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
听完这古董声,好像喝了几杯70年代的茅台酒,醉啊。。。到点去接大小LD回家了。
晚饭后,致电在“胆艺轩”开网店的L先生,前几天在网上聊约好这两天有空过去试听一下。我也是最近在网上搜二手解码的时候,搜到了这家店。主要经验古董胆机还有欧美古董器材,看到他有几件二手瑞士高文解码、挪威音乐之旅解码、英国之宝转盘解码。想带上下午在华强北买的一个“乐之邦 01 USD”外置声卡,过去接上解码器试一下效果如何。
约好9点后去,L生说还在外面没吃饭,我发现发烧友都是夜猫子啊。
于是看了半场CBA决赛,广东宏远队还落后5分。第二场打的真是精彩激烈啊,CBA有这水平,几年联赛下来真有进步了。
到L生家9:30,他家还在吃饭,由于刚刚在网上认识几天,还是第一次来打扰,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各种古董器材满满堆在客厅里,我自己先逛了一圈,很多我都不知道是什么器材。正在放的是我想要的“英国之宝200转盘+203解码”,还有麦景图胆前级,加一个很古老的不知什么牌子的胆后级,箱子是古董JBL,放的是一张香港某歌星的老碟。我对这音乐不熟悉,不好评价,但是论声音,跟下午在万商那个小提琴就没的比(后来放了一张类似猫王声音的碟,效果好一些,那种暖木调子,喉音之间婉转的过渡很细腻柔和)。
我拿了一张DG公司“1958年马泽尔指挥的斯特拉文斯基‘火鸟’”,这张碟我很喜欢,也听的比较熟悉,胶味浓厚,曲目、演奏和录制都很不错(据说麦景图试音碟里就有“火鸟”第四乐章,具体版本我不知道)。
放出来听了一会,感觉L生这套系统比较清白(可能这是他们玩古董器材的人追求的效果),因为我是刚接触古董器材,听的不多,不好评价,就是觉得清白,不侧重强调什么频段什么指标。第四乐章,各种打击乐放出来没有现代的器材这么震撼。总的格调就是轻松自然,让人听着舒服,不累。但是我总认为在这种轻松自然的东西背后,还需要一点让人喜悦和赞叹的属于天赋的独有的东西,让你持续有兴趣去听他。但是人的境界不同,人生的各个阶段的认识也不同,或许若干年后,我会觉得这样最好,这就是最让人喜悦和赞叹的东西。
再放一张现代录音---“闵惠芬《江河水》”,各项指标就没有现代器材那么高,本来这些古董东西,就是不强调解析度的,所以你的碟就是搞到几百比特率,也没用。
由于时间有限,明天还要早起上班。于是跟L生说把我带来的手提电脑和外置声卡,接上那台“英国之宝203解码”试试看效果如何。
把同轴线接上了“乐之邦 01 USD”。用FOOBAR2000播放用刚才那两张碟抓下来的WAV文件。
怎么搞的!没声啊。。。
这台破联想笔记本真烂,重启,还是不行。于是打电话给许兄咨询,把“乐之邦”的参数调了一下,重新开机,老爷宝号,WINDOWS开始页面的那个声音出来了。
“哎,响啦!”
心中一阵激动和期待,赶紧跑回皇帝位听,生怕漏掉一点细节,这可是我今晚来这里的主要目的啊。
我跟L生都平息静听,努力找出跟刚才CD的差别。。。
听完“火鸟”和“江河水”两首之后,感觉“火鸟”从电脑里播放的WAV格式音乐,要薄一点,木味胶味差一点;而WAV格式的“江河水”,差距则很小,几乎听不出来。L生自己也说了,如果这些曲子不是放在一起AB对比,是很难听出差别来的。
总结起来,这个英国之宝解码加乐之邦外置硬盘,如果拿来播放ADD或者AAD录制的音乐,则稍显轻薄;如果播放现代DDD全数码录制的音乐,差距则很小。
接下来思考了一下原因:解码部分都是一样的,那么差别就是转盘和电脑出来的信号的差别了。考虑到这个电脑很烂,风扇嗡嗡响,细微的震动没办法去掉。乐之邦声卡也才368元,USB线是随机附送的,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可以改善的。我是打算拿我办公室一台DELL工作站来改造听音乐的,今天只是拿个笔记本去试试。
由此看来,提升的潜力还是大大的,心中很是欣喜。
于是掏出钱包,数数看钱还够,就把这英国之宝转盘解码拿下了。
同轴线L兄说是一根香港的发烧线材,我看了下插头,好像是现在炒的比较热的什么“-196”低温技术,这些鬼东西我不懂,好听就行了,但是没有比较,不知道好不好听,我家里又没有同轴线,我急着回去就能接上我的系统听,于是又掏了一千银子拿下了。
另外看L兄用的所有线,电源、音箱线、信号线都是他DIY的“古董德根线”,于是也跟他扯了几米,两头焊一下,做一根简单的音箱线,回去试试。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