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乐韵飘飘 在 2005-6-17 0:39:50 发表的内容
[第3种书就是一帮业余写手写的各式东西,最恰当的比喻就是"附会",拼命把音乐跟文学啊,绘画啊,政治啊,爱情啊.......这些挂钩.一挂钩,所有的音乐都成了标题音乐,所有的交响乐都成了雷斯毕基哈恰图两......这就是他们干的好事.而我们诚恳的初哥,还以为这是入门必由之路,故而认真地读......这些业余写手的心情故事,都是20,30挂着卖的,实在不值.
我觉得这段有些言重,也多虑了,因为这类书很多压根不存在危害,反而有好处。音乐通俗的讲就是抽象,是抽干了象的虚无,他可以衍生出所有其他艺术。我以为没有纯粹的方法理解音乐,这是不可能的。音乐不存在实体,只是个催化剂。
由此,我甚至可以得出音乐即图像的观点。我可以画出所有的音乐:举一例:指挥十指指尖的运动轨迹即形,表情即色彩。当然那通过每个人的手指和表情便产生每一个标题,图画。这是理解的一种形式,任何人都会有,至少他潜在的存在于大脑的通感神经里。
(当然反之亦然:图像即音乐,这是个更饶有趣味的话题,此略)
另外我想写这类书的人应该不全是业余的,也不全是写手。只是听出个什么东西想到就写了。这并非去标题音乐,如果是,那么只是一个标题而已,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那就不存在问题。关键不是在标题,还是在听者自己的理解。就算每一小节都有标题,一千个人也决不会一样的感受。 而且看不看,买不买是自由的产物。初哥应该也都不是没脑子的,必不必由之路因人而异吧。
再者,即使有人觉得命运的敲门之说,如果他享受着门声,或者他家来讨债的敲门时就这声音,又管他呢。大可不必倒胃。不然又不免做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