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永远的红色经典!!(阿龙) (第7页有试听) [复制链接]

查看: 18478|回复: 159
11#

[upload=jpg]Upload/20057109343529364.jpg[/upload]
TOP
12#

《洪湖赤卫队》无疑在中国民族歌剧舞台上是非常耀眼的一颗明珠,大概也是把歌剧民族化的尝试做得最成功的作品之一。76年后这部戏重新上演,我到处想找它的新版的塑料薄膜唱片,后来终于找到,那个惊喜啊。以后有了收录机,再以后玩CD,那些宝贝片片也不知扔到哪去了。

这部作品里我最喜欢的不是“洪湖水浪打浪”,而是“没有眼泪,没有悲伤”这首,即使在今天我还是百听不厌。

中唱“中国歌剧原版珍藏本”系列也收进了这部作品,我已订购,正在路上。手上这个超值珍藏版制作比较粗,而且电平声过高,出来的声音大得吓人,基本上是垃圾。

经典唱段

洪湖水浪打浪

小曲好唱口难开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
TOP
13#

京剧《海港》,这是八个样板戏里面最不成功的一部。也许因为是现实题材难搞,样板戏的规律是,革命历史题材均好于现实题材。这部戏没有漂亮的女主角,党支部书记方海珍长着一张充满阶级斗争的脸,一出场就不断地教训这个教育那个,非常讨厌的一副面孔。整部戏情节也非常勉强,如果现在再看大概观众只能哗然大笑,阶级敌人搞破坏,也就是把运往非洲的一袋大米里混了点玻璃纤维。至于唱段,唯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就是那首儿歌一般的“大吊车,真厉害……它轻轻地一抓就起来”

真是乏善可陈的一部戏。这张碟还在路上,图片稍后补上。

京剧《奇袭白虎团》,同样是让我无话可说的一部戏,它甚至比海港更惨,一首唱段都没给人留下印象,那个什么“打败美帝野心狼”一点也不好听。唯一救了它的,是此剧剧情还算复杂,从看故事的角度还不算难看。
TOP
14#

《钢琴协奏曲黄河》,我一直以为首演是刘诗昆,而这个中唱典藏版的介绍,原来还是殷承宗。这确实是一个不可不听的版本,在一本台湾出版的《唱片购买指南》中,把这一版称之为:“零缺点的演绎”,看来确实如此。殷承宗那种力发千钧的演奏,也许更多是出于“政治热情要饱满”,但却与中央交响乐团一起营造了一个狂涛巨浪的黄河,我听过的其它版本与之相比都显得有些弱。全力推荐。

这里面同时还有一部《黄河大合唱》,我手上另有一个雨果版的《黄河大合唱》,对比之后,还是喜欢中唱典藏版的这个严良昆指挥版。这个录音没查到是哪一年的,可能较新,音质很好。
TOP
15#

《长征组歌》——这也是一部文革初期遭禁,到了75年才重新演出的作品。北京战友文工团全盛时期的录音。当时团里有全国著名的马玉涛、马国光与贾世骏,人称“三匹马”。我还清楚地记得我们上百人围着一台单位的12寸黑白电视看演出实况的情景。当时我对北京人羡慕极了,因为这样的演出不可能到我们这样的小地方去。听着马国光打着快板唱“战士双脚走天涯……”我觉得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好听的音乐。事实上以我当时的认识,真的把《布兰诗歌》给我听一遍,我也不会认为它比《长征组歌》更好,因为我们接受的英雄主义教育,而《长征组歌》才能引起内心强大的共鸣。

90年代战友文工团重新排演这个作品,我的同学罗琳娜(在武警文工团)也被借去担任了《遵义会议放光芒》的女声领唱。我看了这次的演出,觉得还是不如老班子。

如果你喜欢这部作品,战友文工团76年的录音是不二之选。这个录音虽然是单声道,音效却好极了。后来雨林又用真空管重新混音处理过一遍。我手上的这个就是雨林版,难得的有HIFI味道的历史录音,全力推荐。
TOP
16#

[upload=jpg]Upload/2005710948257960.jpg[/upload]
TOP
17#

[upload=jpg]Upload/20057109552044065.jpg[/upload]
TOP
18#

想到了有关舞剧《白毛女》的一件趣事。我前面说过,虽然《红色娘子军》的音乐更大气,但从舞蹈本身而言,却是《白毛女》好看得多,当然,里面还有朦胧但可以感觉到的爱情,因此这个舞蹈在国外比《红》更受欢迎。记得原来日本有个“松山芭蕾舞团”,是与中国非常友好的团体,就曾排演过《白毛女》并把它带到了中国演出,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73年左右的事。我当然没有条件看到这场演出,但在新闻片里看到了片断。首先是演喜儿的那个演员非常之瘦,脖子奇长(天生跳白天鹅的料啊)在看惯了茅惠芳的喜儿之后,我们都觉得这个日本喜儿非常好笑。其次是将里面的八路军改成了红军,这样就将抗战时期发生的事变成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事了。八路军们穿着红军的背心,只是不知那些歌词是否也能改过来“可恨地主狗汉*......”

虽然如此,在那个年代松山芭蕾舞团能做到这一步也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不知现在这个团体是否还在?
TOP
19#

下面的这张唱片封面你如果觉得陌生不怪你,它其实就是我前两年买的交响组曲《江姐》,因为封面包装规格与我的唱片格不合,我就用内页自己做了这个封面,便于平时的取放。

这个录音基本上是发烧级的,而且因为有管弦乐,对国内的录音师来说有一定难度。我们的录音师擅长录所谓的人声,一但要求演唱者与管弦乐队取得平衡时麻烦就来了。但是这张录得很不错,算得上是国产精品。

万山红唱的江姐也相当不错,属于比较现代一点的演绎,个别地方因为感情用得过了头,听起来不太自然,比如《绣红旗》一首。蒋祖缋在这些地方的处理就比她淡定多了。

这张唱片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只选取了全剧精华,你不必因为某些段落的不爱听而拿着遥控器跳来跳去。
TOP
20#

谢谢浊水河上的桥兄转贴这么多好贴,辛苦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