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大家可能不相信,尽管我们国家每年都保持着惊人的经济增长率,进出口总额已经快超过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二,在很多我接触到的欧洲人眼里,中国还是六、七十年代,甚至三、四十年代的形象。决不夸张。一方面国外有太多无知的人,另一方面,就可说是中国文化和外交的“成绩”了。
为什么过去时代的题材可以做得很好,反映当代的题材却不能做好,或不敢做,或不用心做?
时代和地域的差距问题在电影欣赏和理解方面起着非常大的影响。
中国人在看美国电影时是无法分辨真实性的,也无法完全理解某些语言和情节的含义。那些好莱坞的大片甚至包括像《肖申克的救赎》这样的中片,在我们看来精彩动人,真实可信,可对欧美人也许会无动于衷,甚至不屑一顾。看过大片之后,我们自然会认为国外就是那样的,其实与国外的现实谬之千里。所以,当国外的那些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一无所知的观众看完艺谋兄的新片后,自然也会留下一些深刻的但却是与现实相悖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