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响性与音乐性的熔融 [复制链接]

查看: 11104|回复: 74
31#

谈到声音的好坏,音箱的音色比较明显,当然影响最大的仍是脱离不了聆听环境。

其实所谓发烧音响系统,只是一套重放录音软件的音响设备,难免会对原录音进行一些再加工,任何音响系统或聆听环境,都不会与原录音的系统环境一模一样,而且录音本身实际上就是一次对自然声音的加工过程,渗入一些录音师本人的东西,对声音作些艺术的处理。加上各种电、声、磁的转换的物理失真情况,发烧音响系统在回放这些被「加工」过到录音软件时候,又会加入自己音响系统的一些东西,聆听房间环境再肆意蹂躏的破坏声波,试问音响系统还能够有余下几多?

因此,我认为想自己音响系统的音响性与音乐性的熔融,最优先需要处理的是聆听房间的声学环境。聆听房间的声学问题处理得好,什么影响音响性再现得好的影响因素都消除了,声音自然会呈现出真面目,软件录制得好的话,音乐性自然会随即呈现,音响系统的音响性与音乐性便熔融了。
TOP
32#

monom 在 2005-9-9 11:35:05 发表的内容
说句实在话,有时候对改变一点儿的听音环境比再买一套系统还困难...........


有时的确难,以客厅做聆听室、家里常有人共享作其它用途、不想破坏花了不少钞票装修好的环境、lp的反对……等等,都是难
TOP
33#

谈到声音的好坏,音箱的音色比较明显,当然影响最大的仍是脱离不了聆听环境。

其实所谓发烧音响系统,只是一套重放录音软件的音响设备,难免会对原录音进行一些再加工,任何音响系统或聆听环境,都不会与原录音的系统环境一模一样,而且录音本身实际上就是一次对自然声音的加工过程,渗入一些录音师本人的东西,对声音作些艺术的处理。加上各种电、声、磁的转换的物理失真情况,发烧音响系统在回放这些被「加工」过到录音软件时候,又会加入自己音响系统的一些东西,聆听房间环境再肆意蹂躏的破坏声波,试问音响系统还能够有余下几多?

因此,我认为想自己音响系统的音响性与音乐性的熔融,最优先需要处理的是聆听房间的声学环境。聆听房间的声学问题处理得好,什么影响音响性再现得好的影响因素都消除了,声音自然会呈现出真面目,软件录制得好的话,音乐性自然会随即呈现,音响系统的音响性与音乐性便熔融了。

音乐性的问题主要在于软件的先天不足,再加上制作严谨性,录音师的个人修养,聆听者的音乐文化水平高低,脑子里对音乐所涵盖各种声音的认知程度……等有关。为此,我曾经贴了一个帖子:

无奈的接受!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ntypeid=10&titleid=80196&page=1

我们既不可能用原录音母带进行参考对比,更不可能听到原录音当时的自然状况,当时的环境里的演奏现场,所以我们还不能简单地把发烧中的听感,去作为标准衡量。我以为不管是作为「艺术加工」的录音,还是作为「再加工」的回放音乐,如果要监听的话,都不能偏离原真实自然的声音太远,越接近越好。作为听音乐的要求,当然是各乐器的音色越接近真实越好。

作为「回放音乐大师」的发烧友,往往喜欢在重放过程中更多地加入一些自己的东西,例如用不同的讯号线、电源线、钉脚……再加添诸多「艺术的加工」。回放出来的声音或亮或暗,或硬或软,或实或空......风格千变万化。喜欢音乐性的发烧友,能不能在这「艺术的再加工」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的感觉?难道这就是发烧的乐趣?发烧者人的文化?是发烧的知识、智慧、修养的综合体现?

很多发烧朋友强调音响性是讲求搭配的,搭配得好音乐性才会和谐;为什么要把音乐性和音响性分开呢? 难道音乐性不是音响性的另一种表现吗? 没有音乐性的音响性,是片面的音响性, 没有音响性的音乐性是变形的音乐性,我认为两者是一体的。
TOP
34#

monom 在 2005-9-9 11:35:05 发表的内容
说句实在话,有时候对改变一点儿的听音环境比再买一套系统还困难...........


???
TOP
35#

harvey 在 2005-9-9 13:26:07 发表的内容
monom 在 2005-9-9 11:35:05 发表的内容
说句实在话,有时候对改变一点儿的听音环境比再买一套系统还困难...........


有时的确难,以客厅做聆听室、家里常有人共享作其它用途、不想破坏花了不少钞票装修好的环境、lp的反对……等等,都是难


哈哈,对!
TOP
36#

江河湖海人 在 2005-9-9 18:50:43 发表的内容
harvey先生字字是金啊.


江河湖海人的话太过夸张了。

我聆听音乐往往随心所欲,希望把自己融融入音乐的意境,用CD或LP软件则要看当时要的心态,选用那一部前级放大器就所选择音乐的性质了。这也可以说自己对音响性和音乐性要怎样去「熔融」的要求相当高,假如自己有这样的条件,那又何必要虐待自己呢!?

说到音响器材的设计理念是挺复杂的,涉及的层面也相当宽广。电声学、制造工艺技术、音乐艺术的修养等等,都牵连在一起。电声学是物理学,制造工艺技术属于机械工程范畴,艺术是人文社会科学,几种学科的混合,缺少那一门都是不行。所以设计理念,应该说是基于制造工艺技术之上的艺术,或可以说是基于艺术之上的工艺技术,设计者必须能够将它们相互融合,才能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设计制造出优越的音响器材。

假如音响器材设计师认为:再生的罐头音乐是绝对不能与现场音乐相比较的,设计者制造音响器材,只是为了提供愉快的聆听音乐的工具吧了! 我却认为:无论这位设计师的名气有多大,在我看来,他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过分轻视了这种工作。
TOP
37#

看到这里开始有偿设计听音室了,不知如何?

http://www.beone.cn/bbs/index.asp
TOP
38#

传染了-----------八股风气
TOP
39#

说句笑话。说明我与H兄对发烧的理解多少有些同感。

事实上很多的发烧友对器材的要求很高,但往往只在看器材的产地、品牌、价格。这里面有很多的东西是存在着误会或者有偏见的,也往往使得发烧之路越走越艰难。当然事实上不可能要求人人都懂无线电技术。但是我们应该懂得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听音室,这是基础,虽然不懂无线电但是要努力去懂得房间的重要性。事实上很多的发烧友都忽视了房间的重要性的。
TOP
40#

Real 在 2005-9-11 10:00:16 发表的内容
有时想JS做推广,是希望撞上识听的还是不识听的呢?
写手写文章,是是希望撞上识看的还是不识看的呢?


可是我在这帖子里谈的只是音响性和音乐性的熔融,并没有介入半点为js宣传,更谈不上是js的写手。阁下「听过的东西不好声的10之8、9。看到测评少有不好」这回事与我拉扯不上关系,怎么会在这帖子上发牢骚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