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3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感受音乐 [复制链接]

查看: 31741|回复: 296
111#

喜欢听音乐的人比绘画的人多,绘画要有基础,听音乐就容易得多,只要觉得好听就行
TOP
112#

音乐的概括性是音乐特性之一,音乐特性还有:1)音乐具有丰富的表情性,2)音乐具有动人的描绘功能,3)音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4)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5)音乐具有地方风格。
        具备了以上知识,还要懂得音乐的语言,既音乐的构成要素或表现手段。有“三要素”说,“四要素”说,“十要素”说。
            我在前贴中说的音乐欣赏的前三个层次,从知觉的欣赏到情感的欣赏,再到理智的欣赏,不是三种方法,而是三个不同的高度。如果说知觉的欣赏是A,情感的欣赏就是A+B,理智的欣赏就是A+B+C。
       人的欣赏能力的高低,与文化水平有关,与对文艺的爱好,接触多少及先天条件有关。因为文化水平与联想能力有关,对文艺的爱好和接触多少与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有关。人们欣赏音乐,首先要辨别音高,节奏,力度,音色,还要按照音乐的规律把这些要素合成为主题,旋律,乐段,乐章等整体性的音乐结构,直至把它们合成为一首完整乐曲,这才具备了欣赏音乐的能力。
TOP
113#

隔行如隔山,我不是搞绘画的,只有请您自己谈谈了,我也学点东西!!
TOP
114#

将偶三岁女儿的"印象"画让各位DX瞧瞧,能否看懂。呵呵。
TOP
115#

看“懂”这些绘画似乎仍然不需要技术,否则,有可能便找不到本体了。

也没有人可以看“懂”,包括作者本人。
TOP
116#

丁启烈 在 2004-11-27 23:08:04 发表的内容
听音乐不要音乐知识,而听懂音乐一定要相当的音乐知识!!!


丁老师,我完全没有恶意的猜测您似乎属于比较保守的学院派,而且感觉年级不轻。因为您的观点在我的一些同辈音乐人朋友中没有那么强烈和鲜明。我生于70年代末。
TOP
117#

--------------------------------------------------------------------------------


丁启烈 在 2004-11-27 23:08:04 发表的内容
听音乐不要音乐知识,而听懂音乐一定要相当的音乐知识!!!




丁老师,我完全没有恶意的猜测您似乎属于比较保守的学院派,而且感觉年级不轻。因为您的观点在我的一些同辈音乐人朋友中没有那么强烈和鲜明。我生于70年代末。  
——————————————————————————————————————  
那就改为:听音乐不要音乐知识,听懂音乐也不要音乐知识
           绘画不要绘画知识,看懂绘画也不要绘画知识


        这样一改就年青了吧!!!!!!!
TOP
11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19#

xineng 在 2004-11-27 5:27:53 发表的内容

目的一:引导初学者入门
目的二:聆听者之间的交流。
目的三:出于商业目的的炒作。

我的观点是:应该直接感受音乐,但不应拒绝语言上的翻译,因为这是一个学习的方法。

另外:“只要了解一点它的脾气,就能完全听懂它”这个观点比较主观,我不赞同。我接受这样的说法:“只要了解一点它的脾气,就能找到你想要的东西”。

请上山兄赐教。


今天才回深圳,看到xineng兄的帖子十分心慰。
看法我们应该是基本上一致的,可能只是表述上的问题,如最后一点,:“只要了解一点它的脾气,就能找到你想要的东西”。就要比我原文更得体、准确。4年前随手写来的小文章,推敲不够。谢谢。
有兄此帖,我想我不比一一回复丁兄的观点了,毕竟那样做不但意义不大而花时间不少。
TOP
120#

         音乐本来就是多层次的,管弦乐队有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色彩性乐器,打击乐器。弦乐组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木管组有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铜管组有小号,长号,圆号,大号;色彩性乐器组和打击乐组有木琴,钢片琴,钟琴,电子琴等等。弦乐器是暖色的,木管乐器是冷色的,铜管乐器是火热的,色彩性乐器更是丰富多彩。不同的乐器不同的声部同时出现,层次丰富,色彩斑斓。远的近的,强的弱的,构成非常丰富的听觉世界,是一幅幅美妙的声音的“景”,声音的“画”。音响还可以通过联想造成听觉与视觉的转换,出现丰富的色彩。“风随柳转声皆绿”,“月凉梦破鸡声白”,就是写风吹柳丝的沙沙声让人想到绿色,月夜一梦醒来听到鸡叫让人想到天色已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