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67先生 在下啰嗦几句 原为朋友在豆瓣的原创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
从卡萨尔斯开始,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对爱乐者来说,无疑成为无限的意义延伸。表面上,它是六首为大提琴所写的组曲,但经过听者的心灵诠释,它可以是苦涩的咖啡、可以是独处的气氛、可以是良心的导师、可以是音符散文、更可以是冰上双人舞、阪东玉三郎的日本歌艺……,以及许多不可测的未知。
这样的一套作品,同为爱乐者的我对它总是敬畏三分,虽不至于聆听前斋戒沐浴七天七夜,但总觉得提笔写这首作品尚称功力太浅,看了越多资料越不敢下笔。踌躇再三后终于提笔的主要原因,绝不是自以为熟透此曲,而是想将自己汇整的心得与大家分享,资料的堆积当然不足以说嘴,只希望乐迷们日后欣赏这套作品时,能有多一点的资料参考,相信对深入这首无伴奏大提琴曲会有不小的助益。
在谈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前,有六项重点读者在聆听这首作品时必须了解。兹简短陈述如下,之后再依创作背景、写作技法、版本比较分别讨论时,说明这六项。
(一)这是巴赫在器乐曲创作最旺盛的柯登阶段所写的作品。
(二)此曲流传下来的是巴赫第二任老婆Anna Magdalena的手抄谱,作曲家的手稿并未发现。
(三)当时古大提琴有六弦,而巴赫则发明了五弦大提琴(Viola pomposa)这项新乐器。
(四)巴赫并未写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
(五)了解古代组曲的基本形式,是聆听此曲的基本功。
(六)当时乐谱上并没有标示速度记号,因此对现代演奏者会出现诠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