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霍络维兹好在哪? [复制链接]

查看: 34235|回复: 131
31#

dr kuang 在 2006-4-4 17:14:46 发表的内容
老卡fans 在 2006-4-4 16:59:59 发表的内容
听过多个版本拉三,不觉得ormandy那个版本有什么问题




那么请指出这个录音比李赫特,怀尔德,贾尼斯,阿什,阿格利奇等人伟大的地方。



哈哈!邝版从不发这样的问题的,也从不用这样的口气说话的。
TOP
32#

晚年的霍洛维茨已经到了化境,就像是武侠小说中无招胜有招的武学宗师,对于音乐本身的解读早就凌架于技巧之上,人家玩的是意境!
如果不理解的话,我们同样可以说莫奈其实不懂画画,少年绘画班的儿童画的花鸟鱼虫比那个什么齐白石的强太多了!
TOP
33#

老卡fans 在 2006-4-4 3:58:42 发表的内容


版主可以举一些例子出来吗? 最好上传一些mp3已做比价

本人听他与ormandy的拉三不发现有技巧衰退的问题。


他与奥曼迪的拉三是一个失败的演出,我宁愿听他徒弟贾尼斯或者阿什的录音,具体原因可以参阅《和钢琴大师在一起的日子》一书。
TOP
34#

呵呵!楼主“意念”不是“意境”!
所谓“一叶落而知秋!”其实吗,夏天一样有树叶掉下来!哈哈哈!
不过楼主你还别瞧不起老谋子,凭借着拍过《活着》演过《老井》张艺谋就无愧于他的艺术人生!
TOP
35#

老是讨论霍罗维兹。 我最喜欢的就是霍罗维兹了,尤其是DG的录音。简直太棒了。
TOP
36#

VRMLSite 在 2006-4-4 15:32:15 发表的内容
[兄台一席话,让我瞬间领悟到霍洛维兹钢琴艺术的全部精髓。让我联想起张艺谋的《英雄》。

《英雄》中,男主角与秦王对话,向秦王交代刺秦的来龙去脉时,其实就那么一点内容。这点内容,原本几句话就可以交代清楚,却被张艺谋以回忆,倒叙,猜测的方式反反复复演绎了三遍。而且每遍都不同,叙述中有叙述,回忆中套回忆。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老谋子却能挖出这么多内涵。真是佩服老谋子的功底。

《英雄》开头有一段,有两位武林高手过招的场面,这两位武林高手都站着不动,所有对招都在意念中完成。真是无招胜有招。如此创新的拍摄手法,可谓前所未见。让人不得不佩服老谋子的功力。人家玩的,就是意境嘛!!

突然发觉张艺谋的电影艺术与霍洛维兹的钢琴艺术有同工异曲之妙!!!



自由联想可以,思维奔逸也无妨,但此说无疑又是糟踏了霍洛维茨的音乐,老霍在天有灵,遥知太平洋的另一边有位中国大侠听了他的演奏竟然有如此多的感慨,大概要从棺椁中爬将出来了。
TOP
37#

听过多个版本拉三,不觉得ormandy那个版本有什么问题
TOP
38#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TOP
39#

听老霍的钢琴,尤其是晚年的风格,也许真不能单单从演绎水准,特别是技巧难度去理解,一种淡定的心境、一种风浪过后的平静中去体验,也许更合适些。

所以,音乐是一种心境!
TOP
40#

直白地说句得罪人的话,论坛上超过一半的霍洛维兹的支持者是用阅读代替聆听,原因非常简单,老霍最巅峰状态的40年代录音技术未成熟,50年代末录音黄金年代开始前他选择了归隐,七十年代他技巧未因年龄严重退化时是差强人意的现场录音(一方面是他因长期远离听众未重建起信心,另一方面是录音技术的问题)。80年代后期他的录音是以意境和老顽童式独到的解读取胜,壮年时惊人的动态只在舒曼作品中偶尔的“爆咪”(DDG监制用心良苦地刻意在唱片中保留下来)有所流露。霍洛维兹壮年时以无懈可击的技巧和惊人的动态取胜,一派君临天下的王者风范,这种风格和同时期的海菲兹,卡拉扬,早一辈的托斯卡尼尼暗暗切合,个人甚至认为是叔本华,尼采“超人”哲学在古典音乐中的表现;晚年的录音则更多是以反朴归真的赤子之情感人至深。三B大师的学者型的研究和演绎,以德彪西为代表细腻感触绝非这位炫技大师所长。
再得罪人一次——喜爱霍老而不知道什么唱片最能体现他的非凡之处,盲目地一味叫好,实质和“超女”们的粉丝们无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