了吗?能翻过来讲讲吗?


我前面也说了我的判断只是猜测。

从图中可以看到那是对一个(或一些)信号做FFT。并且很清楚能看到,300Hz左右那处的amplitude是最大的,而300的倍数频率那些地方,amplitude的变化规律基本上是递减的(除了有一处之外)。以上这些是我们能够观察到的。

好,下面是我的分析。首先要确定,这里是否是拿一张具体的LP来测试。我觉得应该是。这是因为很难想象不通过实际播放一张LP,他们就能测试该唱头有多少动态范围并且能让人信服。接下来考虑,到底待测试的信号是什么信号。通过那张频谱我判定很有可能是采用单频率信号来测试,而不是用某个音乐的片断。因为我观察过很多录音的FFT,包括各种音乐体裁,我从来没见过有这样的(试想,蓝线的背噪都在-75db以下,而-75db以上,300、600、900、1200、1500Hz加起来的该是什么样的声音啊——没见过有这样的乐器)。同时考虑到利用单频信号来测试器材技术指标在工业界是很常见的做法,所以我觉得他们是利用300Hz的信号来测试的。

当然也有可能他们做的是完全另外的测试,图表讲述的也可能是另外一些事情,所以我不能做出很确切的肯定。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266#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David Mellor谈模拟录音与数码录音)

嗯。。应该是300hz的激励信号。。可能是测试盘来的。。。您要是想看具体的图谱,(很多张,比这个pdf远要详细,请参阅上贴贴的那本杂志。)
TOP
267#

回复: 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David Mellor谈模拟录音与数码录音)

原帖由 tallicaboy 于 2007-8-12 12:15:00 发表
按照你的意思,数字设备就没有thd了?

http://www.analog.com/UploadedFiles/Data_Sheets/AD1853.pdf
单单一个芯片thd也还是不小的。加上周遭的电路问题就更大啦。。


我没有说数字设备没有THD,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过我现在可以确定,只要有点档次的数码产品,THD的水平之低是LP这类机械振动式模拟设备不可比的。我们不妨实地做个测试吧,就拿我的手提电脑的声卡开刀。首先,我用Cool Edit按照44.1kHz/16bit的格式生成了一个频率为1000Hz的正弦波二进制文件,这是它的频谱图:



很明显这里面只含有1000Hz的信号,这个大家都能明白。

好,在这之后我利用电脑的声卡来播放这个声音,同时在声卡的录音选项里选上“Stereo Mix”,再用Cool Edit里面的录音功能录下来,也就是说把声卡总输出那里的信号引回去录下来。于是这里录下来的是那个原本的1000Hz正弦波声音,加上电脑的电子部件所产生的噪音、声卡解码器、放大器等等环节的失真等等,以下是录下来的声音的频谱图:



可以看到,尽管我录音的时候电平大一些(原文件-6db,录音文件-4db),但很明显录音文件的背噪比原文件大很多,并且有一些频率点还“突出来”一些,那些就是我的电脑里面的电子元件所产生的额外的失真和噪音,但是,您看到有明显的谐波吗?我则是看不到的。

哦差点忘了说我的手提是T60p,声卡据称是Soundmax,估计用的是ADI的芯片吧。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268#

回复: 谈唱片录音(最新:David Mellor谈模拟录音与数码录音)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7-8-12 9:58:00 发表
是啊,都是很有学问的知识人士,何必在风雅的音响论坛上斗嘴上功夫呢?
音响本来就存在着太多的为什么,所以才有在论坛上讨论的必要,取长补短---好,畅谈心得---好,公开争论技术---也好,攻击他人就免了吧。我想大......






==================


其实大家不用太紧张,帖主只是汇集名人资料



又没说是对是错,实际上名人出错机会比常人大多(后果严重多了)地球是世界上的中心估计也曾是名人共识。
现阶段名人搞错(误会/故意曲解)数码好.............不出奇!!!


又:真理不因辩者的诡能而改变,
最后编辑Real 最后编辑于 2007-08-12 16:56:39
TOP
269#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David Mellor谈模拟录音与数码录音)

世界观的不同很正常,方法论的狭隘才是可怕;P
http://weibo.com/1599753740

@jeff摄影与古典音乐
TOP
270#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David Mellor谈模拟录音与数码录音)

这个帖子多提供些资料给大家参考有什么不好?不同意的话也可以从另一个方向搜集资料供大家参考比较思考嘛.大家观念不同,但还是坚持摆事实,讲道理好!

我不一定完全能判断和接受FELIXCAT提供的资料和意见,但我支持他发这样内容充实的好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