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德克CS6.0,一位内敛深沉、成熟感性的演奏家 [复制链接]

查看: 5302|回复: 22
21#

安德森 在 2005-12-13 20:01:03 发表的内容
胡敏强 在 2005-12-13 16:45:57 发表的内容

对于阿炳在街头的演奏,我想一定是非常的委婉而感伤的,一定不会出现机械僵直的演奏。所以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只要是阿炳在演奏,就一定不会机械僵直。这就是艺术上的感染力,这就是我们发烧友要追求的“唯美”。我们绝对不能把自己的发烧音响音乐系统的机械僵直的重播也理解成准确真实而且美丽。千万不能把学生的认认真真的毫无错误的机械弹奏也理解成艺术美。艺术美是一种境界,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






你就直说我的系统是机械僵直的,我的耳朵是机械僵直的,我的审美观是机械僵直的吧,省得拐弯抹角浪费笔墨了。

刚刚听(看)了电视里的民族音乐会,那种艺术感染力真的让我觉得我的系统是需要改朝换代了,连我6岁的儿子都说,老爸的音响真是难听死了(我听HIFI时,他每次离我的音箱有5米远的时候就开始捂紧耳朵)。LP大人更干脆:你那破系统扔掉算了,MP3比你的音响好听100倍!



其实只是一次音响器材的搭配上的感受,想不到竟会使得安兄不快。我认为大可不必。我们发烧友之间在发烧观点存在理解上的差异也是很正常的,有争论才会有进步,还是应该抱着求同存异的思想与作风,相互多多交流,多多沟通。如果有什么得罪之处,还望多多海涵,在此说声抱歉。
TOP
22#

呵呵,和德森等众烧友一起去听余隆指挥的中国爱乐的交响音乐会去了。

敏强也去吗?
TOP
23#

我们不必苛求我们的音响系统能够百分百无失真地还原录音原貌,从电声转换的物理特性上来看也是不可能的,更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音响系统就是百分百地在无失真地还原录音,并且把其当作一种标准来参考。音响系统在重播录音时是带着自己的物理特性和音响设计师对音乐音响的理解(校声)的因素在内。正如演奏(唱)家在演绎音乐作品时,是带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个人的风格的。
关于对细节的理解,我认为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所谓口水声、松香味或者摔玻璃,这些对于现代音响器材来说,从技术上并不难做到,难的是真正音乐意义上的细节再现。音响系统在重播音乐录音时应尽可能多的挖掘和捕捉到演(唱)奏者在演绎音乐作品时的神韵与情感的表现,使得重播出来的音乐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音响系统展现的应该是声音的魅力(音乐),而不仅仅停留在展现声音(乐器)上。这也是发烧音响音乐系统最最重要的特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