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分别对上面这些关系进行分析;
(1)、与中低音单元或者低音单元的素质——即失真率和承受功率有关;
这个问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素质不好肯定就没有好的声音。但是对中低音单元或者低音单元来说,失真率和承受功率这两个指标非常重要,这两个指标可以说占居了中低音单元或者低音单元“综合素质”的主要地位,甚至比Fs值还要重要。因为Fs值高些,最多低频“下不去”,不至于低频失真混乱,失去张力和弹性。
(2)、与中低音单元或者低音单元的振盆材料质量大小及“刚性”有关;
不同的振盆材料有不同的音色表现;振盆材料质量的大小影响瞬态反应的速度和振盆的“刚性”;振盆的“刚性”影响中低音单元或者低音单元的失真率(尤其是分割失真)。因此,高“刚性”、低“质量”(重量)、具有适当阻尼的材料是最理想的中低音单元或者低音单元振盆材料。但是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例如;为了提高振盆“刚性”,同样材料时通常就是增加振盆的厚度;但是增加了振盆的厚度,振盆的“质量”(重量)就增加了,瞬态反应的速度也就受到影响变差,低频的解析力就会明显下降。所以,要解决这些矛盾并不简单,目前想获得比较理想的综合性能指标,一是选用质量轻、刚性高的振盆材料;二是在振盆结构上下功夫,如用蜂巢式网格支撑并粘合上下两层比较瓣的振盆,蜂巢式网格中为空气,这样,振盆的刚性大大增加,质量却很轻。但是具了解目前只有德国的一家公司可以生产,价格十分昂贵。尽管如此,总算有了解决方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