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折腾:原创A9+斯巴克SC10+新德克8800MN+杰作唯美6号(再次折... [复制链接]

121#

再次折腾
TOP
122#

这篇精彩的帖子又更新了,期待中。
TOP
123#

折腾(之八)莲的NUMERIK解码
就整个配置而言是基本过关了,但A9的声底是直白有余而韵味不足。考虑升级CD也多次了,但万元以内的CD机,包括原创的A9-2、斯巴克的17A、马氏19、17、15、CEC3300R、E3及山灵的一些机型,万元以上的CARY的CDP1、300等均未能让我满意,一方面是因为A9的确是一个经典,想全面胜过他很困难,一方面是因为我口味太杂,过于求全。囊中羞涩又要追求完美,这大概是穷烧友们的痛苦所在吧。
但还是咬牙进一台二手NUMERIK解码,十年前莲的旗舰解码,声音一下斯文很多。听蔡琴,细节少了一点点,但多了一点点肉感,多了一点点表情;听小提琴,少了一点点线条的刻划,多了一点点细腻柔顺;听钢琴,则多了一点难得的木头味;听庄严弥撒,男、女主唱的位置更靠后一点,更分开来一点;整个音场更深一点,层次更好一点;缺点是速度慢了一点,动态的凌厉感差了一点。听人声和弦乐,此解码器是上佳之选,听交响和重金属则有明显不足,也许这就是莲的风格吧。
有几个老烧闻听有此物俱来欣赏,虽说评价多是正面的,但高低不一,这也是个人的口味不同使然吧。
我是听室内乐和人声就用解码,听交响不用还过瘾些。
只记得一个老烧临走时说了句:调成这个样子也不容易了,稳重平衡大气是优点,表现力也还不错,但还有空间,听李烁还是我的意力书架箱来得水灵。
TOP
124#

折腾(之十)反思
应该说这一次折腾还是见效的。想起上次折腾结束时是颇有几分自得的,而这次却带了几分惶恐,是不是又有什么低档错误呢?不知道。现在低频的量感多了一些,也略显发散,我知道只要脚钉一上,立马有改进,但上了脚钉是不是又会让声音发干呢?也许上脚钉,再上一条松润的喇叭线和参考二号玩双线分音是正解吧,也许上一条电源线会有改进吧(对电源线是第一次玩,没心得)。
两个感觉,一是唯美六号的潜质到底有多好,我现在不敢说了,我只能说它是非常好的、非常中性的箱子,对于前端很敏感,玩好它必须付出很多心血。二是NUMERIK是个很有个性的解码,和转盘的匹配很重要(简直是废话)。我这找不到专业的转盘,只好乱找CD来试。配一台老雅佳CD,是连升几级;配我的A9是在室内乐方面有提高;配一台山灵,则是音乐味的全面提升;配一台马兰氏11,则显得音场开阔,暗劲涌动。
反正现在没钱,过段时间接着玩,专心听音乐吧。
最后编辑田园牧歌2
TOP
125#

玩的真不错!电源线有的品牌是CD前级小电流电源线,有的适合后级,作用是不一样的。在运用中要多加注意。多试。
TOP
126#

期待下文。
TOP
127#

折腾(之七)轻率的错误
先说一句,很后悔自己的轻率,已把分数打到了90分,但烧友们也应该容易理解一个初哥在摸索中范的一些幼稚的错误,也正是这些折腾让我成长起来。
紧接上次折腾,如此这般以后,安静听了三个月音乐,器材一点没动,碟子买得不少。四分之一的时间放的是交响,四分之一的时间放的是室内乐,四分之一的时间放的是蔡琴和古璇,四分之一的时间放的是其他。看来自己的口味真的比较杂,当初选唯美六号倒也是明智之举。
唯美六号历经9个月约600小时的煲炼,终于声音变得松驰起来,上下浑然一体,很大气稳重的风格,但总感觉低频略输一点,声音不够娇艳柔顺,略微发干,当时简单地归结为音箱的中性使然。
终于在安静四个月后,决定再次调整,进了一条许兄的至高参考二号嗽叭线,一条NRG2电源线和一台新德克的2000F电源滤波器。至高参考二号嗽叭线对低频的改善是立竿见影的,下潜得更深,结像也更为结实。NRG2本来是想用于接滤波器的,但因原来国标的墙插在柜子后太难更换便没动,想以后再说,只简单把NRG2往SC10后一插了事,现在想起来,这真是一个小儿科的错误。
当时觉得滤波器的作用还是正面的,有一点小的进步,主要是音质显得更纯静一点,现在想起来,当时也没有充分发挥滤波器的作用。
TOP
128#

折腾(之九)开始省悟
听过劲浪的906唱过的李烁,也听过意力蘑菇头唱过的黄红英,那种水灵劲和娇艳一听难忘,虽然说让唯六唱出那种娇艳勉为其难,但表现更润泽一点是应该能办到的。
开始仔细回想折腾的整个过程和每次折腾带的变化,要想有水分,第一调整的应是脚钉。去掉脚钉后,果然声音松了一些,细条模糊了一点,低频变得松散,但中、高频润泽的改善是明显的,细节多了起来,甚至有点过。
按滤波器介绍,CD、前级应插在隔离牛后,我想都没想就把前级和CD一起插了进去,因为增加了解码,所以就试了试新的插法,这一插不要紧,真是一插惊醒梦中人。
话说这一日,发现CD和解码一起插在隔离牛后声音偏软,就想是不是隔离牛所带功率不够,就在隔离牛只插了CD,结果声音一下硬朗了一节,也更清晰,这促使我第一次认认真真地考虑电源问题。
请大家不要笑我,在下虽然也是电气本科毕业,玩音响也有了好几个年头,但和很多朋友一样,觉得信号线和喇叭线重要,电源线不那么重要,所以论坛上才不断有关电源线的争论,但今天我要说一句,不重视电源的处理和电源线是大错特错!
一插惊醒梦中人啊,电源是什么?电源是动力的源头啊!吃不饱哪来力气干活呢?这么浅显的道理怎么这时才想明白呢?而我的滤波器一直用的都是随机线,想到这我立马行动起来,又是搬柜子,又是搬设备,劳动了两小时这才换上了许兄送我的美标墙插(幸好当初音响这块拉的是专线),再把一切归位,最后郑重地把NRG2插上滤波器,再插入墙插。
放入秦立威的大提琴,听我听熟了的天鹅,声音一出来我就有点发傻,声音好润,操弓的手好稳定,琴腔的共鸣好清楚,还有就是意外收获的空灵感;再听听李烁的君在何方,声音变甜了,变水灵了,轻微的后鼻音是清清楚楚,仿佛能看见美女的表情;再听听蔡姐的渡口,人声更显丰满而有肉感,鼓声的量更多但显得更凝集。
这次的折腾产生的是一次质的变化,简单地说就是声音变得更鲜活,更有感染力。
再次请朋友们不要笑我,玩了半天才知道玩电源,还敢自称烧友,朋友们,汗颜啦!但好在,我终于走出了一个误区,希望初哥们不要再犯我这样的错误。
赶快又进了几条电源线,扔掉所有的随机线,又把箱子往前移了二十厘米,如此这般一番,又一日,邀请前段时间听过的老烧来检查工作。这次老烧没说什么,只是面带微笑听了又听,最后问我变化这么大是不是玩了什么花样,我都不好意思说因为换了墙插和电源线。
最后编辑田园牧歌2
TOP
129#

田园牧歌2 在 2006-4-16 22:42:28 发表的内容
用的是铭典的MP100

MP-100电源线
标准长度:1.8米
该线内置红、白、黑色三组线芯,每组线芯由6支Φ0.5和Φ0.6及若干幼细的高级无氧铜丝组成,同时在三组线芯的外部又环形的分布着12支相互绝缘互不导电的约Φ0.85高级OFC漆包铜芯线,经过特殊的去漆工艺处理之后每6支同红色或者白色的线芯份别组成相线和零线;然后外部套以编织致密的纯铜屏蔽网和镀铜麦拉铝箔,以屏蔽掉外来杂波对电源纯净度的不利影响;专业级镀金电源插头、插座,以达到系统和供电端完美结合传输的目的;线身中部套以特制的高级铝质避震环。
该线音色饱满厚实,中低频的密度感、层次感大大提高,音乐的背景轮廓清晰自然,低频的下潜深度、控制力表现非常出色。使用该线无疑会使整个系统的音乐表现力更上一层楼。
TOP
130#

本来系统电源里就不要用隔离牛是最好的,连滤波器都别用,除非,你的电源真的很脏。
另外,不推荐唯美6加钉脚,应该在其他方面多下工夫,就算要加,一定要尝试不同材质的。还有,音箱永远是每只用4棵钉脚最稳当。
TOP
131#

TOM帅哥,昨天听了听,现在的中、高频让人满意,但低频松散了点,整个音场有点朦,还是想把脚钉装回去,但装回去又怕声音发干,有何高招?
TOP
132#

线的问题很麻烦。
电源线:
滤波器、8800MN用的是新德克PC-2;
SC10用的是38度5的NRG2;
A9和NUMERIK用的是38度5的马田芦根。
信号线:
A9到NUMERI用的是新德克DC-01;
NUMERIK到SC10用的是38度5的美洲虎;
SC10到8800MN用的是38度5的紫荆花TYR。
喇叭线:
用的是38度5的至高参考2号,TYR跳线。另有一条铭典MS100,正试着玩双线分音看效果。
TOP
133#

田园牧歌2 在 2006-11-7 15:05:16 发表的内容
TOM帅哥,昨天听了听,现在的中、高频让人满意,但低频松散了点,整个音场有点朦,还是想把脚钉装回去,但装回去又怕声音发干,有何高招?

还是先尝试安上钉脚,听听有何改善。
TOP
134#

还有,我始终认为,箱子之间距离太远,尤其跟后墙的距离相比。摆放器材那个地柜是劣声之源,低频不良的主要原因就是它!
TOP
135#

残剑831 在 2006-4-14 12:51:57 发表的内容
老兄现在的喇叭线和音源上,前极和后极上的电源线用的都是什么啊?

同问.
TOP
136#

老烧们说多只香炉多只鬼,如果用的是合并式功放和音源,则多3条电源线,1条同轴线,1付信号线,自找麻烦不是。
TOP
137#

请介绍一下唯六的厂家、功率、阻抗、频响、灵敏度,特别是低音单元的尺寸,因为我很想买一对有大口径低音的落地箱。谢了!
TOP
138#

继续跟踪。
TOP
139#

我在等待您的建议
TOP
140#

很细心的贴子!
前后折腾有半年了吧?有时第一听感是正确的,煲器材就是煲耳朵,如果听感有反复,恐怕还要细分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