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议听古典音乐的器材(原创) [复制链接]

查看: 16476|回复: 99
1#
这篇文章我不敢在隔壁发,怕挨骂,所以在这里发,供参考。
爱乐者有条件还是上HIFI器材,
与组合套机区别是很大的。
音响器材的唯一真理就是一分钱一分货,
关键是搭配。
如果预算只有一W,
那么只能在国货里找,
对国货不是很了解,
没有发言权。
我觉得听古典器材最好用欧洲器材。
器材的设计是受设计师的美学见解决定的。
欧洲的设计师长期受古典音乐氛围的影响,
因此他们设计的很多器材是适合听古典音乐的。
不要考虑美国日本的一般器材,
那是用来听摇滚和流行音乐的。
当然,
象马克列文森和金嗓子这些HI END器材例外。
适合听古典音乐的器材关键是品味,
不是HIFI,
这是我的理解。
美国日本有些器材HIFI性很好,
但听古典不行的,
声音很紧,
容易疲劳。
尤其一些兼容机,
味道很差的。
一般情况下,
买CD机不要买兼容机,
厂家很精的,
很多功能不是白送的。
幻想买兼容机通吃是不实际的。
我觉得买器材搭配比例最好是1:1:1,
因为一套器材水平的高低是受最差那见器材决定的。
理论上,
功放功率越大越好,
但这是不明智的。
一般家庭,
七八十瓦的功放其实都够用的了。
器材音质功率与价钱是按几何级数递增的,
很不成比例的。
欧洲的一些小功率功放是很有品味的,
而日本和美国的一些大功率器材是用牺牲音乐味换来的,
当然HIEND器材例外。
在欧洲,
象君子,翩美,丹麦王子的一些功率不大的合并机和CD机是好选择。
这些功放的60瓦与日本的60瓦是两个概念的。
一套好器材应是怎样的?
我觉得应该是有种淡淡幽香的音乐味,
细腻,轻松,不紧张。
象早期的音乐传真,
甜腻得很,
味道过重听古典也是不适合的,
就象糖水过甜喝多倒胃口一样。
没有味道的器材更惨,
象索尼天龙的一些兼容机,
HIFI性好得很,
但播古典就象喝白开水。
而有种淡淡音乐味的器材才是细水长流,
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说了很多,
不知对大家是否有用,
请大家批评指正,
尤其是E版。
分享 转发
TOP
2#

我觉得器材主要是要准确表达音乐,这个才不会扭曲音乐所要表现的信息和意义
TOP
3#

受益匪浅啊!
TOP
4#

“准确”是现在很多器材所做不到的事情。
TOP
5#

未换,
是用色差。
TOP
6#

我的ROTEL971前后级,96年买的,搞不清属不属于欧洲风格.
TOP
7#

shinelb兄,好题材!
上次冒昧跟贴图,事后颇觉唐突。一夜不安,惶恐。绝无挑衅之意,致歉。
您我之反差,令想起电台三十多年前每天准时播放的曲目——苏佩的《诗人与农夫》。
此番不敢造次,请问:
1.跟贴可否实话实说?
2.请问E版,可否在此区长篇讨论此话题?
顺借HIFI168,感谢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
最后编辑3l
TOP
8#

说得好,请教楼主用的什么配置?
TOP
9#

再好的器材,就算是顶级的,播放出的音乐也和现场有区别,很难完全准确的还原,听完现场音乐会,几天里都不能听音响,其实器材反映的恰恰是设计师的风格,声音取向,无论国内国外,适合自己,喜欢才重要.
TOP
10#

很美的诗!


同时也学到不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