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炮打司令部--《向所谓HI-FI级别的翻唱唱片开炮》 [复制链接]

查看: 16581|回复: 98
31#

非常同意z兄的看法
我对帖中提到的唱片公司的出版物也曾提出过自己的愚见 现在却觉得不堪回首了
Z兄的高论 切入骨髓 值得唱片公司深思

但是 我对这几家公司的东西总体来说还是肯定  他们的制作水准在国内堪称高水准了 他们的音乐作品 我认为值得一听 但是人声就有些勉强了 真的觉得耳不堪负了

几家公司该反省了 在人声作品中歌手的选择再多下了工夫吧
几张唱片声音千篇一律 分不出你我 总觉得腻崴

翻唱本无罪 但要唱出自己的特点
网上一句:长的丑不怕 出来瞎人就是你的错了
哈哈 和我很贴切的 我先溜了 一会再来偷瞧
最后编辑nhyhs
TOP
32#

再转帖小弟去年的写的帖子:


柏菲公司又新出了女声专辑1、2两集
象以前的《曼地古璇》一样,新出的也分1、2两集,分别是1、新疆民歌,2、俄罗斯民歌,是一个把头发染成焦黄焦黄的、梳成鸡毛掸状的极为年轻的小妮子唱的,录音还是原来《曼地古璇》的班子。
一看到那小妮子的模样,我就没有信心:就这样子,能把那些脍炙人口的新疆民歌唱好?一听,果不其然,小妮子是把新疆民歌当流行歌曲唱的,一点新疆味都没有了,就象路边随便叫卖的羊肉串,号称是新疆风味一样。有的歌还是故意压低嗓子,很不自然。如果说《曼地古璇》还有几首歌具有可听性,如《长亭外》等,那么,这新出的专辑就只剩下录音还不错了。冲着他的录音,我还是买了第一集,不过昨晚听了一会,第二集我是不会再买了。
TOP
33#

嘀咕 在 2004-12-23 13:22:39 发表的内容
jacky70 在 2004-12-23 12:48:43 发表的内容
更为可怕的是,很多烧友整天抱着此类CD,这样一来真的会误入歧途,认为能够重播好此类人声,系统就进入状态了,并以此为标准.

入歧途又如何呢?欣赏音乐就只有一条正道么?人家自己有自己的标准有错么?你不认同不就得了?

照你的意思,因为每人都有自己的标准, 音乐就没有评判的标准和必要了吗?这是个体和群体标准的不同,个体标准的正确,不代表符合群体标准; 也是大众审美和个性审美的区别,大家讨论的当然是大众审美.不要因为今年冬季你喜欢黑色,就可以说流行色的发布没有必要,只是说你可以说与你自己无关.
TOP
34#

我不反对翻唱,但是翻唱要唱出感情,唱出味道,唱出水平!

再听听那些唱片,如《人声低音炮》。。。唱的什么呢?《流淌的歌声》已经出到20集啦?天啊,这类唱片还是真有市场!可是你想想,20集都是一个味道,不管是什么歌曲,抗争、爱情、友情......全都是一个调,天啊!
TOP
35#

文革时代的产物
TOP
36#

sfxlo826 在 2004-12-23 1:34:46 发表的内容
杨小琳的演唱真的很做作
在听过现场後我更觉得


呵呵,826兄今天回永安了吗?有空欢迎再来泉州玩:)
TOP
37#

哈哈,越说越有趣,越说越来劲了!!!!!

我觉得翻唱有理........

暂且做一回保皇派吧,哈哈......

尽管我得雨林柏菲也不多,尽管我的古典也不少.......


首先是让我看到国内还有这样一群执着的制作人能录出让我们在JS的听音室中播我们自己生产的发烧碟.这在前几年似乎是不可想象的.虽说味精加多了一点,但总比从前没菜可点强多了.各位不是经常高呼支持国货,但在这一点上似乎很不给面子?????

所谓青菜萝卜个人个爱,据我所知我有不少朋友在车子里都放流淌的歌声,问之为何喜欢听,言之轻松自然音质好.价格不贵,比原唱那干巴巴的录音好多了,我恍然大悟!有许多人的器材不如你们高档,在低档器材里放这类唱片能够感到一丝高档器材的感觉,何乐不为?不知各位一天到晚听你们所谓的高保真音响觉得累么?我觉得在咖啡里加糖,加牛奶好喝,你一定要喝苦咖啡我也没办法........

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得一点就是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发烧阵营.试想一下,当初我们也曾被开飞机,摔玻璃,大炮的声音吸引的么?

我想现在这些唱片公司肯定也在考虑他们的不足,可能比你们还焦虑,可是单凭他们的力量要拿出原创精品似乎不适合目前的现状.没有好的乐手,没有好的乐器,没有好的录音棚,没有好的录音设备.我真的很佩服他们,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能坚持自己的那份执着.真的......

市场决定一切..........

一切的一切.........

只有留给时间,留给我们的,只有唱片,还有那份记忆......
TOP
38#

反正我是没几张。
TOP
39#

哎。国内的录音水平真是不敢高看,音箱俺是菜鸟什么都没听过,但我在高班的耳机系统上听,那些所有拨费鱼鳞的录音没一个过关的,比起国外的录音,差了N个档次了。

这些口水歌一两张还行,一个劲的猛出就没意思了。再说唱的都没什么感情。生硬的不行。比较比较陈MM和李MM唱的邓MM的歌,再听听邓MM的原唱,就知道她们差些什么东西了
TOP
40#

流淌的歌声都出到二十集了。要是没市场,唱片公司才不敢这么玩呢。
现在的问题是新歌的创作也跟不上,两年一次的歌手大奖赛上,能听到几首好歌啊。
口水歌中,除了翻唱流行老歌是一大俗外,翻唱苏联老歌之类也是一大俗。听了几十年的《红莓花开》了,好像俄罗斯人自五十年代以来就再没写过歌。那些五十年代过来的人的口胃就这样毫无商量地在八九十年代人的身上延续下来。还有什么《《哎哟妈妈》之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