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折腾:原创A9+斯巴克SC10+新德克8800MN+杰作唯美6号(再次折... [复制链接]

查看: 45580|回复: 157
11#

张兄的文章不像一些dx的听感用很多华丽专业的辞藻,但可读性很强,有感而发的文章就是亲切,我现在最不爱看的就是港台音箱杂志的试听报告,很多看不懂,还有很多不用看就知道会说什么。你现在的搭配很不错,今后升级要首先考虑音源了。电源线变化和明显,等定下音源后慢慢再调整。 还有,给了我太多的赞许,谢谢你。
TOP
12#

折腾(之二)SC10+8800MN
唯六的难推是有名的,试机时用的声雅合并机显然力道弱了一点点,换V8I后推力是有了,但那种冷、硬的风格为我所不喜(曾经试过用V6I推我的监一,那种硬碰硬的直白没什么乐感,可网上还是有不少人推荐这种组合,真是怪哉。个人的浅见)。到底用什么功放呢?一直困扰着我。一天偶然看到新德克8800MN的新品介绍,心里突然有种莫非是他的感觉。作为6800、6950的用家,对新德克的风格还是很欣赏的,听过老款的8800,相当不错,只是本能地感觉8800MN做成分体式,在电源和散热都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推力理应更强,而这种大电流输出的设计也是符合推好唯六的要点的。在没有看到8800MN本机也没有听过两者搭配的情况下,就定下用8800MN推唯六(是不是很冲动?)。巧的是在查资料的时候看到发烧论坛E版介绍的黄金组合,玩法相似,只不过E版用的是欧博的2.2+声雅的991分体后级推唯6,从中借签了不少。
后级定了,前级怎么办呢?2.2?1688?SC10?2A3?ARC?还是原配的8250?想想决定还是坚持玩玩胆机的初衷。我的CD是原创A9,价廉质优的代表,已用了6年,好处不多说了,缺点是中频略薄,高频略亮,我需要一台中频厚润、高频顺滑的前级来互补,同时希望保持A9解晰力高,音质空灵、清澈的优点,太过厚暖的胆味并不对我的胃口,最终目标锁定在1688-2和SC10上,几经考察,由于SC10留给我的不错印象加上可以得到一个特优价就定了SC10。作为斯巴克曾经的旗舰,感觉SC10解晰力高、控制力强、音场宽阔、音色清爽,速度感也是一流的,可在市场上的名头并不怎么响,让人惋惜。
TOP
13#

折腾(之四)调整
煲了一个多月后,各个新器材的脾气已趋于稳定,可以进行一些调整了。我的器材是长边摆法,内拗20度左右,感觉音场不够深,声音有点“抢”,就自己动手用泡沫板和海绵做了一个吸收板,别说,还真管用,层次感一下好很多。听鼓声等重低音时,感到脚下的木地板在颤动,低频量感充足但比较散,就订作了一块5厘米厚的花岗岩作垫板,再装上脚钉,再调整位置(兄弟们,想想唯六的体重,这可是我和我那娇弱的老婆两个人完成的,当时浑身大汗,第二天腰酸背痛)。结果让我很意外,我知道这种调整是会有变化的,但没想到变化会这么大、这么明显,音场深了,宽了,低频量感少了,听鼓乐,大鼓声不再散乱,而是呈一种团状劲喷而出;听弦乐,中高频的线条清晰了,但泛音少了(有得有失);听蔡姐,以前蔡姐是蹲着唱歌的,我只加了5厘米厚的垫板,她却一下子站起来了。家里用木地板的朋友们不妨一试。我给这时的声音打80分。
TOP
14#

好文章啊
TOP
15#

感触不一般!
TOP
16#

折腾(之六)综述
没有充分了解一个器材的特点就匆忙下单是初哥的通病,我不例外;刚刚弄了点入门级的器材就满世界介绍听感也是初哥的通病,我也不例外,让朋友们见笑了。还好,自己至少做到了利用器材的特点扬长避短进行互补,在考虑问题时心里还能想到整体的平衡。
对此时的声音我已很满意了,音场开扬,结像度好,定位准确,高频清澈微甜,中频密实厚润,低频充沛有力,上下浑然一体,比较理性、斯文,没有高端器材那种马上征服听者的霸道,却有一种让人慢慢坐下来听听音乐的气质。只是感到声音还是有点紧,比起某些进口高端器材来声音还是粗了一点,极高频的延伸上还差了那么一点点,但以价论声,绝对是超值之选。我给这时的声音打90分,相信再煲一段时间,声音会让我更满意。老婆说看我的高兴劲,说这下总该不会再折腾了吧,我一连声不会了不会了,不过谁知道呢,什么电源线、电源滤波器、超高音等等还没玩过,过段时间再说吧,所谓之发烧不止,折腾不止。
TOP
17#

呵呵,一开始就想顶一下。但考虑到田园兄还没有写完,不好打断,现在可以一顶了:)
TOP
18#

折腾(之三)煲机
春节后,终于器材都到齐了,声音却不如意,主要是音色发紧、发干,高频过亮,齿声过重,有毛刺,优点是声场稳重大气,结像度好,泛音等细节丰富,音场宽度、深度都让人满意,原先比较担心的8800MN推力也不再是个问题,毕竟是新器材,发亮、发毛、发飘是常见的事,但我最看重的是声底,让人感觉很有潜质,很有希望。我给这时的声音打60分。
一个月过去了,随着家里电费的增长,声音的火气却逐渐降低,渐渐趋于平和自然,已经能让人坐下来安静地听听了,但还是有烦心的事,换气声和齿声还是过于明显,整体的润泽比开声时好多了,但还是差一些,低频还不是放得很开,看看唯六那皱皮单元就知道没有半年时间是难以煲开的。老婆说以前看你听音乐是安安静静的,怎么升级了器材反倒皱着眉头听,我说我是带着挑剌的心态来听的,当然不一样了。说到这,感觉很奇怪,经常见有DX对某一新搭配,举重若轻,几下就可以弄得泉水叮咚、珠圆玉润,为何自己出好声就这么难呢?光煲机啊,一个月只敢说有点进步,也可能是唯六太难煲了,在考验我的耐心和诚意。我给这时的声音打70分。
TOP
19#

田园兄和我一样,在器材的选购时是受到了E版黄金组合的很多启发,以后有机会要试试电源线啦!也会让您有很多的惊喜的,因为我现在的线材几乎全套的38度5的啦!哈哈!
TOP
20#

精心选择的结果,用起来一定很爽,赞一个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