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插句话,刚刚查到,1957-58年款式的Ampex 351母带机(带速15 ips),经过测试人员的调整、升级之后,在不使用Dolby A降噪的情况下,使用1/4英寸的现代母带的时候能够有60分贝的信噪比;在使用1/2英寸的现代母带的时候可以有63分贝的信噪比。
对于模拟领域来讲,虽然信噪比不等价于动态范围(信噪比体现的是平均参考电平和噪声电平之间的差别,而动态范围体现的是最大不失真电平和噪声电平之间的差别),但是通过测量机器和磁带的Headroom(即不产生过载失真的安全范围),可以测出该机器+磁带之后的动态范围。
根据测试,那台经过改造升级的Ampex 351能够录下78分贝的动态范围。
所以我们考虑一下,假如就是原来的不加改造的Ampex 351,使用50-60年代时候的母带,不用Dolby A降噪(Dolby A于1965年首次向录音工程界推出)能够有多少动态范围呢?我估计会比78分贝小一些。
我昨天测试了一下Milstein演奏Goldmark小协的Capitol录音,录音时间为1957年。考察母带磁带播放的部分,在正价版CD上,按照窗口宽度为10毫秒来算,CD版的动态范围达到了65分贝;假如窗口宽度按50毫秒来算,CD版的动态范围为60分贝多一些(这个数字很了不起的!连Ansermet的Decca版天方夜谭也只有50多分贝的动态范围)。考虑到这个是1957年的母带机,使用1957年的母带进行录音的,所以我觉得这款正价版CD上的动态范围,和此录音的母带相比应该没多大差别了。
当然,我不是说动态范围、信噪比就能完全决定一切,这个请勿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