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www 在 2006-1-6 23:45:15 发表的内容
bjm1 在 2006-1-6 20:37:21 发表的内容 很多人都一说小提琴,就会说松香味,我很想知道松香味是什么?玩过小提琴的朋友一定明白,没有松香,小提琴是很难拉得响的.但小提琴的音质就是松香?小提琴的音质难道不能说得直观点吗?那此吓人的理论就像%之几十,或连升数级一样,不知用何作基准. |
这个最好由松香味大侠来谈,个人认为松香味是在好的低频衬托下,中高频细腻的一种总体感觉. |
www.www 兄说的有一定道理,好的低频和好的中高频看上去是不同的频率,但是,他们的联系是非常密切而且是相互影响的。
为什么呢?因为任何乐器或者人,当发出任何一个音符的声音时,这个声音的频率就绝对不是单一的频率。它包括了这个声音的主频率和以其主频率为中心向高低两端相当宽(低或高3到5个倍频甚至更多)的频率范围里延伸的、并有不同特征分布规律的谐波成分。 这些以其主频率为中心向高、低两端(低或高3到5个倍频甚至更多)的频率范围里延伸的、并有不同特征分布规律的谐波成分,就构成了不同的音色;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主)频率由不同的乐器或人发出来会有不同的声音特点的主要原因。
为了说明低频和高频他们的联系是非常密切而且是相互影响的,这里举一个不是实测的例子帮助理解。
比如;某小提琴发出一个2000Hz的高音时,这个声音向低频方向就有可能会包含了低5个倍频即62。5Hz的谐波成分;向高频方向就有可能会包含了高5个倍频即64000Hz的谐波成分;(这里说的是有可能会包含,实际测量就不一定每把小提琴或者每种乐器发出一个2000Hz的高音时都能达到那么宽的谐波成分特征分布范围。)当然,这些谐波成分的量是非常小了。但是如果系统的频率响应范围不够宽,频率响应范围不平坦,就很难把这个声音还原好;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有这样的听感经验;一个系统如果有好的中高频表现,低频就会有能量感;如果有好的低频下潜,低频就会有(松)厚度感;如果这个系统有好的超高频延伸,中高频就会有能量感;如果有好的中低频表现,中高频就会有厚度感;如果这个系统全频厚度感和能量感表现出色,实际上就是信息量非常丰富平衡的宗合表现。另外,厚度感和能量感与其输出的功率及能量大小(或者声音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
说到所谓的松香味,我个人的理解,它是指拉弦乐器所独有的独特的声音特点。
拉弦乐器所独有的独特的声音特点又是什么呢?那就是演奏者以弓毛擦上松香后接触琴弦拉奏时,伴随旋律发出的,弓毛接触琴弦摩擦产生的独特的声音。需要强调指出的一点;这种弓毛擦上松香后接触琴弦摩擦产生的独特声音不是小提琴独有的,所有的拉弦乐器都有,但是小提琴的这种弓毛擦上松香后接触琴弦摩擦产生的独特声音最细腻松厚谜人,人们就习惯的以小提琴的这种独特声音作为典型代表;再由于拉弦乐器必用松香,所以就把这种弓毛擦上松香后接触琴弦摩擦产生的独特声音称为了“松香味”。
说起来,我从十四岁至二十三岁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连续“升级”更换了三把小提琴。如今保存的一把,是1975年产于佛山乐器厂,编号:60号 的小提琴;1973年我在文工团乐队工作时曾用过一把当时价值人民币两千八百余元的“演奏级”小提琴,那种泛音极其丰富又细腻松厚谜人的声音,至今仍然记忆尤新。尤其是在力度控制恰当轻轻拉奏时,那种弓毛接触琴弦摩擦产生的独特声音,那才真的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