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617181920212223»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俺喜欢听的一些“烧片”(附 曲目在线试听) [复制链接]

查看: 75238|回复: 304
191#

亚河 在 2006-5-14 9:02:22 发表的内容

17
L·莫扎特:玩具交响曲等
W·A·莫扎特:音乐玩笑 K522
菲拉德指挥菲拉德室内管弦乐团 
ERATO 2292 45199 2

[upload=jpg]Upload/20065148293079154.jpg[/upload]

莱奥波尔德·莫扎特(Leopold Mozart,1719~1787),德国作曲家,小提琴家,沃尔夫冈·阿马迪乌斯·莫扎特的父亲。他长期担任宫廷作曲家与乐长,写有1本小提琴教学法和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其作品,以《玩具交响曲》最为著名,有意思的是,在很长的时间里,它被人们认为是出自海顿之手。

老莫扎特的《玩具交响曲》,是不同作曲家创作的同名交响曲中最早、也是最有名的一首。其短小、精炼,通俗易懂,除弦乐器外,使用了一些玩具作为乐器,从而增添了不少诱人的童趣。在这首作品中,各种鸟鸣声、玩具发条声和铃声等的运用,创造出一种稚意盎然的氛围。

该曲为3个乐章:⒈快板,简单的奏鸣曲式;⒉小步舞曲;⒊终曲-快板;一共演奏约10分钟。这部交响曲虽然篇幅很小,但格调质朴、欢快,意境淡美、绵长。由菲拉德指挥菲拉德室内管弦乐团演奏的《玩具交响曲》,颇有味道且相当精彩。

这张唱片还收有老莫扎特的《小号协奏曲》,似乎还挺寓意高远的。

当然,小莫的《音乐玩笑》,也属上好演绎。另外,1983年录制的该碟,音质不错,《音乐玩笑》的弦乐质感颇佳。

MP3试听:

玩具交响曲
http://cnc.jdyes.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4&ID=14836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4&ID=14836

音乐玩笑 K522
http://cnc.jdyes.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4&ID=21532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4&ID=21532



这位老师,这段文字在网上有一些,几乎都没有说是您写的,难道大家都这么不道德?

退一步讲,即便这文字出自您手,我也不觉得您担得起这如潮的赞颂(见此帖),而您面对歌颂也只不过客气一番坦然受之,有点默认的意思。呵呵,别介意,算我小人之心。

世有雷同之誉未必闲也。老兄乃达人,当该知道“过誉”实为伤害,中国人有当面夸耀背后指戳的劣根性,这种歌颂往往言不由衷或水份颇大,在网络中尤甚。

宋代林逋曾讲:轻诺者信必寡,面誉者背必非。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我倒不是说这些人会怎么样,只是觉得您水平确实有,不过充其量也只是票友的性质吧?
TOP
192#

lzyyj 在 2006-5-30 12:05:40 发表的内容
http://bbs.ruc.edu.cn/bbsgcon.php?board=ClassicalMusic&file=G.1072572019.A&num=101

这位老师,见得这么多人赞美您(说实话,您不觉得冒汗?),您别辜负了这一片盛誉啊,您怎么着也得拿点真知灼见吧?即便您不愿意动笔,您也别拿网上现成的教材啊(别忘了您是多么的有学问呐)?即便您从网上搜索,您也该注明是“转帖”吧?
呵呵


呵呵,这位同学看帖不仔细啊。

你给的链接中的内容,是转自俺写的老帖,但那位网友没有注明“转帖”。

建议你再好好看看本帖第16页的内容。
TOP
193#

lzyyj 在 2006-5-31 6:32:12 发表的内容
是,在我心中,抄袭不注明确实是不道德的,也许您认为没什么,读书人谓偷为窃,个人的世界观不同,不强求。

那么我想求教,您的这篇文章最早是什么时候提交的?给出链接好吗?

呵呵,我说的“过誉”,当非您说的“称呼”,而是这个帖子里边的大把的吹捧。逆耳之言谁都听不进,算我白说,尔等就继续面对面的吹吧?


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还是没有仔细看16页那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TOP
194#

按理说不该出来插嘴,但还是想表达一下个人的想法。
此贴从头至尾也算是比较认真地通读过了。一些朋友对亚河兄确有一点美誉之词(包括本人在内),但也只是表达自己的一点尊敬与友好之意,应该没有什么恶意的成份。对此,亚河兄也并非就如lzyyj兄所言“面对歌颂也只不过客气一番坦然受之”,总是很谦虚地做了回复。基本上是一一回复了,这点已经很可贵了,显得出了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对朋友意见的基本尊重。
至于说那一点雷同之嫌,我也比较了两者的内容。部分相同之处(诸如:“作曲家,小提琴家,沃尔夫冈·阿马迪乌斯·莫扎特的父亲。他长期担任宫廷作曲家与乐长”“出自海顿之手”“通俗易懂”“使用了玩具乐器”“童趣”等)只不过是一些客观性的描述,我想这些内容可能会散见于其他书刊吧,也不好说谁先谁后。
还是让我们好好享受美妙的音乐吧,否则一问一回不仅没有多大意义,还会影响彼此的好心情。
TOP
195#

lzyyj 在 2006-5-30 21:01:28 发表的内容

这位老师,这段文字在网上有一些,几乎都没有说是您写的,难道大家都这么不道德?

退一步讲,即便这文字出自您手,我也不觉得您担得起这如潮的赞颂(见此帖),而您面对歌颂也只不过客气一番坦然受之,有点默认的意思。呵呵,别介意,算我小人之心。

世有雷同之誉未必闲也。老兄乃达人,当该知道“过誉”实为伤害,中国人有当面夸耀背后指戳的劣根性,这种歌颂往往言不由衷或水份颇大,在网络中尤甚。

宋代林逋曾讲:轻诺者信必寡,面誉者背必非。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我倒不是说这些人会怎么样,只是觉得您水平确实有,不过充其量也只是票友的性质吧?


再者,如果到了一定的阶段,似乎不应该那么在乎什么毁誉了吧?
最后编辑亚河
TOP
196#

很明显,您嘴上不在乎,其实从您对我的回帖来看,您是非常在乎的。您虽不在乎誉,但您却非常在乎毁的,尤其是我这样的毁。呵呵

但我仍承认,您这层次太高了。
TOP
197#

原子虎 在 2006-5-31 10:29:37 发表的内容
请问如何直接贴歌上来?

还是这里贴不了??


应该可以贴,但俺没有贴过。
TOP
198#

——肯定不是。

这就行了,您16页给出的链接,我看了,是您在基点网站发的,大约时间是2003年左右。您这个帖子里边很多是引用了这位孙杰先生的原话。

例如:“老莫扎特的《玩具交响曲》是不同作曲家创作的同名交响曲中最著名的一首,这是一部简易交响曲,听起来通俗易懂,除用弦乐器和钢琴外还使用了玩具乐器,给作品增加了很多的童趣”

“莱奥波尔德·莫扎特(Leopold Mozart,1719~1787),德国作曲家,小提琴家,沃尔夫冈·阿马迪乌斯·莫扎特的父亲。他长期担任宫廷作曲家与乐长,写有1本小提琴教学法和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其作品,以《玩具交响曲》最为著名,有意思的是,在很长的时间里,它被人们认为是出自海顿之手。”

您只不过是把奥地利改成了德国。恼羞成怒还是还给您吧。。

孙杰先生的文章发表在2001年,您该不会认为孙先生抄您的吧?
最后编辑lzyyj
TOP
199#

lzyyj 在 2006-5-31 12:05:21 发表的内容
——肯定不是。

这就行了,您16页给出的链接,我看了,是您在基点网站发的,大约时间是2003年左右。您这个帖子里边很多是引用了这位孙杰先生的原话。

例如:[red]“老莫扎特的《玩具交响曲》是不同作曲家创作的同名交响曲中最著名的一首,这是一部简易交响曲,听起来通俗易懂,除用弦乐器和钢琴外还使用了玩具乐器,给作品增加了很多的童趣”[/red]

[red]“莱奥波尔德·莫扎特(Leopold Mozart,1719~1787),德国作曲家,小提琴家,沃尔夫冈·阿马迪乌斯·莫扎特的父亲。他长期担任宫廷作曲家与乐长,写有1本小提琴教学法和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其作品,以《玩具交响曲》最为著名,有意思的是,在很长的时间里,它被人们认为是出自海顿之手。”[/red]

您只不过是把奥地利改成了德国。恼羞成怒还是还给您吧。。

孙杰先生的文章发表在2001年,您该不会认为孙先生抄您的吧?




还是都转帖过来的好,请你慢慢对照:

http://www.prcedu.com/exam/music/salon/2_2.htm

莱奥波尔德·莫扎特(1719~1787),奥地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大音乐家沃尔夫冈·阿马迪乌斯·莫扎特的父亲。他长期担任宫廷作曲家和乐长,虽然培养出了一对才华超人的子女,一个是咱们常说的沃尔夫冈·阿马迪乌斯·莫扎特,一个是他的姐姐,玛利亚·莫扎特。但本人在音乐方面的建树并不大,能够让后人写上一笔的,大概只有一本小提琴教学法和一部《玩具交响曲》了。在当时的作曲家中,老莫扎特就是一个小人物,以至于人们长期认为他的《玩具交响曲》是出自大作曲家海顿之手。《玩具交响曲》的作者最终得以澄清,大概归功于小莫扎特的非凡成就和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儿子给父亲讨回了公道,这一点老莫扎特也该知足了。老莫扎特的《玩具交响曲》是不同作曲家创作的同名交响曲中最著名的一首,这是一部简易交响曲,听起来通俗易懂,除用弦乐器和钢琴外还使用了玩具乐器,给作品增加了很多的童趣。(

http://cnc.jdyes.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4&ID=14836

莱奥波尔德·莫扎特(Leopold Mozart,1719~1787),德国作曲家,小提琴家,沃尔夫冈·阿马迪乌斯·莫扎特的父亲。他长期担任宫廷作曲家与乐长,写有1本小提琴教学法和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其作品,以《玩具交响曲》最为著名,有意思的是,在很长的时间里,它被人们认为是出自海顿之手。
老莫扎特的《玩具交响曲》,是不同作曲家创作的同名交响曲中最早、也是最有名的一首。其短小、精炼,通俗易懂,除弦乐器外,使用了一些玩具作为乐器,从而增添了不少诱人的童趣。在这首作品中,各种鸟鸣声、玩具发条声和铃声等的运用,创造出一种稚意盎然的氛围。
该曲为3个乐章:⒈快板,简单的奏鸣曲式;⒉小步舞曲;⒊终曲-快板;一共演奏约10分钟。这部交响曲虽然篇幅很小,但格调质朴、欢快,意境淡美、绵长。上面这个由菲拉德指挥菲拉德室内管弦乐团演奏的《玩具交响曲》,相当精彩,颇有味道。
最后编辑亚河
TOP
200#

是,在我心中,抄袭不注明确实是不道德的,也许您认为没什么,读书人谓偷为窃,个人的世界观不同,不强求。

那么我想求教,您的这篇文章最早是什么时候提交的?给出链接好吗?

呵呵,我说的“过誉”,当非您说的“称呼”,而是这个帖子里边的大把的吹捧。逆耳之言谁都听不进,算我白说,尔等就继续面对面的吹吧?
最后编辑lzyyj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